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蒸鲈鱼做法蒸得有学问之清蒸

(2012-04-24 05:33:04)
标签:

清蒸鲈鱼

餐桌礼仪

清蒸

餐饮文化

分类: 松林下厨

http://s8/middle/9eb8d226g796ffa4e2a67&690

4句口诀,大致囊括了粤菜中蒸鱼的学问

1.鳃中取脏法。

2.头左,尾右,肚挨(鱼肚朝着客人)身。

3.猛火蒸,仅离骨。

4.胡椒熟油点虾抽。
 

杀一条鱼,没有能力将之烹好,在食家眼中,那条鱼是白死了

珍惜食材,让它发挥出最大价值。

如同是珍惜每个生命一般。

 

宰鱼的学问

去脊取脏法:

特定的一些少骨刺的鱼类,会用到此法,从鱼背入刀去除大脊骨与全部胸骨,

如:豉油皇全生鱼、全鳜花鱼

 

http://s12/middle/9eb8d226gbe608d747a2b&690

 

剖腹取脏法:

常用最省事的一种宰鱼方法,如上图,这里不多作论述。

 

 

http://s13/middle/9eb8d226gbe5f78cc9a8c&690

鳃中取脏法:
鳃中取脏法下刀位如上图所示,是在肛门与大肠连接处3mm--1cm处下刀,刀深1cm,然后在鱼口腔中取出内脏,

此法不会破坏肥美的鱼腩,

可以让客人一筷下去就可夹到大块完整的腩部,

让客人得到更高级别的满足

 

http://s9/middle/9eb8d226gbe5fc8390b38&690 

 

关于放血的重要意义:
  能让肉色洁白,润如白玉。是除腥的其中一大关键。
  现在只有极个别高级酒店会给贵价鱼放血, 

    你问为什么?

    他们一定会答你“讲求效率”

    所以,要吃好的,还得靠自己在家做.
  观察了好多年,虽见在吃上大撒金钱的朋友不少,但感觉真正吃上道了的朋友是不多的。

 

今天示范

清蒸鲈鱼

  1.在活鱼一侧鳃根来一刀,再放回水中,静待放血。
  切记是一边鳃下刀,要两边鳃都来一刀,那鱼儿就当场升天,血也积聚在体内了。
  2.宰鱼,用鳃中取脏法,取出内脏.
  2.大火蒸6分钟
  3.蒸后滤掉鱼汁
  4.胡椒粉轻轻扑于鱼肉表面
  5.上细三丝后赞入熟油
  6.香信 花菇头等 调出酒店级蒸鱼抽,从鱼旁滑入碟中。(忌直接在鱼身上浇淋,影响肉色。)

http://s3/middle/9eb8d226gbe5f9cd0a302&690

 

http://s16/middle/9eb8d226g796ff8722fef&690

http://s15/middle/9eb8d226gbe5fc4cb41be&690


关键点:

    清蒸鱼的行业摆法,必须是头左尾右,肚挨身(鱼肚朝着客人)。
  一般看摆鱼都可以看出厨者是否科班出身,
  正规酒店餐厅等,百分百是此摆法。

 

http://s13/middle/9eb8d226g796ffa83853c&690

 

头左尾右肚挨身什么意思?

是中华餐桌礼仪的一个缩影。  

是指蒸鱼摆盘时的方向

为什么这样摆放?

原因很多
  其中之一
  中国人习惯右手执筷,鱼平放时,是鱼头较厚,鱼尾部较扁。从右入筷等于从低处入,就好入,
  加之这样摆,是顺着鱼骨头的生长方向,便于夹取鱼最肥美的腩肉,
  并且头左尾右也是出于对美学角度的双重考虑。
  所以,头左尾右,一直是中华正规餐饮的传统。

 

 http://s4/middle/9eb8d226gbe5fc7903f03&690

 
 
富过三代方知饮食,此话不假。

古时的君王贵人家要是上这蒸鱼方向反了的话,乃是“逆”,

要么剁手,重则要么杀头了,所以可以看出我们先人对礼仪的注重程度.

 
 
 
各位朋友只需细心百度一下,但凡是正确摆鱼的图片,大多都来自酒店,餐馆所拍
反过来摆鱼的,基本是还未经过餐饮文化熏陶的个人行为。
 
 
 
最后上两张图作对比,希望对提高大家的美食鉴赏能力有所帮助。
 
 
上图未放血,直接宰杀的效果,虽然可以看得出,可怜的鱼儿壮烈牺牲前血丝充盈,是生命力极强的,
但蒸后,腥气较重,观感较差
所以,在食家看来未放血,这全完不过关。
 

http://s14/middle/9eb8d226gbe5d0a14372d&690

上图充分放血,再宰杀的效果,合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