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集
(2023-01-15 13:28:07)内容:(一)学习《地质学基础》摘要并议论,(二)
(一)学习《地质学基础》摘要并议论
《地质学基础》(杨坤光等主编)8页地球:地球除了自转和公转,(它的)内部也进行着各种复杂的地学过程。对于上述后半句,我理解为:地球内部也进行着各种复杂的物质运动和变化。
“‘宇’是空间的概念,是无边无际的;‘宙’是时间的概念,是无始无终的。”我认为:时间是物质运动形成的,如一颗恒星,自转、公转都形成时间;超新星有产生(形成),也有爆炸(灭亡),它形成的时间,就是有始有终的;大小彗星被太阳、地球等吞噬,则大小彗星形成的时间,也是有始有终的。
我在《宇宙的发展变化》中指出:“宇”是无限的空间,这个空间的物质,当初只有质子和电子,它们在极低的温度下,处于冻结状态,没有活动,时间“宙”等于零,称为零宙。零宙从物质没有运动开始,到质子、电子第一动结束,所以零宙有始有终。
运动是物质的本性,当质子和电子在极低温度下,产生了第一动(不管谁先动或同时动),它们的运动开始了,产生了时间“宙”。时间“宙”产生以后,永远延续下去,所以“宙”是有始无终的。
质子和电子运动越来越快,温度越来越高,它们互相碰撞,结合为元素氢等。从此,物质运动,产生的时间,数值越来越大,如行星、恒星、星系,运动所产生的时间,一个比一个大;当恒星等灭亡时,它所形成的时间就终结了。于是,时间分成两类:宇宙的宙有始无终;小的天体(彗星、卫星、小行星、恒星等)形成的时间有始有终。还没见到星系灭亡的记录,因此,星系形成的时间,也该是有始无终的。
(二)议宝石
对于石头爱好者来说,要学习地质学和有关宝石的书。这样,对于认石头、玩石头,就方便多了。
我们读宝石的书,就会知道:玉是宝石的一种,而且知道宝石的含义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多,把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许多矿物,都收进了宝石,就玉来说,有什么大理石玉、石英岩玉、寿山石玉、方解石玉、木化石玉……这样,宇宙中的矿物,都纳入了宝石(各种石头都有用,称为宝石不过分)。
学习书本上的宝石,分类不好掌握。(很多事情都是人为的)我们可以想出一个易于掌握的方法,把宝石和玉分开,列为三个规定:细粒至隐晶质的矿物为玉;大于玉的粒度的矿物晶体为宝石;珍珠、海贝、象牙、牛角等,生物来源的物质也归入宝石。有了这三条规定,广大石头爱好者,很容易判定:哪个是玉,哪个是宝石,再也不会因辨认为难。
有人不同意“把玉和宝石分家,认为‘玉’还是宝石的一种”。我说“可以”,即便这样,仍然可以把宝石,列为上边的三条规定。
玉和宝石的特点:有的是晶体,有的不是晶体;有的透明,有的不透明;有的硬度大,有的硬度小;有的颜色美丽,有的颜色不鲜艳;有的花纹好看,有的无花纹;有的形状奇特,有的形状平常……
根据玉和宝石的三条规定,我们可以很容易认出玉或宝石;但人们总把喜欢的矿物,收集起来玩赏,把没有欣赏价值的矿物,如石灰石等另作他用,没有没用的物体。2022.10.17.
从宝石书上看,有人把硬度,作为衡量宝石的条件;但不少书,把硬度小的方解石等纳入宝石之列。这样,硬度就不能作为,衡量宝石的条件了。也有人把“透明”作为衡量宝石的条件;但软玉、硬玉和许多宝石都不透明,它们仍被列入宝石之内。这样,“透明”就不能作为:宝石应具备的条件了。还有人把矿物结晶,作为宝石应具备的条件;但玛瑙、蛋白石都是非晶质体,它们仍被列入宝石之内。这样,矿物结晶就不能作为,衡量宝石的条件了。
从上边看,不必多举例子,还是按照前边所列:玉和宝石的三条规定,去辨认玉和宝石,其方法简便易行,用着最有把握。这也算改革吧,改革就有好处,不信就去试试,按照玉和宝石三条规定,去石块多的地方看看,便能有把握地,认出一些玉和宝石。2022.10.21.
字数: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