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季 谨防中暑
(2013-07-15 10:07:40)
中暑是高温导致的一种疾病。随着温室效应带来的全球温度逐年升高,中暑给人们带来的伤害将越来越严重。中暑发生后轻者患者感到不适,重者甚至可以死亡,特别是重症中暑抢救十分困难,患者的死亡率高达60%以上,因此在炎炎夏季了解相关知识,掌握中暑防治技能十分重要。
怎样判断是否发生了中暑?
判断中暑并不难:首先有高温高湿的环境,第二是有容易发生中暑的人,第三是患者出现中暑的症状,如体温升高(常在39℃以上),全身不适,无力,头痛头晕,皮肤红、热、无汗,心慌,气短,脉搏急促等,随着病情进展,还可出现面色苍白,意识模糊,恶心呕吐,血压下降,腹肌及小腿肌肉痉挛等等,严重者可以发生昏迷,休克,甚至死亡。
中暑的现场自救
在发病现场抢救中暑最重要的就是要迅速降低患者体温,在拨打急救电话后,救护车到来前的主要自救措施有:
1.脱离热源环境
可以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或有空调的房间。
2.迅速降低体温
采用加速散热的方法,如用湿凉毛巾放在患者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冷敷、将患者置于28℃~30℃的水中、电风扇吹风同时往患者身上撒水等,在实施上述措施的同时要广泛按摩患者肢体,加速散热,降低体温。
3.补充水分和盐分
及时饮用含盐的水分。
如何预防中暑
1.增强体质,提高耐热及调节能力。如经常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良好心情,进餐注意营养,预防各种疾病等。
2.科学安排工作、运动和出门时间。在高温时段“11时至16时”避免强体力活动,出门后采取防晒措施,如涂防晒霜、戴太阳镜、打遮阳伞等。
3.在出汗多的情况下及时饮水及补充盐和矿物质。
4.发现中暑先兆,及时采取措施。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工作、活动时如果出现心慌,气短,头晕,无力等症状甚至昏厥时,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并立即实施降温措施,这样就能将中暑遏制在萌芽中。不要等病情严重了再采取措施,那样将置患者于十分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