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狐狸使我们提高警惕
我和土地老人,在人行道上走着,看到贴在地上的小广告一个又一个,上面写着:“收鸡,直到传鸡就不收了!”小广告上标有电话号码。许多人用电话号码,去联系收鸡的事,都没人接电话。
老人说:“收鸡又不接电话,这里边有跷蹊。”我说,“他说收鸡又不要,为了什么呢?”老人说,“问题可能在这句话上,‘直到传鸡就不收了!’”我说,“对了,他是在叫嚷传鸡(闹鸡瘟),造成人心慌乱。”老人说,“目的是扰乱人心。”乡亲们也说,“这种人没安好心!”
没过几天,街上人们传说:“李家的鸡,叫狐牛偷走了!”于是有人说,“这鸡养不得了,‘又传鸡,又偷鸡’,干脆卖喽得啦!”接着有人说,“卖,卖给谁?那说收鸡的是个骗子!”也有人说,“那说传鸡的没安好心!”还有人说,“狐牛偷鸡倒是真的;加强保护,不叫狐牛偷走!”
人们对鸡加强了保护,狐牛偷不着鸡了就放毒,把谁家鸡毒死了,有的人看了就恐惧起来:“还说传鸡是造谣呢,现在鸡真死了,没人收买就宰肉吃!”这是盲目受害。经过检查那家的鸡,不是死于鸡瘟。杀鸡的人又后悔了。
经过事情的反反复复,人们弄明白了:在我们平静如水的生活蜜汁里,总有人投上一颗石子,泛起几圈波纹。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相反,使我们不至于丧失警惕,倒也是个好事!
8、影响力和机会
我小时候不养猪,剜菜就是吃,吃的菜有地萝菜(朝天委陵菜)、车轱辘圆(车前)、刺溜(叉分蓼)、涝涝菜(藜)、猪马尾(猪毛菜)、油蓬(刺沙蓬)、刺菜;也拾柴火。
有趣的是村南有人翻好土(粘土),即刨坑把好土挖上来,挖上来干什么?盖房用。有好几辆牲口车拉好土。我五岁,小喜子四岁,每人背一个山川柳(柽柳)小红筐头,拿一个铁粪叉,一见车来了,都往前跑去拾粪。
拾粪干什么?我家种庄稼,有粪才长得好。为了多打粮食有饭吃,我喜欢去拾粪。我长大些就帮家里种地、除草、收庄稼。冬天,父亲不给人家干活,把屋子用柴烧得暖暖的,教我和哥哥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中庸、大学、论语……
父亲最喜欢诗。那时候书的正文上边就有诗,父亲一有空就教我们读诗。父亲喜欢看戏;但冷时候,主要在家里讲故事。我长大以后,喜欢写诗、写神话、写故事,材料主要是父亲讲的。
我小时候,处在一个农民的家庭环境里,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和哥哥,给我的影响太大了,使我知道怎样做人,使我艰苦努力,使我有了拿起笔,写东西的条件。我自己也为写东西,做了各种准备。
由于工作和上学,许多人不在我身边,我对晚辈的影响太小了。还好,有的上了大学,有的读了博士;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拿起笔,太遗憾了!主要是我,没把艰苦奋斗的精神传下去。
9、想找老伴吗
我和土地老人,走在人行道上。一个老头走过来说:“你们看见吗?那个穿得干净儿的老头没老婆。女的都爱跟他说话。”老人说,“想找老伴是正常现象,帮他找一个!”老头说,“没人管那闲事!”我说,“那就只好他自己找了!”
老头说:“他找老婆我不反对;弄得我老伴,都不跟我出来遛弯了!”老人说,“他看上你老伴了?”老头说,“可能吧。”我说,“那可够严重的!没说跟你离婚吧?”老头说,“没有,只是不爱答理我!”土地神老人说,“出现第三者,你得加倍对老伴好;不然,就叫别人抢走了!”
老头说:“我没对老伴更好点,只是埋怨老伴说,‘我们是多年的夫妻,你不该答理那个老媳妇迷!’老伴说,‘你管得倒宽绰,说句话都不行!’我说,‘我没说不叫说话;我只是说不能那么亲热!’老伴说,‘街坊邻居,老乡亲,要互相帮助,搞好团结;如果说句话都像防备敌人的,怎么共事?’我说,‘他是想找老婆想疯了,你看得出来吗?’老伴说,‘你把人家当成什么人了!人家没有什么不好,我不能给人家冷脸子!’我说,‘那你就热吧!’从此,老伴就不跟我遛弯了。”
老人对老头说:“你不能跟老伴弄僵了;你越僵,就等于把老伴推给人家。”老头说,“是这么个道理。为了把老伴留住,回头我待老伴好点!”我们正说着话,老媳妇迷来了。老头正想躲开,我说,“别走,听听我们说话,也许有益。”
老人对老媳妇迷说:“听说你想找老婆,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一个?”老媳妇迷说,“谢谢!你这句话,要是在十年前说,正合我的心意;可现在,你知道我多大啦?”老人问,“你有多大?”媳妇迷说,“八十三啦!”老人说,“八十三也可以找老婆吗!”
媳妇迷说:“我有钱花,有技术,有爱好;为了我的爱好,早不想找老婆了。我是事业迷!”老头问事业迷,“那你为什么跟女的说话?”事业迷说,“老弟,这样说不大合适:女的也是人,哪能没人答理呀?你没见我跟女的说话,有礼貌的说几句就走?”
老头问:“为什么不多说几句?”事业迷说,“寡妇面前是非多,光棍面前也是非多,所以表达一下邻居之情就行了。少说了,还遭人猜测呢;多说不利!”几句话说得老头脸皮发热,双手一抱拳说,“我有事,改日咱们好好谈谈。”说完走了。
我跟事业迷说:“多和人说说话,有利于互相了解,有利于团结。”事业迷说,“你可不知道,不相识的人,往往谁也不理谁,特别是有的人很酸,瞧不起人。你想跟他说话,他不理你。所以,我要看人的脸色,有的人表现出高兴的神色,那就是他看得起你,这时才能和他攀谈;不然,就别跟他拉近乎,免得碰一鼻子灰!”
我说:“像您这么有学问,事业心又强,还会有人看不起?”事业迷说,“你没看我不穿皮鞋吗?”我说,“对对对!不过,有的人穿皮鞋,是工作的需要;有的人穿皮鞋表示阔气,不见得比别人本事大。”
土地老人说:“我是个老土,就会诚实待人;但是,人的脾气、习惯、爱好都不同。我们要尊重他们,不要挑他们的毛病,谁没点毛病?要多关心团结他们!”我和事业迷都认为:土地老人在认识上,比我们都高明!
10、穷命富命自己注定
“
外财不富命穷人”是老话,“穷和富是命中注定的”也是老话,是神注定的吗?不是;是谁注定的?是自己。在过去,父母给儿子留下了地;可儿子不会种,把地卖了。不会种地,是自己不学习,老子不教给,双方注定的,这里没有一点迷信。儿子把地卖了,造成没粮食吃,这是儿子自己造成的,或说他自己注定没粮食吃。
卖地的时候,活契(可以赎)被人家写成了死契(不许赎),挨人家坑了;被坑,一个是不认字(不好学的结果,注定被坑),另一个可能是,当时没看写的是什么字,这都是他自己造成的,或说注定的。坑人的人造成他受穷,是别人注定的。
一个人勤学苦练,会修空调,会修电视机,会修洗衣机,会修手机,会修电动摩托车,又会开推土机,靠哪样手艺都能挣钱,他就自己注定了,有钱花的富命。相反,他什么都不学不会干,他就注定自己是个穷命鬼,靠别人给钱花,人家要不给呢?不得饿死!
对于自己注定的命穷人,你给他多少钱,他都富不起来。这就是外财不富命穷人。这种穷不是神注定的,而是自己造成的,给个银行都富不起来。怎么办呢?一个是教给他谋生的手段(或说本事),一个是启发他自己立志,主动去学各种谋生手段,有了谋生手段,就给自己注定一个富命,就能挣到花不完的钱。
我认为用钱帮助人,有时是必要的;要是帮他学会几种谋生手段,就注定了他的富命,有钱花有饭吃有衣穿了!
第二集
1、锻炼和学习
不管冬天有多冷,每逢晴天下午,都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候,常常像春天秋天那么暖和。因此,我每天上午打字,下午去屋外活动,乍出去把帽子向下拉拉,在人行道上走一个来回,打开一层衣服;走不了三个来回,就得敞开三层衣服,只剩两层秋衣。
今天最高气温8,又晴天,下午两点,我在小区南边走上一趟,感到很热,就到高楼下边去走,凉快得多,敞开三层衣服,走了两圈,回到屋里已经五点了,赶紧脱掉冬装去看书。
土地神来了,问我看的是什么书,我说:“考古的书。考古,可解决大问题了。原来,人家说‘天文学的二十八星宿,是从印度或从欧洲传入中国的。’也说‘从巴比伦传入,或两地共有。’经过考古取得大量物证,还历史真面目:天文学的二十八星宿产生于中国,先传入印度,又向西传,最后传到埃及。”
老人问:“还有什么好消息?”我说,“原来说:埃及有7000多年的文明史,苏美尔有5500多年的文明史。经过考古发掘,证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是高庙人。楔形文字实际是高庙人创造的。埃及的象形文字,出自高庙人之手。”
老人问:“什么是高庙人?”我说,“高庙人,是在湖南洪江市高庙遗址,发现的距今5200~7800年的古人。(贾湖、彭头山、八十垱等,前高庙文化遗址距今9000年。)高庙人创造了当时最高度的文明。”
我说:“高庙文明远远高于埃及文明,更高于苏美尔文明(何况苏美尔人是高庙人)。考古证明,是高庙人把文明传给了古埃及人,中国人并不是埃及移民的后裔。考古的作用实在大,所以我爱看考古的书。”(参看阎朝科、冯时、阳国胜等的论述。)
老人说:“如此说来,考古是能解决大问题,今后我也看看考古的书。”
2、汗怕寒风吹
人出了汗,被风吹回去叫受风。人受风就要得病。干活的牲畜出了汗,要拉去在土地上打滚,打几个滚汗一落,就不会受风了。我小时候,父母和哥哥,都不叫我在房檐下呆着,怕受风。
房檐风是怎么回事?不管是北房,还是东西房、南房,风从房后边向房前吹;风越过房以后,从房檐前向下俯冲。这种向下俯冲的风,就叫房檐风。它流动快,降温快,满头满身的汗,被这种风一吹,汗很快就消失了。这种汗一消失,就是盖几床被子,也很难再出汗,就要得感冒或皮寒的病。
我见过,有的拉车拉磨的驴,浑身的汗被风吹回去了,皮寒了,身上披着被子被人拉着遛。我有过体会,夏天热得人浑身出汗,干活一歇着,赶紧往树阴里跑去凉快;如果过于凉,或在风道口降温过于快,就得赶快到太阳地晒一晒,由凉还热,不至于感冒。
有的人缺乏知识,不懂得汗怕寒风吹的道理,在孩子出汗时,用摩托车带着,被风一吹病了,住了一个月的院才好。看了上边的事实,还是多听听别人的劝告,长长知识,不生病,少花钱,保健康为好,快快乐乐过生活,合算!
3、心飞来阳光照
说今天有雪,早晨我往外看看没下雪。不记得过了多长时间,我往外再看,有雾。树梢一跳,那雾聚成了雪花。雪花迎风飞舞,变成了起舞的少男少女。歌云:
男的蹁跹女的转,旋风刮起一大片。歌声荡来弦悦耳,彩衣纷飞看天仙。
提笔紧把诗文写,行行字字赞少年。少年如花脸红艳,祖国希望壮人间。
天虽冷,心里暖,飞上飞下悠悠然。欢欢乐乐心里美,舞姿绝妙技艺沾。
舞在地,舞在天,舞在旷野舞在山。歌唱劳动歌唱人,唱得天地花烂漫。
听罢了歌,看罢了舞,我见少年们集中起来,组成一个心字。那心字向我飞来,只见眼前亮光一闪,天空出现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好哇:
冬日下午天气暖,换上冬装奔村南,人行道上走几圈,十里健康路上转。
土地来了好谈心,说了石头说大雁,说了考古说冬天,天南地北消息鲜。
别说牵牛是喇叭,要说鬼针挂衣边,走路不要合着眼,免得石头撞脚尖。
土地老人不抽烟,说话句句谈节俭,听了逗趣他也笑,一生都在做好官。
我和老人谈得正开心,只听太阳嚷了一声:“回家喽!”老人扯了我一把,“回家吧!”双双走回村。(牵牛:喇叭花。鬼针:鬼针草的瘦果。)
4、英英和逗逗
英英生在农村,练就了一把干活的好手,会种庄稼会种菜会种瓜;由于生活好个子大,只是干活多有点胖不太胖,这使她显得很俊。
十八岁那年,骑自行车去卖甜瓜,卖完了把自行车一存,走进商店去买衣服。售货员给她拿来,城里人喜欢穿的连衣裙,她说:“不要,不要,不要!”售货员说,“一看就知道,你是个农村人,真不识货色!”
英英说:“农村人怎么啦?有活干有钱花,看我不胖不瘦,像朵花似的;再看看你胖胖的,脸上连点血色都没有,白穿得花花绿绿的,哪点像个人?不买了!”扭头走出商店。售货员贬人不成,碰了一鼻子灰!
有人给英英介绍个对象,她愿意了。过八月节时,未婚夫逗逗用自行车接她去过节,一边登车一边说:“永久车,带千斤(金),飞起双轮一溜烟,逢年过节跑一趟,别轧媳妇小脚尖!”
逗逗高高兴兴地唱着,把车登得飞快;忽然觉得:登着怎么这样轻啊?回头一看,人早不见了!这又扭回头去找,见了面说:“你怎么跑回来啦?”英英说,“谁让你耍贫嘴呀?”逗逗说,“不耍贫嘴了,跟我走吧!”英英这才被逗逗,带回家过个节。
结婚的时候,英英不去拜天地,逗逗把她拉出来,她还跑回洞房;逗逗只好自己去磕头。坐席的时候,英英爹挑礼,嫌招待不好,跟亲家干了一通架,要带英英走。逗逗说:“你走吧,会有人跟我拜天地!”听了逗逗这样一说,爷俩谁也不走了。英英说,“你想得倒美,‘请神容易送神难。’我偏要做你的眼中疔!”在媒人的劝说下,又重新吃席。
结婚一年,哥们多分家另过。英英干活是个好手,种大田种西瓜都内行,给自己干活舍得卖力气。到了中午收工回家,逗逗说:“还不去做饭?”英英说,“一样干活,为什么叫我去做饭?”逗逗说,“我累了。”英英说,“你累谁不累?”逗逗说,“咱们先歇会,一会一块做。”歇一会,英英还不去做,逗逗就去做。
饭熟了,烙饼。英英用手一摸棒棒硬,说:“这么硬怎么吃呀!”逗逗说,“我哪会做饭?懒婆娘,将就吃吧!”英英说,“谁说我懒?干那么多活不许歇会?”逗逗说,“没说不叫歇着,我做不好就这样,有咸菜,吃吧!”以后干活,就叫英英提前回来做饭。
有一天逗逗回到家里,看到香喷的层层叠叠的软乎的烙饼扯一块就吃,英英劈手夺过来说:“没水啦也不去挑,见了吃儿就没命!”逗逗被说愣了,英英说,“还愣着干什么?去挑水,等着用哪!”逗逗说,“你也会挑水,为什么等着我?”英英说,“不挑水甭吃饭!”逗逗乐啦,“你真是个母老虎!”
好心的老奶奶跟英英说:“两口子过日子,得和和气气的,哪能净吵嘴呀!”事后英英想起“母老虎”也觉得好笑;但是从小时候起,养成的茬巴头、好斗的脾气,哪能一下子改掉?两个人结婚就像新汽车,得经过磨合才适于奔跑。时间长了,逗逗觉得:英英虽然拔尖抢上;但心眼是好的,是个顺毛驴子,爱吃姜(将),知道了她的脾气,不跟她一般见识,还利用她的逞强,把日子过得很好。
现在年岁大了,英英出于恩爱之情,很会心疼男人,有时候给逗逗打点酒喝。娘家爹却说话了:“你怎么没深没浅呢?你不知道酒能喝坏身体!”逗逗也懂得岳父的爱护之心,“不喝就不喝吧!”
一天摘西瓜又开车送西瓜,逗逗回到家见英英没做饭,知道她老毛病又犯了;自己去买点猪头肉和火烧回来吃,见英英也来吃,故意说:“你怎么没脸呀!”英英说,“这些年,我的脸全叫你给折腾没了,没脸了!”说着又吃起来。逗逗把肉片火烧推给英英,“多吃点,吃饱喽好伺候我!”
英英瞪逗逗一眼,然后把个糖块,塞进逗逗嘴里。逗逗就势一抱,亲亲她的脸。英英一使劲推逗逗一个屁股蹲,笑着走开了。逗逗一边往起爬,一边指着她的背影说:“母老虎,等我收拾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