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姓名 王海燕
授课时间:2012年10月10日
课 型:新课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五带的划分依据、界线、名称以及各带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地球上的五带”来认识五带的界线、名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自然环境决定和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教材分析:
1. 重点:五带划分的界线、依据
2. 难点:五带划分的依据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活动探究、情景剧表演
学法指导:通过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感受每个温度带的典型特征
一、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每逢春节,大家会在电视上看到全国各地喜迎春节的热闹场面。你知道,哈尔滨人喜欢用什么方式来迎新年吗?海南省又是什么景观呢?
引导学生思考:同一季节,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冷热是不一样的,进而引出今天的新课:五带的划分。
设计目的: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来导入新课,把抽象的地理问题简单化、生活化,便于学生的理解,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划分依据:
提问:一天当中,什么时候最热?为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中午热,是因为那个时候太阳高度大,地面接收的光热多,反之,太阳高度小,地面接收的光热就少,温度低。所以,五带划分的依据是: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承转:那哪些地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多,哪些地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少?具体的划分界线是什么呢?
(二)划分界线:
活动探究一:寻找阳光直射的地方
教师演示:再次演示“二分二至”,并拓展引申让学生观察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 《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
讲述:地球倾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23.5°N和23.5°S之间有规律地往返运动,所以23.5°N和23.5°S称为回归线。南、北回归线上一年各有一次直射,回归线之间的地方一年有两次直射,而且这些地方昼夜长短的变化不大,所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接收的太阳光较多。
活动探究二:寻找地面获得光热较少的地方
讲述:当太阳直射点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点侧向了太阳,地球自转一周,都能被太阳照射到,虽然阳光比较斜,但昼长达到24小时,这种现象称为极昼现象,夏至是北极附近极昼范围最广,整个北极圈范围都会出现极昼。距北极越近,极昼越长,北极点可达半年,北极圈上只有一天。而在夏至,我们再看南极圈内,就全是极夜了,漫漫的长夜十分难熬,距南极点越近,极夜时间越长,南极点的极夜能达到半年,而南极圈上只有一天。
太阳不会偏爱北半球,而对南半球存有偏见。上帝还是十分公平的。等到冬至日时,整个情况就彻底倒过来了。这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
北极圈和南极圈以内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
设计目的:通过寻找地面获得太阳光热较多和较少的地方,让学生明确五带划分界线的由来。进而更深刻的理解公转对于五带形成的重要意义。
综上,根据太阳直射的最北、最南的界线和极昼、极夜的界线我们把全球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那么,每个温度带分别有什么特征呢?
(三)各带的名称及特点:
学生活动:(黑板上完成)
1.画出五带的界线
2.写出五带的名称
学生活动:情景剧的表演
A:一个四川的打工仔迫于生计去非洲打工,两年后回到四川,皮肤晒得很黑,以至于好友都不认识……
B:这一天,企鹅的白熊在同一家动物园里做了邻居,白熊说自己的家乡非常寒冷,常年冰天雪地,企鹅说熊大哥说的不对,自己的家乡才是常年冰天雪地,两人开始争辩起来……
白熊说:我体重两百到三百公斤,冬眠后高达一千公斤左右,你有我重吗?
企鹅说:我不如你重,但是我能在零下六十摄氏度的水中畅游,我的跳水可与世界冠军相媲美
C:春、夏、秋、冬四姐妹的故事
设计目的:通过三个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深刻的认识热带的热,寒带的冷以及温带的四季分明。情景剧的表演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增加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节课都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度过。
提问:你喜欢生活在哪个温度带?为什么?我们中国大部分位于哪个温度带?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讲述:中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这种气候适合多种动植物的生存,所以,我国的物产资源十分丰富,纬度位置十分优越。
二、作业布置:
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四题
三、板书设计:(使用课件:否)
五带的划分
1.五带划分依据
2.五带的划分界线
2五带的名称及特点
![《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 《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
![《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 《五带的划分》教学设计]()
四、教学反思:
五带的划分是地球公转的第二课时,本节课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巧妙地突出了重点和难点。
主要亮点有:
1.用日常生活中最贴切的事例导入新课,把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的理解
2.条理清晰由浅入深的依次介绍五带的划分依据,界限、名称和特点
3.通过“四川打工仔去非洲打工后变黑”“白熊和企鹅的故事”,以及“春、夏、秋、冬四兄妹的故事”来形象的演示各温度带的突出特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最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高效获得知识,这也是本节课最大的亮点
4.学生在黑板上画图时本节课的另一大亮点,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缺点:
1.前半部分的有关内容,讲述的部分有点多,应进一步关注学生,发挥其主动性
2.最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