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组李琛老师小本课题申报书
(2018-03-06 16:00:28)西关一小基础教育科研课题
2017
小课题 负责人 |
李琛 |
学 科 |
音乐 |
学历 |
本科 |
职 称 |
一级教师 |
|||
年 龄 |
|
参加工作时间 |
|
工作单位 |
莲湖区西关第一小学 |
|||||
手机号 |
|
QQ号 |
|
|||||||
邮 箱 地 址 |
|
所在教研组 |
音乐组 |
|||||||
课 题 名 称 |
器乐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研究 |
|||||||||
选 题 缘 由 |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器乐教学作为音乐课堂的一项重要内容日益受到重视,我校在2000年就开展了口风琴进课堂活动,经过十多年器乐教学的实践,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运用口风琴辅助音乐课堂教学,将口风琴教学与音乐常规教学中的识谱、歌唱、欣赏、创作相结合,从而丰富音乐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音乐能力。
|
|||||||||
研 究 设 想 |
口风琴课有效性的研究,主要是针对口风琴进课堂演变成口风琴技能技巧课,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丧失了学习的热情,音乐课堂教学的根本是要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加强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与爱好。此项研究的重点就是如何在音乐课堂课本教学中有效的加入口风琴练习,由浅入深的促进学生识谱、歌唱、欣赏、创作等音乐能力的提高,并在有效的活动中教会学生键盘乐器演奏的基本技能。通过教授、练习、表现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从而更好的达到课标对于小学音乐教学的相关要求。
(一)利用口风琴辅助音乐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引导学生参加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多种能力,如音准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观察记忆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二)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创新“口风琴进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程新结构,加速推进新课程改革。
(一)口风琴进课堂促进有效教学的研究。
(二)口风琴进课堂对促进学生发展多种能力的研究。 1、发展学生节奏感的研究。 2、培养学生音准能力的研究。 3、加强学生识谱能力的研究。 4、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5、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6、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研究。 主要研究阶段:本课题计划一年完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 (一)理论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7年10月)搜集资料,统一认识,展开调查研究,确定研究内容,设计研究方案。 (二)实施探索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6月)
(三)成果总结阶段(2018年7月—9月) 本阶段进行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对本课题的实验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写出研究报告。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通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全面实现课题总体目标,整理所有资料,撰写案例与论文,教师以课堂教学展示课题成果。同时组织学生在艺术节和班级活动中进行口风琴展示。 预期成果形式:结题报告、公开课,论文,案例,学生艺术表演展示。
|
|||||||||
教研组 审查 意见 |
组长签字:
|
|||||||||
单位基础 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意见 |
(单位盖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