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产功场|钟声:揭秘和探索薛利华老师产品经理思维模型的魔力
标签:
产品经理来学吧乐产功场薛利华 |
分类: 乐产功场 |
【编者注】作者钟声,乐产功场®黄埔27期的学员。本文源自作者在上完第一次课后的一些想法和感悟,现全文收录如下,以飨读者。
大家好,我是乐产功场®黄埔27期的学员钟声。在这近两周的时间里,我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技能,拓宽了自己的视野和认知边界,特别是在产品经理培训的课程中,薛利华老师所传授的产品经理的道与术给我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深入思考,这让我受益匪浅。接下来,我想聊聊这两周的一些收获。在此,也希望通过自己对这些议题的探讨,为大家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深刻的思考。
许多同学都声称,薛老师关于产品经理的道与术在不经意间我们就掌握了,根本不知道是怎么学会的,然而这种说法背后却隐藏着怎样深刻的内涵?这一过程的本质究竟是何等的奥妙所在?这究竟是个怎样的过程呢?那么回顾薛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做了什么,而我们又做了什么?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些东西,也以此为引,谈谈我的一些收获和感受。
首先,薛老师阐述了一系列思维模型,包括OOLC®、DDMT®(双钻模型®)、DQMT®(双问模型®)以及PMTM®(产品经理思维模型)等,这些构成了一个金字塔、系统或者是道,而薛老师则在阐述他的思想。在薛老师的“道”之金字塔中,第一天的内容呈现出一种错落有致的状态,仿佛是一座杂乱无章的建筑;第二天的内容又与前面的类似于一个体系,但却不是单一的,而是从第一个开始就全面解决了所有问题,呈现出了相当的完整性。在学习了第二次课的产品规划之后,我对薛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领悟。
在我看来,薛老师对每一个思维模型的发散过程,皆是我们思考的延伸,一方面,我们借助过往的经验和认知,将其与思维模型相结合,温故知新,从而获得新的洞见;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这些思维模型来进一步理解问题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脉络和内涵。而对于那些不太明确的,具有争议的话题时,薛老师则引导我们不断进行思维和想法的碰撞,最终汇聚成答案,反而更令人记忆深刻。当我有意识带着这些思维模型进入生活和学习时,似乎我也在形成自己的“道与术”,并将其融入我的意识之中,从而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模式。
每一种思维模型,似乎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于“大道理”这个词本身,我们或许会将其归类为一种带有被动接受意味的说教,这无疑会激起我们的下意识反抗。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将这些大道理与自身的认知体系相联系,并以此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和标准,从而导致思维模式的僵化。然而,当我们重新审视结论和思维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碰撞时,这些深奥的道理就会像我们自己创造的一样,发生惊天动地的变化,从而转化为有形的收获。
对我而言,许多思维模型好像都似曾相识,但却无法汇聚成一个统一的框架,就像一片肥沃的稻田,在岁月的冲刷下留下了无数的痕迹,然而,水渠的到来使得这片稻田的系统变得更加牢固,洪涝和干旱的风险大大降低,同时也意味着丰收更加稳定。随着思维模型的构建,过往的思绪和经历仿佛变得更加清晰、有序,不再呈现出斑驳、杂乱无章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新的想法和观点,而它们又可以被重新组织起来。因此,我们对这些思维模型的理解和运用也会更加深入和系统化。
其中,在我脑海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由技能和挑战交织而成的二维图。它既能直观地反映出一个人对技能的掌握程度,又可帮助我们了解自我并找到适合于自身特点的方法去应对各种挑战。在看到图的那一瞬时,我的脑海中便浮现出曾经的经历,当挑战超越技能时,挫败感和焦虑感便涌上心头。但是,如果我早有一份技能和挑战的图谱,我就能够从第三视角来看待自己,并在面对挑战时做出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选择,摆脱当时的不良情绪。
第二个令我感悟深刻的则是AMBR®模型,这让我深刻领悟到了其中的精髓。莎士比亚曾说,世界上最平凡的事情莫过于期望不平凡,我们总给自己设定各种目标,但完成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了与惰性和诱惑的对抗中,最终导致了未能达成目标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又进一步加剧了这个循环。其实,并不是我不想做,而是自律力量的局限性。这不仅需要自律,还需要从外部和场域中汲取力量,与志同道合的群体相互激励和共同成长。
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每个团队都是一个大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团结一致,这样才可以使整个团队充满战斗力和凝聚力。当你身处于一群志同道合的群体之中时,你将有机会认识各种性格迥异的人,与各种不同的观点相互碰撞,见贤思齐,相互借鉴、相互启迪,从而获得新的领悟和收获,激发出你奋发向上的力量;另一方面,即使你在不经意间掉队了或者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团队的力量也会默默地为你提供支持,推动你前进。
在乐产功场®第一次课结束之后,虽然大脑和身体都非常疲惫,但却能明显感受到内心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设定的目标都仿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散漫的心态可能还会卷土重来,过去的陋习、低级的、触手可及的欲望想要侵蚀你的精力,导致你的学习状态逐渐衰退。我们无法否认,那些拥有天赋异禀的人,其自我驱动力之强大,足以单凭自身成就一番事业。然而,对于我们大多数平凡之人而言,必须要学会从外部环境和领域中汲取力量,以充盈内心。
最后,我还想聊聊薛老师的魅力所在。为什么薛老师可以,而不是李老师、张老师、刘老师?薛老师的人格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学习的成果,甚至会对我们未来的发展和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薛老师身上所散发出的信念,是一种无法掩盖的、极具感染力的力量,它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相信他,而这种力量的基础则在于他所拥有的庞大知识储备。明明薛老师的实力已经超越了我千万倍,却看不到他身上有任何的架子,而是以温和的倾听、平等的交流、适当的反馈、耐心而恰如其分的引导,使你有所收获、有所感悟,从而找到答案。所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大抵如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