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一一白冠长尾雉(摄于北京动物园)

标签:
图片文化娱乐杂谈 |




白冠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
reevesii)属于鸡形目,雉科,是一种森林益鸟,喜在常绿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乔木林中栖息、隐蔽和觅食,取食鳞翅目的幼虫、虫卵,对抑制森林虫害,维护生态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其优雅的体形、艳丽独特的羽色,极具观赏价值。长尾雉尾羽称为“雉翎”。白冠长尾雉是中国的特产珍禽,分布在中国中部及北部山地地区,是中国二级保护动物。


通常成群活动在森林茂密而林下较为空旷的林中沟谷和空地,活动多在上午和下午,中午休息。性机警,听觉和视觉亦甚敏锐,稍有动静,即刻逃离。善奔跑,亦善飞翔。飞翔能力强而持久,飞行速度亦甚快,特别是从高处向下滑翔时极为迅速,亦能直接向上飞行较长距离。在快速飞行时能利用长尾控制飞行方向和急行降落,因此,在林中穿行自如灵活



白冠长尾雉为中国特有鸟种,分布在中国中部和北部的河南、河北、陕西、山西、湖北、湖南、贵州、安徽等省份,河南省信阳市的董寨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就是以本物种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保护区。
分布于中国河北北部和西部,山西,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和东部,湖南西部,贵州北部,南部和西部,四川东北部,东部和东南部,甘肃东南隅康县,云南东北隅的昭通,安徽西南部,河南西南部以及江苏东北隅的东海县。是中国特产鸟类。
河南连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南部新县境内,地处大别山北麓鄂豫两省交汇处。地理坐标为东径114°45′——114°55′,北纬31°31′——31°40′,总面积10580公顷,是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冠长尾雉及其栖息地和北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文字资料转自网络
前一篇:山桃花3(摄于北京玉渊潭公园)
后一篇:山桃花4(摄于北京玉渊潭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