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波克拉底文集》的哲学思考
(2014-10-23 17:20:12)
标签:
健康 |
分类: 品味名人的思想盛宴 |
《希波克拉底文集》的哲学思考
作者:郭航远 胡大一
希腊医学的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被世人誉为“西方医学之父”、“医学哲学之父”,以他为名的《希波克拉底文集》是所有医学界人士都应该阅读和思考的经典著作。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给每个现代人以弥久恒新的生命感悟和健康启迪,给从事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的人们以精神的洗礼和仁爱的熏陶。给生命以尊严,给工作以神圣,给事业以情感,给思考以翅膀,把每一件工作做成作品。“和而不同”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是人类多种文明共存的思想基础,是人类能够在多元社会中生存的基石。“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不相互冲突。人体作为物质世界中最复杂的存在形式,中外医学对其了解都还远远不够。因此,对于中外医学而言,不同体系的医学同时存在是必要的,社会需要和谐发展,医学也需要和谐发展,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彼此相知、相互了解、共同提高。
《希波克拉底文集》不是希波克拉底一人的著作集,而是很多人的医学著作合集。绝大多数论文的写作时间是公元前430~350年之间,都是用伊奥尼亚方言写作的关于医学的著作,没有非常严格的内在统一性。其中有些文章是专业医生所作,有些是非专业人士所写,有些是给医学生上课的讲稿,有些则是出自对医学感兴趣的哲学家。
医学和天文学、物理学不一样,天文学和物理学是和“物质世界”打交道的,所以理论上可以“没有人”,但是医学是人和人打交道的学问,不可能没有“人文”。在整个科学史(尤其是医学史)中,希波克拉底的贡献与那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相关,即与医生的伦理准则相关。如今,在医学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面对的是患者对医生的更多抱怨,所以,我们必须要讨论在具体的医学知识、技术之外的医学伦理问题。而谈到医学伦理的问题,不得不从希波克拉底谈起,从《希波克拉底文集》谈起,从“希波克拉底誓言”谈起。“凡入病家,均一心为患者,切忌存心误治或害人,无论患者是自由人还是奴隶,尤均不可虐待其身心。”这与中国古代中医所说的“医乃仁术”是完全相通的。现在少数医德败坏的医生,磨快了用现代医疗检查设备和药品装备起来的“刀”,坐等病人上门来就狠狠“斩”之,处心积虑“过度诊疗”以便赚更多的钱,完全背离了“希波克拉底誓言”和“医乃仁术”的思想。在古代,特别是在医学的童年时期,医学非常具有人性化和人文色彩。而经过了几千年的演进,现代医学(主要是指西方医学)在获得了更多知识性、技术性进展的同时,却越来越丧失了其原初的人性化特点。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医生更加关注那些前沿性、技术性的进展,而不是这种医学人文经典。《希波克拉底文集》是所有医学界人士都应该阅读和思考的必备之书,其医学思想和人文精神给每个现代人以生命感悟和健康启迪。
一个优秀的医生必是博学、儒雅、谦卑之人,一个优秀的医生必须有理科的思维、工科的技术、文科的思想,必须懂得哲学与人文、经济学与政治学、法学与社会学,中西方皆如此。我们对人体和生命的了解是不足的、粗浅的,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让医学变得如此傲慢的今天,这种了解仍然远远不足。希波克拉底认为“尽管医生掌握了许多东西,许多病还是本能地自愈,……众神是真正的医生-尽管人们不这样认为”。他主张“把学问引进医学,或把医学引进学问。因为医生是学问的情人,也是神仙的情人。在学问和医学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这种“学问”,具有“反对贪婪”、“反对劫掠”、“反对无耻”、“反对过度”、“反对冷漠”、“反对欺骗”等品格。希波克拉底认为“病人做错什么事也无需忏悔,责任总归咎于医生”,“一旦发生意外,责任在于医生”。萨顿曾说过:“与人类的前进方向相比,进步的速度是不重要的。让我们使用最好的科学和历史学方法,去决定和校正前进的方向,方向的决定不能一劳永逸,要随着我们知识和智慧的进步而不断校正。”
1
1
在希波克拉底生活的时代,哲学家们追问世界的本原和本质,提出了两千年来欧洲哲学所探索的各种重要问题并给予了不同的解答。其中毕达哥拉斯、阿尔克马翁、菲洛拉斯和恩培多克勒的自然哲学思想对希波克拉底医学哲学思想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数”,数产生点,点产生线,线产生面,面产生体,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气。恩培多克勒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四元素”,即“四根说”,认为:水、火、土、气不仅是生化万物的四个根,而且“这四种元素按不同的比例相结合就形成不同性质的东西。比如,肌肉是由四种等量的元素混合而成的,神经是由火和土与双倍的水混合而成的”。著名医生阿尔克马翁首先提出了医学应该与哲学相结合的观点,而菲洛拉斯初步形成了“四体液”的概念。“四根说”为希波克拉底学说奠定了本体论基础;“四元素”和早期的“四体液”概念为希波克拉底体液病理学说的创立提供了素材;医学与哲学相结合的观点,为希波克拉底形成医学哲学思想提供了思路和途径。
2
西医产生于古希腊,由西方传入中国,是主要以近代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数学等科学知识为依托,运用实验、逻辑、数学等方法,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等为基础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的哲学思想源于中国春秋战国同一时期的古希腊哲学体系。西医学认为,人对自然的认识是以“人有先天不足”、“人是先天有罪”为前提的,主张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维去探索自然、宇宙、人体内部等灵魂之外的一切奥秘,以弥补人的自身缺陷。对探索结果的判断以“真假”、“正误”为标准。在“理性”的大背景下,大胆解剖人体结构,对人体从宏观到微观各个方面的可视性结构进行精细的观察和测量,然后通过理性的逻辑推理形成结论。
古希腊哲学认识世界时注重形式思维和抽象思维,热衷于从独立于自我的自然中抽象出某种纯粹形式的简单概念,如时间、质量、位置等。古希腊的世界观、文学、艺术的核心都强调个体性,强调不依附于他人的最高品格。西方哲学宇宙观具有机械论传统,其基础是物质与精神的对立,并强调抽象逻辑思维方式。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西医学,则“一以贯之”地以西方哲学方法论来认识和研究医学问题。西医学中,实验的重要性人所共知,而实验的方法就是物理、化学和数学的方法,就是逻辑推理和分析证明的方法。西医学中,对于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的认识,都基于其器官、组织、细胞等形态和结构的认识。在西方哲学看来,任何与医学相关的东西都是其本来面目,与审美没有关系。中医推崇古书,西医的学术著作则以新为贵,这种差异是有哲学依据的。
源于自然哲学而不囿于自然哲学是希波克拉底医学哲学思想的特征。对于那些简单地套用哲学或自然科学的语言阐述医学问题的人,希波克拉底说过以下一段话:“有些医生和哲学家断言,不了解人的人便不可能了解医学……他们的书讲自然哲学,他们讨论人最初是什么,一开始怎样变成人,人的原始构造中有什么元素这类问题。但是,我的观点认为,首先,那些哲学家和医生就自然科学所说的、写的东西和医学的关系并不比绘画和文学大。”希波克拉底将自然哲学的理念、精神与医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内化为医学哲学的理念和医学哲学的内核,内化为具有医学哲学特征的、比较成熟和系统的医学理论-“四体液”学说。“四体液”学说不是抽象的自然哲学概念,而是能够运用于临床实践,能够用其来分析具体案例的思维方法。
3
3.1
在希波克拉底时代,医生被看成是工匠,医学被看成是一种技艺。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医学性质艺术说”,“医学是最具特色的艺术”,“医学艺术因其本性而自豪,它靠良好的艺术装备抵御疾病”。
3.2
希波克拉底对早期诊断的分析符合现代医学关于“病前状态”、“无症状”、“未病”的观念,是“健康-亚健康-疾病”链的雏形。“人们得病,并不都是一下子得的。突然发病前,发病因素逐渐集聚。”早期诊断对预后的意义是:“对病因清楚、发现及时的病,最有把握预言其病史”。早期治疗的意义是:“因为只有服了药,才可能对病人有益,故要早定治则”,“假如疾病和治疗同时开始,则疾病不会赢得竞争的胜利”。
3.3
希波克拉底从多方面揭示患者的个体差异:“各种疾病的特点和轻急何以不同,个人的体质、摄生习惯、日常饮食为何差异,自然也必须考虑”“不同年龄常见病症不同。婴幼儿多见口疮……青年多见吐血……成年人多见气喘……老年人多见呼吸困难”。人种差异对健康和疾病有重要影响,这些差异影响其生殖健康和患病。希波克拉底认识到遗传对健康和疾病的意义:“人的种子来自于人体的各个部分,健康的起因在健康部分,疾病的起因在有病的部分”,“在患者还是子宫内的胎儿时,病就开始有了”。
3.4
希波克拉底认为,在躯体受到侵害的同时,心理亦会受到恶性刺激:“肉体方面……出现病态,心理方面的变化也迟早发生”。同时,在强烈的心理应激状态下,人的躯体也会产生相应的症状:“对恐惧、害羞、痛苦、高兴、热情等各种情感,人体内均有相应的器官起反应,这些反应有出汗、心慌等。”患者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战胜疾病的精神支柱和重要力量:“患者自身同疾病斗争即是一种治疗,病因会因此被清除”。
3.5
“希波克拉底病容”提示预后不良:“鼻尖、眼下洼,颞部下陷,耳凉且耳叶外翻,面皮粗、干、紧,面色晦黄”。希波克拉底认为对预后的分析有利于医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如果你能从现有症状预知以后会发生什么,就会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对预后的分析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处理:“你会在处理急症病人时施展才能,挽救那些可能恢复健康的人。同时又不会因为死人而受到责备,因为你知道并且预先宣布了哪些人会死,哪些人可能好转”。
3.6
希波克拉底明确提出要从具体的病种和病例中去发现其中蕴涵的普遍性规律,“医生必须明确地认识特异征象和一般症状”,“为了得出较为有利的患者的诊断……,要研究世界普遍性质以及患者个体的特殊性质”。希波克拉底提出要整体综合地研究疾病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研究患者社会的、自然的状况;研究医生在疾病诊治中的作用;研究各种致病因子,如“总的和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等自然因素。希波克拉底擅长于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对致病因素进行了多元分析:体液失调因素、摄生因素、营养因素、遗传因素、气候因素、季节因素、生活习惯因素、体质因素、传播因素等。
3.7
希波克拉底首先将类比和推理方法引入临床思维中,“靠认识眼前的病例与以往的病例中的哪一些特点相同来确定怎样处理和治疗”,“对隐藏更深的疾病,医生既不能看到,也不能听到,只有靠推理追寻”。希波克拉底认为,误诊是医学认识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对每一位只犯小错误的医生,我由衷地赞赏。完全准确实际上有,但极少见”。误诊误治的主观原因是“无知和蛮干”,误诊误治的客观因素是“有些疾病变化多端,极其复杂”,“除了人体感觉之外,现在的知识又无法用数字、重量等将治疗方法讲得很准确”。“假如一个人想在医学艺术方面永远不犯错误,就必须牢牢抓住事实,而且亲自持续占有事实。”
4
希波克拉底认为,“许多人被称做医生,却很少人名副其实”。名副其实的医生应该具备以下几方面素质:
(1)“医学仆人”的思想和患者生命大于天的理念。在医学的疾病、病人、医生三要素中,医生是医学艺术的仆人。“无论何时登堂入室,我都将以患者安危为念,远避不善之举”。“理解科学需要艺术,而理解艺术也需要科学”。医学是直接以人为研究和关注对象的特殊技艺,是惟一的以维护生命为目的的特殊技艺,是以改善人生、完美人生为宗旨的特殊技艺。这种特殊性使之在各行各业中处于卓尔不群的独特地位,就其对人的生命和健康产生的直接影响和巨大作用而言,即使最美妙的艺术与之相比也显得逊色。医学是美的职业,它具有崇高地位和独特的重要性。希波克拉底将医学由技艺提升为艺术,强调医学与美、医学与美学的内在联系。医学所追求的是健康而美好的人生,医学所创造的是健康之美、生命之美、至善之美、仁爱之美。《希波克拉底誓词》中宣称:“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之精神,终身执行我之职务”,并祈求神祗“让我生命与医术能得无上光荣”。这种境界是美的、高尚的,这种追求是美的、高尚的,这种贡献同样是美的、高尚的。
(2)高尚的医学人文品格、人文精神和深厚的人文修养。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学人文品格和人文精神是指无私、谦虚、同情、仁爱、积极进取、廉洁忠贞、摒除迷信等。“这些品格意味着反对放纵、反对粗俗、反对贪婪、反对色情、反对劫掠、反对无耻。”人文修养的特点是:“严肃、自然、反应敏锐、应对自如、顽强不屈,……言语优美,性情宽厚,尊重事实,从善如流。”
(3)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知识视野。希波克拉底认为,知识单一、思维狭隘者不可能为医,名副其实的医生应该是一位知识渊博和广泛的学者,“把学问引进医学,或把医学引进学问。因为医生是学问的情人,也是神仙的情人。在学问和医学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医学实际上拥有一切倾向于学问的性质”,“同时又是哲学家的医生,犹如众神”。
(4)团结协作的精神。希波克拉底最早倡导会诊制度,“医生因无经验,处于困境时,不能违反规矩。他应该建议请别人,以便通过会诊了解真相。”“生命短暂,艺术永存,机会转瞬即逝,经验极不可信,判断准确,实在难能。医生之责,非一己可完成。无患者和他人合作,则一事无成。”
(5)仁爱和同情之心。“医生切不可斤斤计较报酬”,“如果一个经济拮据的陌生人需要诊治,要毫不犹豫地帮助他们。爱人之心正是爱艺术之心”。具有医学人文品格和人文精神的医师,“既是肉体上的医师,也是灵魂上的医师”。
(6)审美修养。随着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医务人员正自觉地将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生命健康之美的客观需求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医务人员适应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审美观念的变化,在履行好预防保健、救死扶伤职责的同时,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对生命健康之美的需求。“未来的科学,尤其是生命科学与认知科学的进展,将延缓人的衰老过程,提高生命的质量和人体的整体健康水平,人类将更自觉地、科学地控制自身的增长,进一步开发人的智慧和能力。”现代科学密切关注人类生命质量的全面提高,也正是医学美学所追求的根本目标。
后现代医学应该是真诚的、善良的、美好的。医疗的过程不仅是科学过程,而且更应该是人文过程;解除患者的不适既要运用物质的手段,又要运用精神的手段;行医者不仅要靠物质的、技术的力量,而且要靠包括美学在内的人文精神,科学与人文在未来医学中将充分、自然、和谐地融合起来;用人类的全部科学、技术和文化智慧来促进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保障人的全面发展将成为医学的最高法则。未来的医学将呈现环境温馨化、器物智能化、手段精准化、服务亲情化、诊疗个性化、效果最优化、功能预见化等符合人文精神、医学审美的崭新变革和要求。
5
在西方医学的历史中,《希波克拉底文集》是现存最早的对各种疾病和症状的起因进行理性解释的著作。疾病和康复不再被认为与神意相关,治疗技艺不再是神的专利。希波克拉底的医学哲学思想为西医学的理论构建提供了深刻的精神内核和方法论,是科学医学诞生的助产婆。希波克拉底不仅是遗泽后世的“西方医学之父”,而且是当之无愧的“医学哲学之父”。
在古希腊,医学与哲学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医学作为当时理智生活的一部分,与哲学、修辞学一起构成了人们生活的文化背景。希波克拉底著作中所体现的理性认识方法和态度,是与自然哲学家们对他的影响密不可分的。在一定程度上,《希波克拉底文集》可以被看作是自然哲学对医学影响的体现和反映。
《希波克拉底文集》中有些文章受某一位哲学家的影响,有些则同时受几位哲学家的影响。借助哲学的力量从巫术和迷信中解脱出来的古希腊治疗术,还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还不能在严格意义上说古希腊医学得以诞生,它还必须从哲学中脱离出来。而这种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努力在《希波克拉底文集》中已经可以看到。
在古希腊,哲学家和医生有着共同的理论背景,他们之间的关系紧密而复杂。《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许多文章与之前或当时的哲学分享同一个普遍假设,使用相同的概念范畴和推理方式。希波克拉底认为:医学的艺术乃是一切艺术之中最为卓越的艺术。希波克拉底强调医学与艺术的结合,将艺术手段引入医学等努力和尝试正是这种认识的体现。既然医学是最为卓越的艺术,医务工作者就应该重视美学修养,并让医学审美意识牢牢植根于自己的医学实践之中。“科学象艺术一样,同样需要美学,医学尤其如此”。
6
希波克拉底的医学和医学哲学理论不能避免历史的局限性。如希波克拉底的“分利说”,将病理体液经体内腐熟后排出而使疾病痊愈或死亡的现象叫做“分利”。认为“病情恶化出现于偶数日时,分利亦出现于偶数日。恶化在单数日,分利亦在单数日。病的前一阶段,在偶数日分利的,常在第四日,随之是第六、八、十、十四……。在奇数日分利的,初期是第三日,随之是第七、九、十一、十七、二十一……。”另外,《希波克拉底文集》中的多处内容有前后相互抵触和矛盾的地方,如对冷、热、干、湿四种性质的论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