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民间美术》教学设计——新筑中心小学刘毅刚
(2018-08-18 19:48:04)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初步了解民间美术的不同形式,并能简单评述民间美术作品在造型、色彩、图案、寓意、用途等方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利用搜集资料、游戏探究、分组讨论、对比分析等多种形式,分析民间美术作品在图案、色彩、寓意上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引发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关注、认识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涵养人文精神。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对与美术充满了兴趣,但是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不同形式的民间美术,感受民间美术的吉祥寓意和多元的造型特点。
2、教学难点:感受不同地域民间美术的特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民间艺术简介视频。
2、初步了解图案的吉祥寓意。
(1)认图案:考考你的学问。不同的图案,你能想到什么?
蝙蝠—福
花瓶—平安
(2)把图案组合起来,你又能想到什么?
鸡与鱼结合:吉庆有余
(3)利用图案的吉祥寓意表达美好愿望,就是民间美术的魅力。
出示课题:17 多彩的民间美术
二、新课探究:
1.积极地“思”——找吉祥图案。
请学生在自己带来的民间美术作品中找吉祥图案。(学生之间拿出民间美术作品,相互欣赏。请1—2名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作品)
2.质疑:民间美术除了传达吉祥的寓意,还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我们从民间美术的“活化石”上挖掘一下。
3、分析作品:
专注地“听”—讲解剪纸的特点。
(1)剪纸的表达手法。
问:在剪纸的造型中指出哪些是吉祥图案,说说它们有什么寓意。
(观察作品并指出寓意:牡丹和蝴蝶—爱情甜蜜、婚姻美满;鱼和莲花—连年有余;鸡—大吉大利……)
小结:完整的外形有时也表达不同的含义。
(2)民间剪纸的二维空间关系。
观察不同类型的剪纸,你觉得这些剪纸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观察《放牧》和《老虎》等剪纸作品,总结剪纸特点:夸张。
小结:民间艺术家创作出简单形象,并把单调的形象变得丰富有趣。
(3)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这么多丰富有趣的剪纸造型,你都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呢?(过年时窗户上贴过,衣服上锈过等)
观察陕西剪纸《牛》,作者利用旋转的花纹,用夸张的手法剪出牛身上的花纹,既增添了视觉动感变化,又增加了形式美感。
大胆的“讲”—
观察民间玩具,分析狮子、老虎不同材质、不同表现手法以及相同的寓意。
对比观察生活中的狮子、老虎形象和民间美术作品中的狮子、老虎造型,看看哪些相同,哪里有所不同?
民间美术作品中都用了哪些颜色,为什么用这些颜色?
狮子、老虎身上还有很多花纹,这些花纹又代表着什么?
小结:民间美术作品中的狮子和老虎并不是生活中的动物形象,而是人们观念中的产物。
简单了解石狮:
三.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艺术实践,体会剪纸的艺术魅力。
活动评价
五.总结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