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村幼儿园数学教育去“小学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2014-12-07 14:52:23)
标签:

教育

育儿

农村幼儿园数学教育去“小学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同样被关注着。幼儿园数学教育为顺应时代的要求,为让数学应用于幼儿的生活,不断的进行着探索与改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数学纳入了科学的领域,并用一句话概括了数学教育的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目标提出后,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幼教界的一个关键词。其实,数学教育在我们的生活和游戏中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好奇、好动、好问、好强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将幼儿园的数学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但在教学中,农村幼儿教师受环境、观念的影响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多地满足于幼儿记住了一些数字、能做加减运算的题目,包括口头和书面题,有的甚至一味提高难度,或提高运算速度的要求,却忽视了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容易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压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现如今的孩子一般是独生子女,而家长又都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面对孩子总会问“今天写字了吗?作业了没有?”似乎这就是进入幼儿园的主题。很少有家长用心去感受孩子的认知能力,独立性,自尊心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还有的家长会说“在这所幼儿园不如在那所学的东西多”。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教学上也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保持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多活动少,被动多于主动,注重知识教育,忽视全面发展,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另一种是以活动为主,注重素质教育,让幼儿在操作,观察、游戏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 在科学日益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若想跟上时代节拍,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具备相当素质,如:一定的独创性,较强的应变能力、适应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那么,孩子怎样才能否具有这些能力,适合社会需要,成为合格人才呢? 过早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素质教育,幼儿潜在的特长得不到挖掘,幼儿园“小学化”教育阻碍了幼儿智力的发展,当前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家都存在这样的担忧:孩子早早地被当作小学生一样要求和对待,没有了孩童该有的活泼和快乐,真是可怜,这会不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利影响呢?这种朴素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3—6岁的幼儿,刚刚接触外面的世界,世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是那样的新鲜,好奇心、求知欲是非常的强烈,他们是多么渴望知道自己心中的为什么。可是,如果我们没有给孩子这样一个环境,让孩子在接触世界之时起就接受近似小学生的每天读与写的教育,像个机器人似的接受着知识的灌输,失去主动性。教学不考虑幼儿的可接受原则,所给与所需恰恰相反,老师的所讲对幼儿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这又如何能唤起幼儿的积极性,引导幼儿去创造呢?单调的课堂教学又怎能适应幼儿爱玩、爱动的天性呢?缺乏与自然界地广泛接触也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容易形成做事机械,教条的习惯,甚至有些幼儿为此对学习产生了抵抗心理。那么,这又如何去谈发展呢?难道孩子墨守成规、循规蹈矩、无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家长的心愿吗?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过:“游戏对于儿童是学习,是劳动,是重要的教育形式。”儿童的生活离不开游戏,它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最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之一。结合游戏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儿童摆脱枯燥抽象的数量概念,在欢愉、轻松有趣的气氛中与、体验、感受和学习初步的数学知识。 

基于上述原因,为了改变农村家长及幼儿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确定了《农村幼儿园数学教育去小学化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尝试摒弃“小学化”现象,并寻找出幼儿数学学习与幼儿生活的连结点,从而引发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有效的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积极性、变通性,促进了幼儿智能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为使《农村幼儿园数学教育去“小学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规划有序,实施过程科学规范有效,特制定本研究计划。

一、课题组织机构设置:

    (一)专家指导组:

    聘请如下专家为本课题指导专家:

    叶蔚青:莆田市城厢区进修学校幼教组组长

    张丽芳:莆田市城厢区进修学校幼教组

    陈梅芳:莆田市城厢区进修学校幼教组

    (二)课题领导组:

    组长:赖丽芳

    副组长:蔡丽琼

    (三)课题组人员:许华钦、杨丽爱、方丽云、杨少青、林君、林丽君、徐旗红、蔡丽君、王慧华、林丽芳(排名不分先后)

二、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2月——4月30日) 

    月份:根据课题要求确定课题思路、重组课题研究负责人和各组成员。

三、四月份:

1、广泛收集课题相关理论的文献资料,组织教师教研学习数学教育活动等相关理论知识,全方位提升理论水平。为课题研究做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

2、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4年5月1日——2015年4月30日) 

五、六月份:

1、以园本培训的形式组织各教师研讨领会《指南》中关于数学教育的精髓,改变传统数学教育小学化教学观念。

2、创设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环境,选择、制定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数学活动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把数学教育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

九、十月份:

以年段为单位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体验活动,从而改变家长去小学化的观念,让每个家长成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支持者、合作者。

十一十二、一月份:

1、结合实践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进行“一课三研”、“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探寻解决数学活动去小学化的策略、方法。

2教师研以《指南》为准绳结合农村资源,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实施生活化游戏化的数学教育

    2015年三、四月份: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促进教师在研究中学会理性思考,提高研训的深度。如:课题组教师收集有关数学活动游戏化、生活化指导方面的资料,积极研讨并做好研讨笔记,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与数学活动相适宜的生活化、游戏化情境。 

  (三)总结阶段(2015年5月1日——2015年6月30日) 

五月份:

1、收集在教学活动中各年龄段优秀数学活动案例,召开现场经验交流总结会议进行分析、解读、总结,形成有效的指导策略。

2、搜集、整理所有研究资料,撰写教学研究论文与随笔。

六月份:邀请有关专家评审结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