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原理

标签:
转载 |
分类: 电子•原子 |
核磁共振原理
一、原子与原子核
图5-1 核磁可看作小磁棒
哪些原子核具有磁性呢?氢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质子有沿自身轴旋转(自旋)的固有本性,质子距原子核中心有一定距离。因此质子自旋就相当于正电荷在环形线圈中流动,在其周围会形成一个小磁场,此即核磁,如图5-1所示。
http://www.elecfans.com/uploads/allimg/110304/1_110304182437_2.JPG
图5-2 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带有磁性
二、拉莫尔进动
http://www.elecfans.com/uploads/allimg/110304/1_110304182437_3.JPG
图5-3 磁矩有大小,方向和方位
http://www.elecfans.com/uploads/allimg/110304/1_110304182437_4.JPG
图5-4 自由质子的磁矩
下,
顺主磁场排列的质子数目较逆主磁场排列的质子稍多,因此,出现与主磁场B0方向一致的净宏观磁矩(或称为宏观磁化矢量)M,如图5-5所示。
http://www.elecfans.com/uploads/allimg/110304/1_110304182437_5.JPG
图5-5 净磁矩与主磁场同相
f=rB0/2π
式中:f ---- 进动的频率
图5-6 质子磁矩的进动
不同磁场中的共振频率是不同的,如主磁场为1.0 T时,氢原子核的旋进频率为42.6MHz。沿主磁场旋进着的质子就好像在重力作用下旋进着的陀螺,如图5-7所示。
三、施加射频脉冲后(氢)质子状态
http://www.elecfans.com/uploads/allimg/110304/1_110304182529_2.JPG
图5-7 旋进的质子与旋进的陀螺的比较
而逆主磁场方向者为高能态。在低能态与高能态之间根据静磁场场强大小与当时的温度,势必要达到动态平衡,称为“热平衡”状态。这种热平衡状态中的氢质子,被施以频率与质子群的旋进频率一致的射频脉冲时,将破坏原来的热平衡状态,从微观上讲,将诱发两种能态间的质子产生能态跃迁,被激励的质子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出现核磁共振。从宏观上讲,
受到射频脉冲激励的质子群偏离原来的平衡状态而发生变化,其变化程达的位置度取决于所施加射频脉冲的强度和时间。施加的射频脉冲越强,持续时间越长,在射频脉冲停止时,M离开其平衡状态B0越远。在MRI技术中使用较多的是90°、180°射频脉冲。施加90°脉冲时,宏观磁化矢量M以螺旋运动的形式离开其原来的平衡状态,脉冲停止时,M垂直于主磁场B0,如图5-8所示。
http://www.elecfans.com/uploads/allimg/110304/1_110304182529_3.JPG
图5-8 射频脉冲作用质子磁矩后的进动路径及到达的位置
图5-9 90°脉冲后横向磁化矢量达到最大
http://www.elecfans.com/uploads/allimg/110304/1_110304182529_5.JPG
图5-10 180°脉冲后的横向磁化分量为0
图5-11 90度脉冲停止后宏观磁化矢量的变化
http://www.elecfans.com/uploads/allimg/110304/1_110304182633_2.JPG
图5-12 纵向弛豫时间T1
http://www.elecfans.com/uploads/allimg/110304/1_110304182633_3.JPG
图5-13 90度脉冲停止后宏观磁化矢量的变化
量Mxy值最大,但射频脉冲停止后,质子同步旋进很快变为异步,旋转方位也由同而异,相位由聚合一致变为丧失聚合而各异,磁化矢量相互抵消,Mxy很快由大变小,最后趋向于零,称之为去相位。横向磁化矢量衰减也表现为一种指数曲线,T2值规定为横向磁化矢量衰减到其原来值37%所用的时间,如图5-13所示。
原文地址:http://www.elecfans.com/book/story.php?id=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