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

(2013-05-15 16:39:13)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

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年级(册)

 

授课教师姓名  王海燕

 

授课时间:20121010

 

课    新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五带的划分依据、界线、名称以及各带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球上的五带”来认识五带的界线、名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自然环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教材分析

1. 重点:五带划分的界线、依据

2. 难点:五带划分的依据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活动探究、情景剧表演

学法指导通过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感受每个温度带的典型特征

 

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逢春节,大家会在电视上看到全国各地喜迎春节的热闹场面。你知道,哈尔滨人喜欢用什么方式来迎新年吗?海南省又是什么景观呢?

   引导学生思考:同一季节,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冷热是不一样的,进而引出今天的新课:五带的划分。 

   设计目的: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导入新课,把抽象的地理问题简单化、生活化,便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划分依据:

提问:一天当中,什么时候最热?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中午热,是因为那个时候太阳高度大,地面接收的光热多,反之,太阳高度小,地面接收的光热就少,温度低。所以,五带划分的依据是: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承转:那哪些地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哪些地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具体的划分界线是什么呢?

(二)划分界线:

     活动探究一:寻找阳光直射的地方

     教师演示:再次演示“二分二至”,并拓展引申让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

 

 

 

 

 

    讲述:地球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23.5°N23.5°S之间有规律地往返运动,所以23.5°N23.5°S称为回归线。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有一次直射,回归线之间的地方一年有两次直射,而且这些地方昼夜长短的变化不大,所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接收的太阳光较多。

活动探究二:寻找地面获得光热较少的地方

《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 

 

 

 

 

讲述:当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点侧向了太阳,地球自转一周,都能被太阳照射到,虽然阳光比较斜,但昼长达到24小时,这种现象称为极昼现象,夏至是北极附近极昼范围最广,整个北极圈范围都会出现极昼。距北极越近,极昼越长,北极点可达半年,北极圈上只有一天。而在夏至,我们再看南极圈内,就全是极夜了,漫漫的长夜十分难熬,距南极点越近,极夜时间越长,南极点的极夜能达到半年,而南极圈上只有一天。

太阳不会偏爱北半球,而对南半球存有偏见。上帝还是十分公平的。等到冬至日时,整个情况就彻底倒过来了。这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北极圈和南极圈以内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

  设计目的:通过寻找地面获得太阳光热较多和较少的地方,让学生明确五带划分界线的由来。进而更深刻的理解公转对于五带形成的重要意义。

综上,根据太阳直射的最北、最南的界线和极昼、极夜的界线我们把全球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那么,每个温度带分别有什么特征呢?

(三)各带的名称及特点:

   学生活动:(黑板上完成)

        1.画出五带的界线

        2.写出五带的名称

   学生活动:情景剧的表演

  A:一个四川的打工仔迫于生计去非洲打工,两年后回到四川,皮肤晒得很黑,以至于好友都不认识……

  B:这一天,企鹅的白熊在同一家动物园里做了邻居,白熊说自己的家乡非常寒冷,常年冰天雪地,企鹅说熊大哥说的不对,自己的家乡才是常年冰天雪地,两人开始争辩起来…… 

  白熊说:我体重两百到三百公斤,冬眠后高达一千公斤左右,你有我重吗?

  企鹅说:我不如你重,但是我能在零下六十摄氏度的水中畅游,我的跳水可与世界冠军相媲美

  C:春、夏、秋、冬四姐妹的故事

   设计目的:通过三个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深刻的认识热带的热,寒带的冷以及温带的四季分明。情景剧的表演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都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度过。

  提问:你喜欢生活在哪个温度带?为什么?我们中国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讲述: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这种气候适合多种动植物的生存,所以,我国的物产资源十分丰富,纬度位置十分优越。

二、作业布置

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四题 

三、板书设计使用课件:

《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                            五带的划分

1.五带划分依据

2.五带的划分界线

2五带的名称及特点

《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

 

 

 

四、教学反思

    五带的划分是地球公转的第二课时,本节课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巧妙地突出了重点和难点。

主要亮点有:

  1.用日常生活中最贴切的事例导入新课,把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2.条理清晰由浅入深的依次介绍五带的划分依据,界限、名称和特点

  3.通过“四川打工仔去非洲打工后变黑”“白熊和企鹅的故事”,以及“春、夏、秋、冬四兄妹的故事”来形象的演示各温度带的突出特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最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高效获得知识,这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4.学生在黑板上画图时本节课的另一大亮点,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缺点:

 1.前半部分的有关内容,讲述的部分有点多,应进一步关注学生,发挥其主动性

 2.最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有待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