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课评价 1050802047 张帆

(2012-04-17 12:04:34)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见习(1)

对《鸟的生殖和发育》一课评价

    今天胡继飞老师给我们观看了周老师的《鸟的生殖和发育》授课录像,令我受益良多,使我对中学生的教育好一定的新了解。观看完录像后,我认为:如果将来做老师的我们依然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 的认知层次,只是把一些叫做“知识”的东西硬塞给学生,那么学生即使学得再多,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人云亦云或者三人成虎罢了或者是读了一辈子书的“书呆子”。正如何我以前的初中高中那样,老师只是一味地“填鸭式”教学,没有给学生进行自主式探究,没有最大化的启发学生的思维,这跟以前的教学就啥两样区别了。

作为新课标改革的现在,我认为课堂教学应该逐渐从刻板、僵化、单一走向民主、开放和富于个性,从而变得越来越鲜活和富有生命的活力,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

    首先,周老师先让同学们欣赏美丽的春天景色图片,从而导入了今天的课题,这也是许多教师运用的情境导入方法。进而周老师就提出一些问题来启发同学们的思考了,通过分小组的形式使学生学会向解决问题提问并使学生尝试寻找与探究“胚盘”、“卵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方法策略。通过观看各种鸟类生理活动的图片来让学生引出鸟的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

    与此同时,以观察图片进行知识联系,讲诉体内受精的优势所在和在教材之上进行拓展阐述温暖的温度会促进孵化。更有意思的是在介绍育雏的过程中对学生们进行思想教育,告诉同学们父母的养育辛苦。接着周老师给每个小组一个鸡蛋和其他必备的实验工具探究鸡蛋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们有的不断地敲打鸡蛋观察,有的就用放大镜观察鸡蛋,有的就在灯光下左看右看鸡蛋,还有的就直接把鸡蛋打破进而对其观察。

    当同学们打开鸡蛋时都发现其内有着蛋白和蛋黄,基于此情况,周老师就提出为什么鸡蛋有一头比较尖有一头却比较平缓一点。再仔细地观察和与周老师探讨,同学们就发现了鸡蛋外壳周围有着无数多的小孔。顺着下去不断与同学们探讨,顺藤摸瓜地让同学们逐步了解到了鸡蛋的外部与内部结构,有卵壳、气室、卵黄膜、卵黄组带、系带、胚盘等等。

    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地穿插一些有趣的问题 ,如:“怎么样证明鸡蛋的外壳那些小孔有透气的作用呢?”、“如何判别鸡蛋是否已经受精了。”这样的实验探究使学生不但学到了探究的技能和技巧,更学到了评价实验方案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使学生感到教师为他们创造了人格平等的、有益于创造性发展的环境。教师可以和他们平等地研讨问题、自由地双向交流,使他们有勇气敢于质疑与挑战,敢于探究与交流。

以上这些都是在传统教学中难以看见的。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受到诸多的限制,因而变得盲从依附。而在这节课上,学生被赋予了很多的自由和权利;独立思考、个性化理解、自由表达的自由和权利;作为平等的一员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自由和权利;不因为自己见解的独特或不完善乃至片面,而受到不公正评价的自由和权利等等。这些自由和权利大大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也因此变得活泼敏捷和富有朝气。

    最后,周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复述了鸟类的生殖与发育的全过程,帮助同学们的更好的梳理知识点,巩固一下今天课堂所学的知识,深刻同学们的印象,同时建议同学们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就可以饲养一只小鸡,体验一下鸟类的生殖与发育的过程,同时让同学养育一个小生命的辛苦,使同学们感恩父母。

在这节课上,教材也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材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成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 ,为此,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去学教材、钻教材,甚至是背教材,教材被神化了、绝对化了,教学也因此变成了教书,学生们什么都只遵循教材。而这一节课,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仔细观看的同学不难发现,本节课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补充、延伸、拓宽和重组,并加强了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通过“做做实验、看看图片、动动手脚、小组议论”等教学活动,使枯燥的书本知识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让人看得见、摸得着,让学生有亲近感,这样生活化且富有情趣的学习内容,学生能不喜欢吗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随之大大提高了!

    周老师的课堂我觉得远远脱离了传统的课堂了,它已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了,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式,而是强调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潜在和开放地接纳始料未及的体验。这节课,在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同时,还凸现了教学的开放性。体现之一:教师的某些问题不是事先预设的,而是随着教学的展开逐渐形成的;体现之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开放的,结论是学生合作探索获得的;体现之三: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整个教学过程较多的是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虽然这节生物课亮点很多,周老师也表述的很好,但我觉得其中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鸟的生殖与发育,虽然周老师一开始的确是在教学《鸟的生殖与发育》,但自从做“探究鸡蛋的外部与内部结构”的实验之后,我觉得周老师就有点偏离《鸟的生殖与发育》的教学目标了,后半节课几乎都在讲鸡蛋的结构。所以重点没有突出来。

    二、      缺乏系统的板书。板书重点不突出。一堂课板书的内容是突出教学重点,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构建知积要点。

    三、      缺乏足够练习。每个知识点教学完成后,未能用形成性练习完善并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周老师只是挑选一些选择题给同学们选一下。

    四、      有些知识的讲解欠深度,如鸟的生殖的总过程,应注意突出;又如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如果能有一些反馈练习,效果会更好。

五、      我觉得周老师课后可以布置一些课后作业的,巩固同学们的知识,把课堂的短时记忆变成有效记忆。

    为此,我也提出我个人认为的小小建议给周老师。

    一、周老师写板书或者弄点归纳性的PPT又或者可以叫同学们上来黑板写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点。

    二、突出本节课教学目标,特别是重点。这就要求周老师要尽可能地熟悉教材和考点了。课前花多点心思去备课。

    三、在讲述知识点的同时可以穿插一些练习,类型不要仅仅局限于选这题,可以使一些开放式的科学探究或者是一些贴近生活的生活小科学等,不仅丰富课堂而且能提高课堂趣味性。

    四、在不影响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可以组织一些课堂小游戏来提高同学们的积极性。因为我觉得在观看周老师的课堂中,同学们总是有点拘谨,好像被某事限制着的。

    总的来说,周老师的这节课还是非常好的,令作为一名师范生的我更加了解怎么样去当一名教师,怎么样是自己的教学任务完成得更好,怎么样才能使课堂生动,总而言之就是获益良多。同时我也看到周老师的优点和一些不足之处,这对我以后的工作有着莫大的好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