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鷿鷈3

标签:
图片文化娱乐杂谈 |


繁殖期5-7月。营巢于有水生植物的湖泊和水塘岸边浅水处水草丛中。巢属于浮巢。通常咬断芦苇作巢基,置巢于芦苇丛之间,飘浮于水面上,能随水的涨落而起落。形状呈一圆台状,好似一截顶圆锥体,上窄下宽。巢全由芦苇和水草构成,内垫以苔藓或无任何内垫物。巢的大小为外径为15-18厘米。内径10-12厘米;巢深3-7厘米;巢高30-36厘米,水面露出部分为6-10厘米。每窝产卵4-7枚,但也有2-10枚的。卵刚产出时为白色或灰白色,随后变为污白色或污褐色。卵的形状为椭圆形、梨形和葫芦形三种形状。卵的大小为24-27×33-39毫米。平均26.2×36.7毫米,重量10-13克,平均11.36克。雌雄鸟轮流孵卵。离巢时亲鸟用巢边的水草将卵盖住。孵化期19-24天,亦有报告为23-28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的第2天即能下水游泳。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小鸊鷉在中国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在越冬期间曾经是相当丰富的。在中国其他地区亦较常见,是一分布广、数量大的常见水鸟。但由于环境污染,生境条件变坏,种群数量已明显减少,应注意保护。


文字资料转自网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