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草、三楞草、牛筯草

标签:
图片杂谈文化娱乐 |




以上为幸福草。
幸福草,学名苜蓿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传说得到一株很独特的紫色叶子的幸福草的人就能找到幸福,幸福草喜阳光,生长旺盛,因为其根系密布土壤中,所以对水分需求较大,修剪等养护管理就要增加工作量。
水分充足的幸福草颜色翠绿发亮,但光照不足时,颜色绿黄不一,不是很美观,太阳照射的时间长的话是深绿色,接触阳光少的就是嫩绿色,幸福草喜欢水,所以天气热的时候最好一天浇一次。
幸福草具有入侵史,外表看起来柔弱弱的“小黄花”竟然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和侵害性,能破坏其它植物的生长,素有“植物杀手”和“霸王花”之称。
一旦花落结子,种子接触到土壤,就会就地生根迅速传播扩散开去,严重破坏该地区植被,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安全将构成严重威胁。所以,请养殖幸福草的花友不要将其随意丢弃,如果在野外它得以生长,就不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以下为三楞草。
三楞草,学名碎米莎草,莎草科莎草属植物,一年生草本。分布极广,为一种常见的杂草,生长于田间、山坡、旁路阴湿处。
一年生草本。秆丛生,高8~85匣米,扁三棱形。叶片长线形,短于秆,宽3~5毫米,叶鞘红棕色。叶状苞片3~5枚;长侧枝聚伞花序复出,辐射枝4~9枚,长达12厘米,每辐射枝具5~10个穗状花序;穗状花序长1~4厘米,具小穗5~22个;小穗排列疏松,长圆形至线状披针形,压扁,长4~10毫米,具花6~22朵,鳞片排列疏松,膜质,宽倒卵形,先端微缺,具短尖,有脉3~6条;雄蕊3;花柱短,柱头3。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三棱形,褐色。花果期6~10月。


产于东北各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贵州、福建、广东、广西、台湾;分布极广,为一种常见的杂草,生长于田间、山坡、路旁阴湿处。分布于苏联远东区,朝鲜、日本、越南、印度、伊朗、澳洲、非洲北部以及美洲。


【名称】三楞草 (《四川中药志》)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莎草科植物
生态环境:生于田间、山坡、路旁阴湿处。
资源分布: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采集】8~9月抽穗时采收。
【性味】
①《分类草药性》:"味淡,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辛,无毒。"
【功用主治】《分类草药性》:"治风湿筋骨痛,左瘫右痪。"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O.5~2两;或浸酒。
以下是牛筯草
牛筋草,因其贴地有力不易铲锄,茎和花柄颇为结实,不易拉断,河南部分地区称为“老驴拽”,山东方言叫钝刀驴。湖北方言内巴都(dou),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和热带地区。一年生草本植物,主治清热、利湿。可以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此草煎水,经常大量服用,自古相传有防疫、抗瘟病时毒奇效。自魏晋以来民间及中医久传不衰,因其平常而被称为千人踏,少年用其为逗蛐蛐草。
牛筋草与金银花制剂配合常服,可预防流感及其它流行疫病。
药用基源: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带根全草。
采集:8、9月份采收,洗净、晒干、切断。
性味:
甘,平,无毒——《福建民间草药》;
味甘淡,性凉——《闽东本草》。
归经:
入肝经——《百草镜》;
入肺、胃二经——《闽东本草》。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治伤暑发热、小儿急惊、黄疸、痢疾、淋病、小便不利;并能防治乙脑。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鲜者50~150克);或捣汁。
【禁忌】:脾胃虚弱及阴虚患者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