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集

2022-05-18 13:54:13

内容:(一)谈葫芦和球形,(二)重读我自己写的《宇宙的发展变化》。

(一)谈葫芦和球形

1、把两球葫芦定为原种不恰当

《中药大辞典》(《大》,江苏新医学院编)1797页,“壶卢:为葫芦科植物瓢瓜的果实。异名:匏、匏瓜、葫芦

……”壶:茶壶、酒壶、水壶。瓢瓜的果实为什么叫“壶卢”?可以想到:当初中国人发现这种果实,稍加处理,有壶的作用,可以盛水,可以盛药,可以盛粮食,就把它叫“壶卢”。这俩字只是表音,并不能反映出它是植物的果实,后来就有人用“葫芦”代替了“壶卢”;但“壶卢”已上了经书,后来要用这个名字,就只好加以解释。

瓢瓜什么样子?《大》1797页,瓢瓜果实大型,呈扁圆球形或梨形(是一个球的果实)。《大》1296页,苦壶卢(异名:亚腰壶卢),为葫芦科植物苦葫芦的果实。它的果实,上下有两个不等的果室,上室较下室为小,中间细缩如腰。

从上边文字看,苦葫芦果实的“室”,相当于瓢瓜果实的“圆球形”,两球之间还有一个细腰。这样,苦葫芦就是上边说的“亚腰壶卢”,即人们常说的亚葫芦。

上边说了:瓢瓜果实(圆球形或梨形)有一个圆球,苦葫芦的果实有两个圆球(还有一个细腰)。根据生物的进化: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就葫芦说,两个球比一个球复杂,一个球的瓢瓜应是原种,两个球的葫芦(包括苦葫芦)应是变种。因此,《北京植物志》把果实有两个球的葫芦当原种,把果实有一个球的瓢瓜当变种,是不恰当的。葫芦科植物的进化应是:从果实没有球到一个球,再发展到两个球。   2022.3.17.

2、向球形发展是总趋势

1)、球形是天体最理想的体形

卫星、行星、恒星等各种天体,都向球形发展。卫星、行星等以恒星为中心,组成小星系,如太阳系,就像一个小家庭,太阳是家长,以太阳(恒星)的名字,参加更广泛的天体活动。

由恒星组成大的天体集团,叫做星系,各种星系都向球形发展。椭圆星系中的

E0,是球形的恒星集团,是星系的最佳形态。天体是这样,植物动物也向球形发展吗?

2)、植物、动物只是局部向球形发展

植物的花、果、种子等,都向球形发展。植物的根、根茎、块茎、鳞茎等,都向球形发展。各种动物的头,都向球形发展,特别是哺乳动物的头接近圆,尤其是大脑,分成两半球。动物的眼都很圆,特别是鱼、禽、哺乳动物的眼球都很圆。昆虫、鱼、爬行动物和禽等的卵,都向球形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天体只能形成单个球体,而葫芦的果实亚葫芦,却能形成两个球体;而且我们能够知道,两个球是由一个球发展来的:《大》1797页,“瓢瓜果实大型,呈扁圆球形或梨形”;“梨形”是一个球和两个球的中间类型,这证明:第二个球是由“梨形”发展来的。《北京植物志》(《植》)956~957页,南瓜(倭瓜)“果实扁球形、壶形、葫芦形或圆柱形而腰部稍缢细”。“葫芦形”什么样子?《植》959页,葫芦,果实大,“中间缢细,下部和上部膨大”,即中间是细腰,腰上腰下是两个圆球,如“图1133葫芦”所示:亚葫芦形。这里明白地告诉我们:“南瓜(倭瓜)有长成亚葫芦形状的。”这便进一步说明:亚葫芦的两个球,是由一个球发展来的。

3、用葫芦玩葫芦

1)用葫芦

人们常把果柄叫“把儿”,比如:倭瓜把,指的就是果柄;但对于葫芦来说(葫芦有一个球或两个球的),把球顶到果柄部分叫把;果柄离球顶越远把越长,反之把越短,如果果柄长在球顶,就没葫芦把了。

书上说,把瓢瓜(瓢葫芦)用锯锯开,就成两个水瓢。人们用瓢端水,手握着的正是葫芦把(葫芦球顶到柄之间的部分)。除此,人们还用瓢葫芦和亚葫芦,盛水、盛酒、盛粮食、盛药(常说,不知你葫芦里装的什么药!),还把葫芦制成艺术品供观赏。

2)玩葫芦

玩葫芦指的是玩亚葫芦。有两个球的葫芦叫亚葫芦(两球之间有个细腰),常常是上球较小,下球较大,也有少数上球大,下球小。我发现(不管是上球小还是下球小),两球之间的腰,总比小球细;不然,就成了一球的梨形。

亚葫芦有大亚葫芦和小亚葫芦之分。种葫芦本身就是一种玩法,种葫芦需要阳光充足,肥料足。我连种几年大亚葫芦,球的横径都小。今年我先后捡五个大亚葫芦,大球横径分别是6~7寸;最长的葫芦,长是1.3尺,真是大得惊人!我当然把它们当作宝贝,用肥皂水洗干净,放在身旁,随时观赏,用手举起一个摇一摇,听听它的如歌如乐的哗啦哗啦响声,又过瘾又开心,益寿延年!我种的小亚葫芦,个头都大;可我捡到了只有4厘米长的小亚葫芦,也叫我感到珍奇,视为手中的宝物。

3)玩葫芦有等级之分

玩亚葫芦,也有一个知识积累的问题,积累的知识和方法越多乐趣越多。

初步的玩法

有的人看人家种亚葫芦,挂满了鸭梨般的亚葫芦,各个都像琼雕玉刻的,好看极了,就讨几个种子也去种,果然结了满架的翡翠般的大、小亚葫芦,天天看着,一美就是几个月。天凉了,把葫芦摘下来,放进筐或篮子里,被雨一浞,又被一冻,经过冷冷热热,大、小葫芦都被真菌,长成了花狗脸,受人喜爱的美丽全没了,就扔掉。

进一步的玩法

在村外篱笆或松树上的向阳处,结的小亚葫芦,因通风透光、雨水少,经过冬天到春天,一个个干得倍儿黄,不曾长过真菌,很美丽,特别叫人喜欢;但种的葫芦,尤其是大亚葫芦,没有上边说的,优越的干燥环境,在秋末摘下来以后,个大水分多,特别是对不熟的葫芦果,要防雨、多晒、防冻,经过不太长的一段时间,让养分运进种子和果皮,然后用竹筷子的棱或指甲等,刮去葫芦外皮,干燥后就焦黄美丽,可赏可玩了。

一般人不知道刮葫芦外皮,长了真菌,就影响了美丽可爱,所以就被扔掉;其实,长了真菌,也可能长了新花纹,经过刮皮洗净,仍可用来美化生活,要保持干燥,遇到潮湿就得用消毒杀菌水洗净,防止长真菌。

3)高级的玩法

我见过:在大亚葫芦上,画的各种画儿;能在亚葫芦上画画,是高级的玩法,当然乐趣更多。我还见过:在大亚葫芦上,雕刻山水楼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及各种人物画,经过染色,成为高等艺术品,这是更高级的玩法,乐趣尤其多。

4、我们的生活中,广泛用到球形、葫芦形

我们常见到:把酒瓶、瓷眼药瓶,制成亚葫芦形;把吹奏乐器的上部,制成亚葫芦形;在各种工厂,常见到球形建筑物;把建筑物顶端,制成亚葫芦形,甚至做成串珠状糖葫芦形。总之,葫芦形、球形,充满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葫芦和球形,知识满有趣,不但可以写文,而且可以写诗、编歌,效果更好。   3.19.

(二)重读我自己写的《宇宙的发展变化》

1、我自己觉得:这是一篇绝妙的论文,步步以现实为根据,从已知推向未知,有根有据,文字叙述精练,合情合理,对关键问题,解决得恰当,能给初搞天文工作的人以启发。

2、上边已经指出《宇宙的发展变化》是绝妙的论文;而且是世界上,独有的一篇,有确实根据的科学的论文。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有的人根据“匀速运动的汽车、飞机的发动机声波的蓝移、红移假象”说,“星系远离我们而去越来越快,是宇宙在膨胀”,从而推导出宇宙大爆炸,说宇宙起始于大爆炸。这种根据假象得出的结论,是极其错误的。有的人根据这种错误的结论,还空想出大爆炸后的图解,更是荒唐之极!由此,更显得我的《宇宙的发展变化》是无比科学的,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篇,科学地论述宇宙的文章!

3、读书要善于思考,从中找到本质规律,把科学向前推进一步,比如:《元素周期表》,自创始以来,读者以亿计算,我亲自听到有的老师,把表中所列的元素,背得滚瓜烂熟,只有我,早就发现了它的秘密,结合多年积累的知识,写成了《宇宙的发展变化》。从这里找到一个经验:读书不能只死背条文不去应用;要弄懂文中的精神实质,以理论指导我们的创作活动。

4、我们家有人,能在美国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我是无名小卒,不能在美国刊物上发表论文,也不便在本国刊物上发表论文;但改革开放后,我能上网发表论文,这一点就使我很有运气了。

有人会说:“不在专门刊物上发表论文,不易被承认和评奖。”我说,“天文、地理、物理

……各种学科,都有专门机构,都有专家,我不相信那里能有人,向我这个无名的人开绿灯。我的论文只好上网发表。我相信,总能遇到有见识的人。为什么这样说?

我写的《太空游和太空论》上网以后,就有人说“要收藏”。这使我增强了信心。为了科学事业,我要继续写文上网!

5、《宇宙的发展变化》,写在《读书随笔和杂谈》十三集中,已上网,欢迎有兴趣的人一阅!   2022.3.30.

本集,共3307字。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十七集 后一篇:六续百花集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