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佛故事:用痛苦照亮的觉醒之路
看到“我的学佛故事”这个标题,我一点也不否认,人生就是由一个个故事连接而成。我们有时候太执着于其中的角色而忽略了故事带给我们的意义,但是佛法给了我智慧地思考的高度。
有缘接触到佛法,是痛苦的生命在寻找光亮。学佛将近四个月了,我想用“因缘、感恩、归宿、暇满人身”等几个关键词来谈及自己学佛的因缘以及学佛的心得。
一:因缘
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会有各种深深浅浅的缘分,有些人只是我们人生的过客,而有些人却能让我们驻足思考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与父母的因缘。

我很深地记得,我的心态在二十几年内有发生过两次很大的转变,就像抛物线一样。最低点是在高二的时候,我从一个被同学、老师高度关注的优生突然成绩下滑,变得消极、自闭、埋怨甚至开始厌生、不喜欢接触人群,自此,生命呈现负能量的状态,一直影响到我大学甚至后来工作几年。我一直在寻找活着的意义,当我问及身边朋友,他们会觉得我思考的问题纯属“吃饱撑着想太多”。于是,大学里我看了各种国外的哲学书籍,大家知道,那些精深的东西,看得人雾里云里,根本找不到答案。就这样,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用将近10年的时间,在我本应最具青春活力的时候却是最没有活着的目标。灰暗的人生观自然也就错过很多人生的风景。
转折的发生总是来得不经意。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苦难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但是,它们却是以疼痛的方式带给我们生命最美的礼物,甚至有时候会震醒我们沉睡的灵魂,让我们寻找到生命的出口,打开生命的另一扇窗。我非常相信苦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一种财富。苦难中,一是自然天灾、亲人亡故等,一类是事业失败、婚姻失败或者失恋等,这些苦难的品质和深度有时候会决定我们灵魂觉醒的程度,或者是某种程度改变我们根深蒂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同时经历这两种痛苦后,终于不可抑制地冲破了生命的藩篱。
第二次心态的转变从接触佛法后,就像做心灵手术一样,内心开始发生革命,心灵轨迹从底端开始上升。
2011年,当得知父亲罹患癌症,连夜坐火车哭着赶回家,那种疼痛无奈的心情始终无法接受“癌症”二字。癌,是否就意味着死亡?而后三个月,仅仅是三个月的时间,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走向了死亡。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死亡这个事实,父亲病痛期间的疼痛历历在目,病魔让父亲变得脆弱不堪,曾经作为一个家庭支柱的男人最后消瘦到连50米的路都无法行走。更难受的是,父亲那渴望生的眼神始终烙在我的心头,每每有朋友来看望父亲的时候,父亲总会沉默不语的转向一边,抹去眼角的泪水。我在医院陪护父亲,却始终无法与父亲说上一句心里话。父亲离开的那天,天色昏沉阴暗,下着滂沱大雨,仿佛时空凝固,让人不知所措,无可奈何。51岁的父亲就这样走了,我始终想不明白,他去了哪里?那种无力感只能听任事情发生,不可抗拒,也无可挽回,第一次觉得生与死的距离如此触手可及又遥不可及!于是,我开始对死亡感到恐惧,对生存更加疑惑。更让我遗憾不已的是,我从未好好孝顺过我的父母,我的父亲想要坐坐飞机、想去旅游,我作为女儿,不仅没有及时满足他的愿望,而且连衣服鞋袜都未曾给他买过。那种“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感和悔恨感久久无法释怀。我想这其中更重要的是我不正确的人生观,不懂得感恩,一直与父母的爱连接不上,和父母总是负面互动,我总是埋怨,觉得自己像漂浮在世间,寻找不到大地的根,无法落地。
请原谅我的无明无知。
而与此同时,就在我父亲生病亡故期间,我以为我可以从爱情中得到慰藉,但就在我从父亲的葬礼结束回到厦门的时候,男朋友和我提出分手。那时候,我无法承受这两种苦的同时降临,原本心就很脆弱的我,变得更加无助和痛苦,歇息底里般地抗拒,不愿接受发生的一切。
而这一切的发生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苦苦追寻。
二:感恩
我无法解释发生在我身上的这一切,当我已经无力从外界去抓取种种慰藉的时候,我开始向内探索,初始,我去听各种身心灵的课程,还在网上主持过“身心灵读书会”等等,但是,只是慰藉一段时间,而后,一次因缘,我遇到我们书院的师兄慧兰,我非常感恩她,因为她的接引,开启我人生新的道路。
有时候,学佛真的也是一种因缘,我记得她当时介绍三位朋友学佛,我们一起报的名。但是,另两位都因各种原因离开了厦门,而我却很顺畅地进入。
当我第一次去南普陀讲堂听“菩提家园大分享”,听到师父讲“我们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时候,我非常激动,因为,我找到一个真正“对生命发起疑问、探索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团体。我非常喜欢书院的学习模式,就像一个心灵正能量的加油站一样,有一名辅导员,一群师兄共同学佛,我们每周两次的共修分享,总能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分析清楚,并在讨论中以佛法正面的力量去解决。于是,在学习师父的人生佛教系列小丛书中,我看了《人生五大问题》、《心,人生的导演》、《生命的美容》、《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等等书籍,终于明白生命中所有的发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我能和父母结缘,一定是有着很深的缘分,我一直以为感受不到父亲的爱,但他却是用无言的爱,用死亡唤醒理我生命的觉醒,这是何等伟大而无言的爱。念及此,我非常感恩父亲。有时候,我们总以为父母不爱我们,其实是我们没有读懂他们爱的方式,我们以为那不是爱。
我才开始读懂“感恩”二字,包括我失去的爱情,我相信一定是有着很深的缘分,这辈子才会与他相遇。我们是否真的懂得爱一个人,还是以“我执”的方式去占有、控制,带着对这个世界的不安全感和恐惧感去寻找一座以爱情、婚姻为名义的“美丽监狱”?我们是否总是不愿意承担,让自己以痛苦的方式作为受害者的角色去体验这个世界?我们是否带着满腹的愤怒去攻击、嗔恨、埋怨,像暴怒的狮子,嗔心成了主宰心灵世界的国王?
佛法让我慢慢从感情的痛苦轮回模式中挣脱出来,从另一个角度学会用慈悲心去关爱身边的人,去读懂每一种经历所带给我的功课,去随时观察自己的身、语、意和发心。所以,现在的我会更懂得去感恩生活中哪怕是细微的东西,修习爱语,去体恤每个生命的无奈和制约,也会感恩那些温暖的心灵在我生命觉醒的道路上带来的光亮。
三:归宿
在接触佛法之前,我是一个很容易游离、走神的人,无法生活在当下,心没有力量,喋喋不休,容易黏着外缘,有时候,情绪来临,就像一头脱缰的野马一样,无法自持,而且很容易起烦恼心,同时,我是一个非常黏着感情的人,甚至把爱情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那么多年来,我就是一直很无明地被那些主宰着当下每一刻的负面念头带到过去或者未来,不是后悔为什么过去没有做那些选择,就是担忧未来,什么世界末日啊,战争啊。总之,我是一个非常杞人忧天的人,被自己狡猾的凡夫心带得团团转,还帮助凡夫心寻找种种出走的理由,总以为生活在别处。用一位师兄的话概括,就是一个始终觉得没有明天的人。
在接触佛法之后,我才开始渐渐懂得什么叫不贪爱、不嗔恨,学会随顺因缘,并且学习活在当下,知道当下才是生命真实的存在,也开始认清自己的感情模式,开始学习用佛法清醒地看待因缘的发生。
从导师的“人生佛教小丛书”中我知道,生命的状态就是某种心念的延伸,可怕的是,我们有时候根本觉察不到自己被某种心念控制,而且被控制了那么多年,甚至一辈子、几世轮回。我一直想要在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中试图解决自己的心态问题,却苦苦没有答案;现在我非常欣喜地在导师的开示中看到了,导师用佛法的正见对人心的剖析非常透彻清晰,佛法真是解决心的究竟解脱之道。记得师父在“人性与人心”中说到,人性就是在种种频繁的心理活动下形成,如果能时刻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观察自己的心理活动,生命品质是可以改善的。所以,我开始让自己学习静、定,懂得要呵护自己正面的善的念头,甚至期待学习“一念不生”,不落入意识的游戏中。
现在学佛,我愿意常常观察自己的人生模式、心理模式等,会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心,学习活在当下,尽量保持简单的生活,去改造心态,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因为,我皈依了三宝,依止了三宝,这颗流离失所的心终于找到归宿。
四:暇满人身
以前总觉得活着没有意义,学佛之后,才知道生而为人是多么可贵,因为人类有理性的意识,能够思维,能够通过修行改善自己的生命品质,修持菩提心,让自己走上解脱之道、让更多的人走上解脱之道。所以,我现在非常珍惜所得人身,好好爱护自己。因为我知道,从某种程度上说,学会爱自己的人才更懂得爱别人。当然,最本质的意义在于,通过这一期的生命,寻找到解脱之道,不再落入轮回中;同时自利利他,帮助更多的人一起走向解脱。还有近8年的学佛之路,我非常有信心和师兄们一起携手走下去,生命工程的改造需要循序渐进,这一生、乃至尽未来际,我会努力地修学!感恩三宝,感恩导师,感恩师兄们!
(文图\善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