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炎炎夏季 谨防中暑

(2013-07-15 10:07:40)

    作者简介:冯庚  北京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会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院前急救全国副组长;《中国全科医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学杂志》、《中华网络医学杂志》、《中华卫生应急杂志》编委及审稿专家;北京急救培训中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应急培训中心、北京红十字会应急培训中心讲师,以及北京市专家大讲堂教授团讲师。从医44年来在医学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200余篇,在各种刊物及报纸发表医学科普文章百余篇。独立撰写并出版急救医学专业书籍4部,参与编写及出版急救医学书籍16部。多次在全国和北京举办急救专业及科普讲座。本人与中华医学会合作,作为编导、剧本创作并出版急救科普DVD10部。

 

中暑是高温导致的一种疾病。随着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温度逐年升高,中暑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将越来越严重。中暑发生后轻者患者感到不适,重者甚至可以死亡,特别是重症中暑抢救十分困难,患者的死亡率高达60%以上,因此在炎炎夏季了解相关知识,掌握中暑防治技能十分重要。

怎样判断是否发生了中暑?

判断中暑并不难:首先有高温高湿的环境,第二是有容易发生中暑的人,第三是患者出现中暑的症状,如体温升高(常在39℃以上),全身不适,无力,头痛头晕,皮肤红、热、无汗,心慌,气短,脉搏急促等,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出现面色苍白,意识模糊,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腹肌及小腿肌肉痉挛等等,严重者可以发生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中暑的现场自救

在发病现场抢救中暑最重要的就是要迅速降低患者体温,在拨打急救电话后,救护车到来前的主要自救措施有:

1.脱离热源环境

可以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或有空调的房间。

2.迅速降低体温

采用加速散热的方法,如用湿凉毛巾放在患者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冷敷、将患者置于2830℃的水中、电风扇吹风同时往患者身上撒水等,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同时要广泛按摩患者肢体,加速散热,降低体温。

3.补充水分和盐分

及时饮用含盐的水分。

如何预防中暑

1.增强体质,提高耐热及调节能力。如经常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情,进餐注意营养,预防各种疾病等。

2.科学安排工作、运动和出门时间。在高温时段“11时至16避免强体力活动,出门后采取防晒措施,如涂防晒霜、戴太阳镜、打遮阳伞等。

3.在出汗多的情况下及时饮水及补充盐和矿物质。

4.发现中暑先兆,及时采取措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活动时如果出现心慌,气短,头晕,无力等症状甚至昏厥时,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并立即实施降温措施,这样就能将中暑遏制在萌芽中。不要等病情严重了再采取措施,那样将置患者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更多内容敬请登陆百科名医网:     www.baikemy.com   

扩展阅读:
中暑的现场自救
中暑后怎么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肝脏的小故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