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通信没谱 中移动唯一的希望

标签:
it微信中移动社交融合 |
早在年初,中移动意欲重启“融合通信”的模式,中移动通过融合通信形式展现出来之后,减轻对微信所受到的影响。目前,中移动短信业务的遭受微信等OTT业务冲击事实上无须质疑。而时至今天,短信业务处于降速区。但根据工信部最新公布的《9月份通信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截止目前,短信业务总量占比降至47.9%。目前,中移动等不急,用融合通信能震撼微信。
http://s15/mw690/002UgypDty6OunhkXDw8e&690中移动唯一的希望" TITLE="融合通信没谱
我们所知道,微信的出现并不是靠融合通信。也就是微信匹配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产品的需求与应用场景应运而生。微信发展了4年,在社交领域上耗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当初易信、来往、Line、陌陌一上来就是大声势要挑战微信,结果成功的没几个。总的来说,从微信平台迁移到另一个平台,拥有数达7亿的用户。微信的社交圈子收纳了QQ、手机通讯录、微信好友等社交关系链,因此微信的关系链一环牵着另一环。而微信作为社交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海量用户关系链构建的社交生态圈,甚至微信公众平台取代了微博的地位。
Google、苹果、Facebook、到国内的BAT、360,都是做互联网平台思维,连接一切。目前微信不仅仅社交平台,连接的是游戏、购物、衣食住行、媒体与社交分享。尤其是朋友圈威力巨大,链接到各方的需求与利益,形成的是生态系统。微信的核心在于连接一切,让用户直接其他的社交工具没可比性。易信原来想用限度的免流量,而且还推出国际电话免费打,在微信强面前低下了头,易信的通话质量太差,易信的负面消息多多,中国电信想撤出与易信的合作。这也是中移动“融合通信”仅仅打出“免费短信”这一张牌存在不确定性。
微信超强社交应用环境
没错,中移动尽管有着巨量的用户。免费短信以前中移动是不敢想的,而不是4年后,中移动不得不把“融合通信”牵扯到其它业务的延伸,因此确定与微信抢地盘。
而中移动的“融合通信”其实是模仿微信,占据通信入口优势,却无法取代微信的位置。
我们看到,中移动体量最大,现在虽然说遭受到微信等OTT业务的冲击力,但运营商有着带宽的优势,正是中移动堵住微信一道坎,就是运营商最后的一道桥梁。
想当年飞信也是免费短信,中移动的飞信排斥联通、电信用户。三大运营商互通与利益收费标准难以统一,内耗太多。造成飞信只能在中国移动用户之间互通,加上易用信和界面的问题影响了飞信,用户体验不佳,,以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失败是理所当然的事。
如今中移动推出融合通信面临重重困难,前期的融合通信业务靠着“免费短信”的噱头,目前仅仅是中移动一家推出,其它两家运营商则处于被动,也是由中移动主导与推进,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电信最近转型没目标。但从运营商之间的利益仍将持续,这不仅是难点,而且耗时耗力耗资源,待到运营商之间达成共识,难以跟上微信的步伐。
中移动等运营商一味的想电信化,但电信化完全不可取的,中移动完全是依靠数据流量的业务,这需要中移动降低对其原有的成功路径的依赖,从做流量生意转变到做互联网服务。中移动发力的关键点还是在4G业务,深化产品的用户体验与场景,不断开掘服务模式提升用户粘度,但对于中移动而言,对抗中国联通和电信是最终目标。
中移动从电信思维向互联网思维的转变上,也是一个新的开始。融合通信也是中移动结合自身通信基础优势做出的选择,中移动拥有着与其它两位运营商所没有的优势,这也是中移动“融合通信”与国外iMessage、Whatsapps、Line的不同之处。因此根本上看,通信是中移动的基因,而社交是腾讯最重要的一部分,中移动“融合通信”可固守通信核心,微信做社交平台,两家必须要合作,面向不同的方向,并存是唯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