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0536《古代汉语》——第六课 多义词和词义引申

(2014-08-19 13:45:55)
标签:

古代汉语

分类: 汉语言文学

    

一、古代汉语中词的多义性 

词的每一个意义就是一个义项。具有多个义项的词叫多义词,而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造成一词多义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词义的引申。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表达的意义不同。例如:绝 

1、绳断:天柱折,地维绝。 

2、断绝: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 

3、穷尽:度汉兵远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汉使乏绝。 

4、独一无二: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5、诗歌体裁:夫诗有古近律绝,体莫备于唐代。 

6、渡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7、超过:虽墨孟之徒,不能绝也。 

 

1、开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2、延长、伸长:我君景公引领西望。 

3、牵挽:善张网者引其网。„„引其网而鱼已囊矣。 

4、导引、率领:项羽乃悉引兵渡河。 

5、退却:且引且战,连斗八日。 

6、序言: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7、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8、招致:故知持权引谤,招幸者非己。

 

二、词义运动的基本方式——引申 

所谓词义的引申,是指词义从一点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向相关的方面延伸而产生一系列新的意义的过程。词义引申是词义运动的基本方式。 

(一)词的本义与引申义 

词的本义,理论上讲应该是词产生时的最早的意义。传统汉语语言学上把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所得出的词的义项叫做这个词的本义。 

与“断丝”有关,它的本义是的本义是开弓。 

所谓引申义,是指在多义词的数个义项中从本义引申派生出来的意义。 

上文中的后六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的后七项是引申义。

(二)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

由本义派生出引申义既是词义内部运动规律的反映,同时又要受到本民族思维认识习惯的制约,因而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联系很复杂。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于理解和把握整个词义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词的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相似关系

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事物在形状、功能、方式、特点等方面具有相似之处,通过类比造成引申。如“斗” 本义酌酒的器皿,形貌特征是勺形,长柄;引申为“斗星”。

     “关”本义是“门闩”,引申为“关卡”

     “习”本义是指鸟屡次拍着翅膀飞;引申为“复习”

    “道”本义“道路”,引申为“道理,规律”例:P91 

2、因果关系

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关系,通过逻辑推导造成词义引申。例:P91 

  “虚”本以为“大丘”,引申为“空虚”

  “信”本义为“言语真实”,引申为“相信”

3、动静关系

动指动作行为,静指名称性状。事物本身与其性质状态及相关的动作行为有密切关系,从而构成相互间的引申。这种形式的引申往往引起词性的变化。例:P92 

“节”本义为“竹约;引申为”约束、节制”

 “会”本义“相聚、会合”引申为“盟会”

“舒”本义“伸展”,引申为“缓慢”

4、时空关系

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表示时空的词可以互相引申。例P92 

”间“本义间隙;引申为”一会儿“有空间的间隔引申为时间的间隔。

“急”本义“急速、急切”由时间紧迫引申为空间狭小。

5、礼俗关系

由于礼俗的原因造成词义的引申。P93 

“昏”本义黄昏;引申为结婚。

“朝”本义早晨,引申为上朝。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

由本义派生出引申义是有规律可循的,本义的特点决定了词义引申的方向,引申义总是沿着本义的某一特点所规定的方向,在民族风俗习惯的影响下产生出来。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是由特殊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具体方式主要有两种。

1、连锁式引申

以本义为起点,向着同一方向递相派生出几个引申义的引申方式,叫连锁式引申。如P93

“防 ”本义是“堤坝”引申为堵水——禁阻、防备、防止——约束——规范、标准

2、辐射式引申

以本义为中心,依据本义的特点,向不同的方向直接派生出数个引申义,叫辐射式引申。P94 问本义询问;引申为慰问,过问,审问,责问

(四)引申义列

从内容上看,词的引申义也不是任意排列、杂乱无章的,而是一个有序的义列。我们把根据词的本义特点所构成的引申义序列称为引申义列P9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孩与小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