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计:奥运的彩妆

(2012-07-30 11:02:28)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化•批评
  奥运会这个国家级的形象工程,向来是设计、艺术的最佳舞台之一,现在伦敦奥运会已经开幕,我们能看到的设计也无处不在。
  奥运会会徽是首要标志。从1964年起,东方国家开始主办奥运会,而且都是儒家文化圈的:日、韩、中。把这八个多世纪的会徽摆在一起,你能明显看出来,色彩上面,东方文化多用红色和暖色,而西方就多用蓝色与冷色系;东方文化的设计更加注重本民族的特色,西方则更加注重本国家的特点;东方设计中突出弧线,西方设计中突出棱角。这些都是不同文化的鲜明个性。2008的中国印,我现在还是觉得很好。印章在中国文化里,气韵生动。通过法布白和线条质感就能勾勒出艺术感。人的图形很舒展,字体和印型很配,没有一般性的印刷体或者毛笔字。伦敦的就比较有意思,首先西方人恶搞起来特严肃也就特好玩儿,据说新会徽宣传片放映后,有人因宣传片中的色彩转换过快,导致癫痫发作,不知此事真伪。但英国网民倒多评论其像“破裂的纳粹标志”、“正在上厕所的猴儿”、“潦草的恶搞”……。设计上整体似乎看起来有点儿凌乱,但确实很创新,几何图形没有静止感,而是很活跃,和时代气氛也挺相符。这种大胆的色块组合是有摇滚节奏的,反传统的味道十足。

  看看以前的,64年日本东京奥运会徽,就有枯禅感觉。一个象征太阳的巨大红色圆面,而且被扩大,四周涨满。大的红色圆面与下面线形的奥运五环似连非连,相互呼应,形成大面积对比,视觉冲击力强,下面文字方圆感也不错,配合了上面两组元素很和谐。整个会徽有着巨大的视觉力量,似乎在不断向外扩张。
  会徽很重要,但就体量来说,显然运动服和礼服更大。前阵美国公司用中国制造的奥运礼服已经挺闹腾的了,让大家都关心了一下奥运衣着。几个设计大国,队服都是精心制作。比如意大利国家队,就是Armani负责,而且是Giorgio Armani老爷子本人设计,论地位估计能秒杀所有参赛队了。大致看了眼,简洁为主,线条感十足,很适合模特满地跑,全民偶像化的意大利。意大利的礼服外套没太强调国家色彩元素,穿上就像批国旗,整体看着很舒服。意大利大牌两只手数不过来,Armani一家也不能全包,Prada就赞助了意大利帆船队(它家对帆船情有独钟,老赞助帆船比赛)。荷兰的礼服就跟他们国家的设计之心一样,前卫个性。有一套撞色玩儿的很靓丽,非常炫的荷兰橙色风衣,里边搭简约的深蓝连衣裙,流行又戏剧。至于美国队,红、白、海军蓝,怀旧又刺绣,但不知为什么,看起来就是像一排Iphone。

  中国奥运礼服呢,中国红,领带领结这类饰品国旗黄,沿袭了知名小品演员的路数:黄宏(红)。相比起来,我更喜欢08年的颁奖礼服,一排排青花瓷旗袍,活似会行走的中国瓷器。中国传统的乱针绣,把青花瓷的晕染效果描绘得很有味道,鱼尾裙的廓形设计又能凸显中国女性的柔美曲线。既有中国元素的运用,又有时尚性。
  火炬是另一大眼球关注处。伦敦奥运火炬的“三”面体,8000个洞,都有各自象征意的内涵,比如第三次在伦敦举办奥运会,8000个火炬传递手之类。有人把这个圆锥形的金色火炬,比喻成一台干酪磨碎机或者是一个冰淇淋甜筒——西方人的联想还是很丰富和搞笑。三面黄金火炬拿下年度最佳设计奖,战胜的对手是自家凯特王妃的婚纱。视觉上看,它和伦敦奥运会徽一样,性感前卫有点儿叛逆,不为唯美和意义,更考虑功能和视觉冲击。倒很符合英国这个工业革命发源地、现代流行音乐圣地的身份。

  比较遗憾的是,七八月的伦敦,遍地设计产品,有60%以上的制造来自中国,但来自我们的设计却少之又少。中国的制造已经不需要再证明,接下来只会因为成本提高竞争激烈的原因更困难,而中国设计有着巨大空间,却似乎还没找到进入世界主流的门路。其实就像奥运会徽、礼服设计一样,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代设计语言掌握的深浅,决定了你设计的下限。而对自己民族文化理解的深浅,则决定了设计的上限。中国设计有足够底蕴和潜力登上世界最大的舞台,至于谁来完成这件事,就看时势机遇加努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