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探索(历史、军事、文化) |
我工作了四十四年,在教育界就混了四十载。
近日,教育圏大佬陈先生提前出局,离任时发表的获奖感言在网上掀起一波舆情,吃瓜群众似有墙倒众人推之势。
新官上任不几天,上头的新政出台,资本横行的在线教育、校外培训补课行业一夜变天,百姓拍手称快。
大学教育何时能出新政呢?这几十年,师生们最不满意的事儿有这几样:
大学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书育人是应有之义,但这些年这地儿更象“官/场、名利场”,行政工作成了香饽饽。十年以上任职的科级、副处、正处、副校级,都有机会晋升一级非领导级别,但教学岗的技术职称,任职再长也无相应待遇。还有行政干部从不任教也可评聘技术职称(估计世界上仅有),名利双收,严重影响了专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奇葩的是,有的大学处以上干部年终还有一个大礼包十万加,名目不详。有人上告,据说教育圈“寻视组”语焉不详,似乎是可以发的。
民以食为天,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日益高涨的伙食费成为家长的重担,学生怒斥“质次价高”,高校周围发达的歺饮业是有原因的。
这些年大量引成“留/学生”,他们享爱超国民得遇,免费上学还有大额津贴,让那些本土寒门学子情何以堪?
希望教育圈新官烧上几把火,改改这些沉疴。
买不起房的事咋整?一线城市房价居高不下,一个蜗居需透支几代人的血汗。二线城市也不便宜。现在鼓励年轻人生三胎,没有房咋结婚,结了婚孩子搁那儿呢?
还有看不起病,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
秋天来了,京城风景不错。
这些事儿没富起来的吃瓜群众反应强烈,盼望住建圈、卫生圈的老大赶紧换人,新官有新政,让群众生活有盼头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