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幼儿园数学教育去“小学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2014-12-07 14:52:23)
标签:
教育育儿 |
《农村幼儿园数学教育去“小学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同样被关注着。幼儿园数学教育为顺应时代的要求,为让数学应用于幼儿的生活,不断的进行着探索与改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数学纳入了科学的领域,并用一句话概括了数学教育的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这一目标提出后,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幼教界的一个关键词。其实,数学教育在我们的生活和游戏中无处不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好奇、好动、好问、好强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将幼儿园的数学教育融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但在教学中,农村幼儿教师受环境、观念的影响往往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多地满足于幼儿记住了一些数字、能做加减运算的题目,包括口头和书面题,有的甚至一味提高难度,或提高运算速度的要求,却忽视了学习兴趣的培养,这样容易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压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现如今的孩子一般是独生子女,而家长又都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面对孩子总会问“今天写字了吗?写作业了没有?”似乎这就是进入幼儿园的主题。很少有家长用心去感受孩子的认知能力,独立性,自尊心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还有的家长会说“在这所幼儿园不如在那所学的东西多”。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仍处于发展阶段,在教学上也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保持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多活动少,被动多于主动,注重知识教育,忽视全面发展,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另一种是以活动为主,注重素质教育,让幼儿在操作,观察、游戏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
基于上述原因,为了改变农村家长及幼儿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我们确定了《农村幼儿园数学教育去小学化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拟通过本课题的研究,积极尝试摒弃“小学化”现象,并寻找出幼儿数学学习与幼儿生活的连结点,从而引发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有效的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积极性、变通性,促进了幼儿智能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为使《农村幼儿园数学教育去“小学化”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规划有序,实施过程科学规范有效,特制定本研究计划。
一、课题组织机构设置:
二、课题研究步骤:
三、四月份:
1、广泛收集课题相关理论的文献资料,组织教师教研学习数学教育活动等相关理论知识,全方位提升理论水平。为课题研究做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
2、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2014年5月1日——2015年4月30日)
五、六月份:
1、以园本培训的形式组织各教师研讨领会《指南》中关于数学教育的精髓,改变传统数学教育小学化教学观念。
2、创设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环境,选择、制定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数学活动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把数学教育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各个环节。
九、十月份:
以年段为单位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参与活动体验活动,从而改变家长去小学化的观念,让每个家长成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支持者、合作者。
十一、十二、一月份:
1、结合实践中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进行“一课三研”、“同课异构”的课例研讨,探寻解决数学活动去小学化的策略、方法。
2教师研讨以《指南》为准绳结合农村资源,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实施生活化游戏化的数学教育。
五月份:
1、收集在教学活动中各年龄段优秀数学活动案例,召开现场经验交流总结会议,进行分析、解读、总结,形成有效的指导策略。
2、搜集、整理所有研究资料,撰写教学研究论文与随笔。
六月份:邀请有关专家评审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