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物园的猕猴4

标签:
图片文化娱乐杂谈 |


乱捕滥猎是猕猴致危的主要因素。20世纪50年代中国不少产猴区,猴子数量多,固而出现猴子下山糟蹋农作物的猴害。群众为保护庄稼,千方百计组织捕杀,有关部门大量组织收购并出口,导致弥猴资源遭到致命的破坏。此后,虽原则上控制在仅限人工饲养繁殖的后代,方可出口,但年出口量仍然可观。1983-1992年中的7年间,国际濒危物种公约的进出口年度报告数字表明,一些发达国家从我国进口的猕猴大约为8000只,平均每年约1000多只。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易危种。



物种价值
其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因此是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研究工作中比较理想的试验动物。
在医学方面,猕猴的应用包括如下几方面:传染病学研究、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生殖生理研究、口腔医学研究、营养代谢研究、行为学和高级神经活动研究、老年病研究、器官移植和眼科研究、内分泌病和畸胎学研究、肿瘤学和环保研究。

文字资料转自网络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