爱因斯坦为什么反对量子力学

标签:
转载 |
分类: 知识•历史 |
历史上的今天——爱因斯坦为什么反对量子力学
在62年前的今天,1955年的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是如此的伟大是如此的举世瞩目,当他还漫步在普林斯顿的时候,他已经拥有着众多的粉丝。
而疯狂的粉丝能做出如何疯狂的举动。
http://p3.pstatp.com/large/1c5f0002029e2ff19207
就在这个夜晚,爱因斯坦闭上眼睛七个小时以后,他的疯狂粉丝——病理医师哈维,打开了他的大脑,在他的脑动脉中注入了防腐剂,将这个堪称史上最聪明的大脑取出保存。
这是哈维自发的行为,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取得了家属的同意,但舆论依旧一片哗然。为此,这个疯狂粉丝被医院解职,而随后更是遭遇一连串的打击,离婚、再失业乃至于被吊销行医执照,最后只能屈身于一个塑料厂做了一个普通的组装工人。
所以有些言论想当然的认为爱因斯坦的大脑是被美国政府取出研究,试图破解人类的智商之谜。那完全是无稽之谈。
但不管是不是政府的行为,都无损于爱因斯坦有着这个世界最聪明的大脑。
现代物理学有两大支柱,一个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个则是量子力学,而爱因斯坦同样是量子力学的开创者之一。
http://p3.pstatp.com/large/1b860001dea485e001e1
但就是这个最聪明的大脑,依旧有无法去理解或者说不能去理解、不愿去理解的东西。
我说的那东西依旧是量子力学。
科学史上,从来就没有一个时代像二十世纪初那样,让顶尖的科学家们如此无可适从。颠覆性的,改变科学认识世界的新的理论层出不穷,相对论是如此,而量子力学更是如此。相对论已经相对完美,而不够完美的量子力学所带来的冲击和震撼是如此的大,以至于它的很多开创者,最后都纷纷站在了它的对立面。
比如说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众所周知,他的那句“上帝掷骰子吗”仿佛就是他的宣言。
http://p1.pstatp.com/large/1c5b00047cb9f9f9bd46
在这次会议,爱因斯坦和波恩激烈争吵
但其实,爱因斯坦并不完全反对量子力学。让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光量子论,启发和带动了量子力学的最终建立。而他早在1916年,就已经提出了量子的随机性,他在量子力学上的造诣其实并不低。所以现在普遍说的爱因斯坦反对量子力学的说法是错误的。
爱因斯坦反对的是哥本哈根学派的关于量子力学的解释。
或者说,爱因斯坦反对的是波函数塌缩这个理论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理论。
那什么是波函数塌缩。
用最简单的解释就是,在微观世界,粒子的位置和形态是不确定的,甚至于更偏激的说法,就是不存在的(无法观测的叠加态),但人一观察,一测量,就确定了,就存在了。这种从不确定到确定的过程就叫做波函数塌缩。而确定的位置在观察前是不确定的,而出现的位置也是随机的。这就是波函数塌缩理论衍生出来的量子力学的随机性。
哥本哈根学派认为,这种观察到的随机性是最基本的,量子力学是完备的理论,没有什么定律可以支配坍缩,没有什么方程可以描述坍缩。
而爱因斯坦始终认为,没有什么东西是随机的,更不可能说不观察的时候粒子就不存在(在量子力学里可以粗暴解释为,月亮在人不看它的时候就不存在)肯定有一个更高的理论可以解释这一切。就像牛顿的万有引力会被相对论推翻,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同样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天被更高层次的理论所取代。
所以这种随机性,绝不是随机的,而是有更深层次的理论来支配这种随机性。
在随机性的后面,还是有规律,只是我们还不知道这个规律是什么。
微观世界的粒子肯定是存在的,绝不会人不观察就不存在。
爱因斯坦的后半生,致力于找到这个规律,发现那个理论。但他没有成功。
而直至今天,在爱因斯坦逝世62年之后的今天,爱因斯坦依旧没有成功。
反而更多的科学实验证明,爱因斯坦或许错了。
在微观世界里,上帝真的是在掷骰子。
http://www.toutiao.com/i6409993179075969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