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节快乐

标签:
育儿 |
农历正月二十九日是平潭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拗九节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本土节日,俗称“拗九节”。因是正月中最后一个逢九日,故又称“后九节”。因与一则孝父的传说有关,所以又称“孝父节”。传说那时有一县官为民请命含冤入狱,其子孝顺有加,每天都是做好饭好菜亲自送去,不让父亲挨饿受苦。有一天,与县官同牢房的人刑满释放,找到县官的儿子,说他父亲在牢里饿的皮包骨头、奄奄一息,都不见家里人送好吃的东西。县官的儿子想,每天都是好饭菜,而且都是亲自送去的,怎么父亲都没吃到呢?肯定是被禁子偷吃了。怎么才能让父亲吃到好饭菜呢?他想只要把饭菜的外表做得到难看一些,禁子不敢吃,才能送给父亲吃。于是,他就把红枣、桂圆、花生、地瓜片捣成泥,掺在糯米一起煮成粥,并骗禁子说,是他向邻里乞讨的残羹剩饭。禁子见是五颜六色粘粘糊糊的东西,也没了食欲,就把糯米粥原封不动送给了县官。从此,县官吃到了有营养的糯米粥,身体逐渐恢复。这一天就是正月二十九日。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县官冤案平反,无罪释放,官复原职,为感怀儿子的孝道,县官在每年正月二十九日和二月初二,都要吃红枣、桂圆、花生等混煮的糯米粥。人们为弘扬孝道,纷纷效仿,沿袭成俗,并把这种粥叫做"拗九粥"。
平潭的拗九节习俗独具特色。首先,拗九粥的作法不同。“拗九”,不但是节日名称,还是一种食物的名称。它是用熟地瓜和地瓜粉捣烂后做皮,用炒花生、冬瓜条、梅蝶、桔子皮、糖等做馅,包成三角形状,蒸煮均可。平潭的拗九粥就是拗九加糯米、红枣、糖等佐料混煮而成的,有的就吃蒸的拗九。其次,是拗九粥要在正月二十九日早上吃。在平潭,只有拗九节和冬节是在早上过节的。二月初二还是吃拗九,因此平潭常说“拗九二月二”,把两节合起来。第三,平潭人有邀请亲友过“拗九”的习俗。年龄凡是逢九或是九的倍数的人都属“过九”的对象。年龄逢九的称“明九”,年龄是九的倍数的称“暗九”。邀请亲友来“过九”,不仅只吃拗九或拗九粥,还要吃蒸鸡蛋,有的还炒几盘菜。“九”是最大的变数,人们往往对它有敬畏之心。“过九”就是借助亲友的力量度过难关,逢凶化吉。第四,平潭人有新丧不做拗九的习俗。凡本年度有新丧的人家,不做拗九,不煮拗九粥,而由亲戚赠送拗九或拗九粥。丧家回赠食糖。有的亲戚多,送的拗九,拗九粥吃不完,以后有的就改为送地瓜粉等。所以说拗九节是平潭人必过的节日,除非家里死人了。
http://s2/mw690/9ebd4c39td78adb3eba81&690
一早起来去买了花生和做拗九皮的材料,花生干炒后碾碎,红枣切碎,加点葱花一起拌白糖
http://s2/mw690/9ebd4c39td78adc92bc91&690
这算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包拗九,还不错吧
http://s4/mw690/9ebd4c39td78add59b663&690
再炒个包菜配,这样吃起来不会油腻。每人再加一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