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教书教育亲子教育育儿艺术美学大自然 |
分类: 教养故事─幼儿篇 |
http://s10/middle/9ecdd2c1gbf9019a3a5f9&690
※这是我公司新近出版的绘本【动物们的裁缝师】美丽的内页。
前几天,我家蝴蝶独自玩着黏土,她把很多不同颜色黏土混在一起、调出她想要的新色泽,再以黏土形塑出各式花草动物。突然,她抬头问我:「妈妈,我要绿色的黏土,可是我忘了刚刚用什么颜色调出来的,妳知道吗?」
我摇摇头。「抱歉!我一时也想不起来呢!」
蝴蝶自己又试了几回调色,总是失败。她无奈的拿着仅剩的一小块绿色黏土,苦着脸对我。「怎么办?我一定要用绿色的。」
我停下手边的工作,接过她的绿色黏土、仔细端详。隐约见到绿中透出一丝淡淡的黄。
「黄色加……」我正迟疑着。
蝴蝶立时接口:「蓝色!我想起来了!黄色加蓝色!」顺利的解决了难题。
蝴蝶做完黏土后,不忘大力的称赞我:「妈妈,妳好棒!妳怎么想到是黄色呀?」蝴蝶一听我可以从绿色中隐约看出黄色时,大感惊讶,立刻跑到庭院折了一片绿叶回来,安放在掌心,小心翼翼的观看着。「黄色在哪里?黄色在哪里?」
当然,她没能从绿得出水的叶片里找到黄色。「妳的黏土是人造材料,再怎么细心混合,我们还是找得出人造的证据。树叶是大自然造的,天生如此,原始又纯粹,绿色就是绿色!没得商量的。」
大自然,为蝴蝶上了一堂精采的美学课程。
我曾经读过一则统计报告,据说大多数伟大艺术家的故乡大多有着雅致的风景、壮阔的山河或者美丽的山水。浑然天成的大自然美景是艺术家们幼时最重要的艺术养分来源,他们在四季更迭中学会了色彩的变化、在日夜交替间看到光影的多样风貌。流畅的技巧从来不会是艺术家们吸引众人目光的因素,唯有透过自然、经过岁月淬炼后的成熟内蕴品味,才能演绎成感动世人、流传千古的佳作。
这么说来,现在日日生活在水泥丛林里、已经远离了自然的这一代孩子们,果真是距离艺术、距离品味,好远好远了哪!
关于艺术、品味及如何为自己营造一个优雅又具质量的好生活,不论是我们的学校教育或者家庭教育,教给孩子的,实在少之又少。于是,我们身边不乏学琴练唱的孩子,在剧院、音乐厅里,却鲜少见到年轻孩子的身影。当艺术教养脱离了自然,过于热衷追求认证评比这些外在的技巧肯定,艺术,也就失去涵养人生质量的意义了。
引导幼龄的孩子亲近艺术,我始终相信无须过早使用画笔和纸,甚或其他人工的素材原料,也不必过早传授孩子专业的绘画技巧。对于孩子而言,更有吸引力的创作媒材恐怕是身边充满生命力的泥沙尘土和花朵枝叶。这些绿便是绿、红便是红的自然产物,活力充沛,变幻万千,任何孩子的小脑袋瓜里可以想得到的奇妙点子,都可以透过这些丰富多样的素材被实现、被看到、被赞扬。
孩子在搜集创作素材的过程中,尝试、探索,有时发现意外惊喜,有时错估情势,花了力气却得重来。这一切一切,尽是教育了。
http://s15/middle/9ecdd2c1g798e6a4c28ee&690
http://s10/middle/9ecdd2c1gbf90327b4269&690
http://s16/middle/9ecdd2c1gbf903670b60f&690
※蝴蝶的作品──秋蝉。
http://s9/middle/9ecdd2c1gbf90398c21f8&690
※蝴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