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上市时机掌握好了吗?

标签:
it |
阿里将要上市只是时间问题,如何让它能更安稳的上市,定期向外界公开自己的各项指标。体现出公开、透明、诚信的原则、各式买卖形态兼具的交易平台而言,既意味着更广泛的融资空间,也同样接受更严峻的挑战。
假货成攻击目标
阿里公布了第一财季业绩阿里巴巴第一财季总交易额5010亿元,同比增45%,总收入同比增46%达157亿元。这一财季的营收增长反映了总交易额(包括淘宝网、天猫商城、聚划算)的增长,其中淘宝网的总交易额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570亿元增长33.2%,至人民币3420亿元(约合550亿美元)
淘宝,阿里巴巴起步的关键,也是阿里巴巴主要的组成部分。假货也是充斥在阿里头上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哪个网购者没有遇到过假货,假货问题不解决则阿里上市的挑战。门槛低、低价、暴利等,都是吸引假货交易达成的因素。
今年4月,美国媒体报道称,淘宝网的售假问题亟待解决,跟踪假冒产品公司NetNames估计,淘宝商品中,有20%至80%为假货。
打击假货往往是网购者最初是息事宁人,以为买的东西不贵,过去就算了助长了假货横行。
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专门猎杀中概股的浑水与香橼等做空机构,如果阿里巴巴上市成功的话,相信阿里的假货问题将会是这些机构或者是诉讼律师的下一个目标。
马云曾经指出,淘宝不是假货的制造者,而是假货的最大受害者。淘宝为打假也付出了人力和财力,早在2009年,淘宝打假338万件,2010年签署《网络打假杭州宣言》等等。
对于淘宝来说,监测假货或疑似假货难度可想而知,有些售假货的淘宝店,迅速转移到另一家店,专和阿里打游击战,也必须加大打假力度。
缴税压力重伤中小卖家
绝对部分中小卖家是淘宝成长的主要力量。IPO之后,透明的监管,公开的业绩等,趋于透明化。有观点认为,鱼龙混杂的中小卖家,可能是阿里在上市之后,需要重点治理的对象。
在多位业内人士不断呼吁监管之后,中小卖家还可能面临缴税压力。
有文章曾简单计算,一个网店年营收100万元,扣除各项成本剩10万利润,按照传统线下企业的缴税要求,在扣除增值税、教育费附加、城建税、企业所得税等税费之后,可能只能剩下几千块钱的真正收入,那样更加没人再到淘宝开店。如果真是如此,中小卖家的积极性和活跃度,将受到巨大打击。
支付宝无碍阿里上市
根据阿里招股书,支付宝并不在此次上市的范畴内。
从这点上来说,支付宝的剥离和重组都让马云赚的笑开了花,而这个利益让更多阿里巴巴股东受益,从而形成多赢的局面,但鉴于高速增长的中国互联网市场和其所带来的高回报,美国投资者经常忽略了相关风险而继续投资中国互联网公司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