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莲花池公园的花2一水葫芦

标签:
图片文化娱乐杂谈 |





水葫芦正式名:凤眼蓝,也叫水浮莲。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在生长适宜区,常由于过度繁殖,抢占水面,影响航运,窒息鱼类,危害健康;销毁难,难以毁根。是一种具有双面性的生物,不宜大面积种植。












、1901年,凤眼莲被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被作为猪饲料推广,
凤眼莲主要在中国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凤眼莲无法在自然状态下越冬生存。
在南方凤眼莲已经泛滥成灾,比如2000年初的珠江水系已经遍布水葫芦
水葫芦鲜品每百克含水分95.2 克,蛋白质1.1 克,脂肪0.7
克,纤维素1.4 克,钙30 毫克,磷80 毫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水葫芦具有清热解毒、除湿、祛风热的功效。


水葫芦原产于南美洲。1884年,美国新奥尔良市举行国际棉花博览会,客商云集,人们看到水域内漂浮着葫芦状的绿色植物,其上面绽开的蓝紫色花,非常美丽,于是带回本国养殖。当时是达官贵人和皇家养的名贵植物,在慈禧太后留下的照片中,就能看到水葫芦的身影。100多年后,这种植物遍布于全球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地区,成为暖地水域中最常见的植物。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我国,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作为猪饲料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普遍推广,广泛分布在华南、华中和华东等地区,尤以云南、四川、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和台湾等省区最广。
水葫芦、水花生是繁殖力极强的水上浮生植物,被称为“绿色污染元凶”,在河湖内泛滥生长时,会严重污染水体,影响排涝和行洪。 2017年12月,我省开展碧水保卫战“迎春行动”,在全省范围内治理水葫芦、水花生。荆州市将其作为十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之首,计划用3年时间,到2020年底清除全市所有水葫芦、水花生。














文字资料转自网络
后一篇:北京紫竹院公园的花15一一美女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