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都设计之旅

(2012-12-24 13:27:28)
标签:

杂谈

分类: 城市建设

先从成都来福士广场说起,该建筑是Steven Holl(斯蒂芬·霍尔)设计的,我认为虽然他的建筑和景观设计没有一点中国符号,但是它却是一个“源于中国的现代设计”的典型代表。该设计概念是通过地标性的建筑和景观来隐喻其地域性文脉,即“长江三峡”的意向,包括将三门峡、巫峡、虎跳峡和龙门等自然意向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建筑立面好似几座被切割成类似山体的几何形状,景观通过瀑布、喷泉及水景等细节来表达与这三个峡谷有关联的故事,室内也通过铺装及交通组织来阐述上述理念。特别是几个精彩的雕塑都给人眼睛一亮的感觉。如法国当代波普艺术家朱利安·马里内蒂(Julien Marinetti)设计的“熊猫一家”雕塑由四只熊猫组成家庭,每一成员都正襟而坐,共同迎向未来。雕塑家通过非绝对写实的手法从中国的传统出发,用彩色的大熊猫成为来福士广场入口的视觉焦点,并象征了当代中国的国际性和人类文明的多重属性。另外,一侧建筑物平台上的耐候钢板房子是一个博物馆,另一侧建筑立面上楼梯与灯管的结合形成雕塑等,据说这是艾老师的作品,非常前卫和大胆。当然,我也发现该建筑实施过程中的某些细部比较粗糙,尺度(如某处台阶尺度太小)等问题略显遗憾。总体来说,这是一个优秀的地标性商业建筑,它给成都带来了时尚前卫的设计理念,必然将带动成都建筑及景观设计向前发展。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形如三峡的建筑体块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屋顶花园的水景,从室内能看到屋顶的水景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象征一年365日的瀑布叠水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有着大显示屏的上坡入口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熊猫一家雕塑,彩色的可爱熊猫!
 

然后,我们来到了天府国际金融中心。从总平面图可以看出,一个椭圆形球体居中为会议中心,周边是几块飘逸的“花瓣”建筑物,这是典型的安德鲁建筑风格。我个人觉得在某些材料的使用上效果不是太好,如会议中心建筑顶部的格栅远看好像覆了一层土,给人很脏的感觉。还有,位于每个建筑尾部退台处的支撑结构已经生锈了,显得比较粗糙。但是,让人惊艳的是该园区的景观,经过4-5年的养护,那些银杏、朴树以及黄果木树形优美,且形成如森林一般的连续性,而且该园区的景观设计大胆采用西方的植物设计手法,即不种灌木,就是乔木结合地被草地的方式,因此大树结合起伏疏朗的草坪或草坡,给人一种疏林草地的美感。还有,每个建筑的周边都有一块浅浅的椭圆形小水池,池底为黑色花岗岩铺装,它的作用就是将建筑的立面和周边的植物倒影于水中。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建筑顶部的格栅远看象附着一层土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安德鲁的平面图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下沉大草坪和会议中心的蛋形建筑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漂亮的林荫大道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未来的效果图,期待两栋超高层!

走出国际金融中心,远望对面有三座三角形的建筑,同行的本地朋友戏称它为“三座大山”。还有,他们带我看了拉·德方斯大楼,而且该建筑居然连名字都一模一样地照搬法国巴黎拉·德方斯新区,难道开发商真是以仿照为豪吗?在拉·德方斯大楼的背后,居然还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建筑——新世纪环球中心,这个建筑物比前一段微博上提到的济南龙奥大厦40万平米还大得多,也据说超过了号称世界第一的五角大楼。在这样的庞然大物里,安全、防火、交通组织、人流、停车以及识别系统都是全方位的考验呀!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这个建筑设计绝了!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拉·德方斯——名字也山寨?

 

以下是号称全球最大的单体建筑!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下午,我们来到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公园,在这里我们停留了较长的时间,看了许多有趣的建筑设计。如有部分形似象山校区的一号院,有似日本建筑的小院子,有土楼,有羌族的石塔,有片石房,有用耐候钢板的建筑等等,这些琳琅满目的建筑放置在一起,简直是建筑的博览会。虽然这些建筑的建造工艺都很精良,但是基本上都处于空关的状态,没有使用,这样造成极大的浪费。关于景观,我们在该公园的美食街上看到了学习玛莎·施瓦茨的大青蛙景观,看到了杭州安缦法云的灯具,也看到了山寨美国的灯具景观。总之,这个公园花了巨资,有大量的硬质景观和极其优美的特型植物,但是好像缺乏原创和新意,许多东西是罗列展示,看来设计师们真的需要好好地总结一番了。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大门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总平面图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左侧建筑和国美象山校区有些形似呀!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山寨美国景观的雕塑灯具!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羌塔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主题景观雕塑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耐候钢板做的窗户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玛莎的大青蛙雕塑居然摆在成都的茶室里!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刘家琨设计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该馆原本17点关门,但是我们打电话恳请他们稍晚一点关,让远道而来的我们可以多一些时间参观一下,他们也很人性化地答应了。当我看完鹿野苑,我深刻地感受到这个小小的建筑设计远远超过了这一天所看到的其他大设计。虽然只是匆匆一游,但是大师的作品却深深震撼了我。这个作品虽然在建筑书籍或杂志上看到过许多次,但是实地游览却是完全不同的空间场所体验,这才是真正的建筑设计。建筑师通过入口的飞桥将游人一下子引导到二楼,建筑内部采用简洁的长方形平面却有着许多细部设计,对光的运用如某些石刻展品背侧通过两块实墙之间的顶部玻璃形成展品周边光晕的效果。该建筑一层出口处设置一个龙头吐水石刻及长条水渠,水渠中仅有几条红色的小鱼,因为经常有飞鸟来叼鱼,所以留下来的鱼都是精英了。还有一层展厅中的浅水引自周边的河道,所以可以调节室内的温度,起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另外,室内局部的矮窗和长条窗,可让光从不同角度打进来并形成不同效果的影子,形成特色的视觉效果。从主楼走出并穿过一个长廊,可看到竹林中掩映着另一个两层小楼。其一层的雨篷为二层地面楼板延伸而出,上有一个立佛,在大树与长廊的空隙中忽隐忽现,让人肃然起敬。总之,通过这些简朴低调的细部设计,建筑师营造出让人惊叹的建筑空间,或许一般人觉得很平淡,没有特色,但是给我们这些专业人士却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是一种灵魂上的震荡,可以形容为“脑震荡”了。还有,许多石刻展品在汶川大地震中倒塌或损坏,该博物馆都很细心地把它们修复好,然后用铁件把石刻周边箍起来,让人感受到四川人对石刻如此,对生命更有大爱。总之,这一个小小的建筑可能造价不过几百万,却远远胜过那些精雕细琢的山寨而浮躁的动辄投资数十亿的大型建筑与景观项目。所以,我由此感慨到,大师根本不需要一个大项目,而大项目也出不了真正的大师;大师只需要一个小项目,然后把自己的感悟作进去,就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好作品!而好作品永远会有专业的观赏者与之共鸣!那些仿照王澍、玛莎等的作品缺乏原创的精神,一下就会被内行人看出来,成为业界的笑谈。这不是真正的创作,也缺乏了自己的灵魂。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入口停车场一景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从竹林中的小径走入主体建筑,汀步端头看到一个小水景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进入主体建筑处的吊桥,直接走入二层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出口处的水渠和龙头石刻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物竞天择所留下的小鱼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建筑的背面,清水混凝土墙体类似安藤,但是其故意以粗糙的模版表面形成低技及乡土的效果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雨篷上的立佛,就是我们讨论其二层窗户与室内外空间的关系不太明确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私密藏室,顶部可以形成流水瀑布,前景为一尊立佛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屋顶本为流水,结果平时不开水时杂草丛生,置石与杂草落叶融于一体,也颇有禅境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上下的关系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另一侧的会所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会所庭院空间

除了上述这些建筑和景观,我觉得宽窄巷子是成都最美的地方,我几乎看不出它有任何不足之处,绝对可以用完美来形容。它的建筑、铺装、雕塑、小品、构筑物以及植物等,都极其精彩。据说设计宽窄巷子的总建筑师肖总为了这个地区的改造前前后后在数年的时间里画了200多张效果图,反映各个建筑细部与景观,这样的精心设计才能带来好的作品。我个人去过宽窄巷子的次数也不下五次,在其建设之处就独自前来考察,然后随着商家的入住以及不断地整改完善我又多次来探访过,每次都有很多收获,这些成果也出现在我的《源于中国的现代景观设计》丛书之中。这次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白夜酒吧”,开酒吧的老板是成都很有名气的诗人和艺术家。特别是这次看到过几天在这里将要举行何多苓等人的诗歌朗诵会,名单上居然有刘家琨等建筑师,我甚是感慨。看来四川的文艺、艺术及建筑设计圈子已经融为一体,相互交融得如此潇洒与完美了!在这种状态之下,能不出好作品吗?

当然,除了聊建筑与景观的设计,我们还要聊聊生活。周六的晚上我们在白夜酒吧的书吧中围坐喝酒,在中庭的沙发中听川妹子唱歌,实在是一大享受,我可以理解成都为什么能出像李宇春和张靓颖这样优秀的歌手。不到成都的酒吧是一种遗憾,当然我们这把年纪的人也去不了那种吵吵闹闹的地方,所以找个清静的场所静静地思考和放松也是一种怡然自得的享受了。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宽窄两字真是韵意很深,绝妙无比呀!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拴马雕塑,灵了!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成都的美食。原来以为在锦里吃过小吃就算是体验过成都的美食了,这次却被本地人嘲笑为没吃过地道的川菜。当然,这次我吃了号称全球最正宗的麻婆豆腐的“陈麻婆”旗舰店、吃了“香乐园火锅”,还吃了兔肉(很可惜没吃到据说如庖丁解牛般的兔头)等等,真正感受到川菜的色、香、味俱全,全方位挑战我的味蕾,是让我无法抗拒的美食体验。唯一的缺点就是川菜实在太油腻了,麻辣我还能忍受,但是每天吃这么多油,不大肚皮才怪呢!所以,成都的各位哥们,赶紧要抓紧时间锻炼身体呀,每天游泳或跑步才能帮助你们消除大肚腩,保持身体健康哦!

[转载]成都设计之旅

成都太多美食了,真是来了就不想走呀!

再见,成都!I will be back!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