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流量不清零 运营商圈钱心不变

标签:
股票 |
备受争议的手机上网流量“按月计费、过期作废”制度在虚拟运营商来临之际被打破。在消费者与运营商的博击中,三大运营商纷纷拿出自己的方案。
三大运营商终松口
2013年7月,上海市消保委针对信息消费现状、信息消费发展趋势、手机流量等问题开展了全市范围的信息消费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手机流量按月计费、过期作废”是否合理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讨论。“手机流量不应月底清零”的呼声一浪比一浪高。
针对调查结果,上海市消保委会同市通信管理局多次与相关电信运营商进行沟通,移动、电信、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松口”并公开承诺,在原有月度流量套餐的基础上,推出手机上网流量季度套餐。目前,三家运营商的季度流量产品均已上线。
手机流量不清零只是幌子
三大运营商的季度流量套餐,有效期均为90天,移动和联通仍规定“到期后不自动顺延”。
可是流量对手机用户来说是肯定用完的,这个月用不完的流量除非你是不开数据流量的情况下,就有可以出现流量用不完的现象,所以流量不清零推出意义不大,无论是对三大电信运营商和虚拟运营商也是如此。
降资费是根本
“现有套餐混乱、流量包内外资费差别大、流量提醒服务不到位,这三方面问题长期存在于电信运营商手机上网流量服务中。”只有从这些问题根源很难打破,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电信资费定价不合理,电信企业服务不规范,都是垄断企业的嘴脸,不仅直接影响消费者信息受曝光,而且会阻碍信息消费需求的发展。对此,有业内人士建议,电信运营商应进一步改进电信服务,进一步降低电信资费,缩小套餐内外资费差异,制定不同价位对不高消费人群的套餐、不同消费群体的资费方案,方便消费者合理选择。同时,工信部应尽快出台一些有利于信息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和规定,尽力可约束运营商们的垄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