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者:杨东妹(四都中心小学)
点评:陈寿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把握“感恩”话题作文的立意、选材角度,掌握一些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点拨诱导,在充分理解“感恩”含义的基础上写出真情并有所创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感恩”的重要性,学会感恩,培养良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把握好立意、选材的角度。
三、教学难点:
引领真情体验并能表达真情实感。
四、课前准备:
播放有关“感恩”的语录和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课件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师:同学们从歌曲中领悟到什么?
生:学会感恩,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师板书:学会感恩)
(二)解题,理解感恩
师:感恩就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谢,下面老师请同学们看一张图片
(课件出示图片:汶川地震——敬军礼的孩子)
师:请大家仔细看这张图片,然后讨论讨论:这孩子为什么要敬军礼?
生:感谢救援人员、说明他有一颗感恩的心……
(三)构思与技法
师:小小的孩子忍着剧痛,微笑着以一个军礼来表达他的感激之情,这就是感恩。那么,在你心中,你最想要感恩谁呢?
生:父母,老师,同学……
师:我们要感恩他们什么呢?
生: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诲之恩,同学的关怀之恩……
(边出示课件边讲解)
师:是呀,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需要感恩的人太多了,如刚刚过去的母亲节和即将到来的父亲节就是让我们去感父母的养育之恩,9月10日的教师节让我们感老师的培育之恩,当然,感恩不是在哪个节日才能进行,应该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现在我们知道了身边有许多人或事值得我们去感恩,关键是我们应该怎样去干恩呢?大家想一想,动笔写出你的妙计。
生: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教诲,自觉当环保卫士回馈自然的恩惠……
(生畅所欲言,由学生讲出自己的良方,让其他学生听后帮忙修改,提出意见。)
(播放课件后小结)
师:同学们都有自己的良方,我们也学过很多这一类的文章,有那些同学还能记得?
生:《游子吟》,《可贵的沉默》……
师:看来大家对过去的课文记得还挺牢的,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看看文中的小女孩是怎样感恩她的妈妈的?课件出示《我要为妈妈洗头》,请一个同学读这则故事,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并讨论讨论:这篇短文侧重于哪些细节描写?小女孩为什么能获得雷鸣般的掌声?
生:侧重于小女孩说话时的表情“怯怯”,还有就是和其他同学回答时的反应作对比……小女孩能获得掌声是因为她用力所能及的平凡事感动在场的老师同学……
师:由此可见,感恩应该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真诚,不一定要惊天动地,但一定要注意写出真情,关注细节,然后抓住细节变化来体现真情,这就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刚才我们已经共同学习了这么多,现在老师想请大家为这篇文章写一写提纲。
生:(1)写我最想感恩的人是父母(略)
(2)写我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详)
(3)写出我对感恩的理解(略)
(师给予点评并板书):
(1)写出要感恩的人或事(略)——选材
(2)写出感恩的过程(详)——立意
(3)写出对感恩的领悟(略)——结尾
(四)出示作文要求,布置作业
1.作文要求:联系生活实际,想想你最想要感恩谁?你打算怎样感恩?重点写出感恩的过程。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450字左右的情景作文。
2.老师寄语:有了一颗感动的心,你就会觉得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的。如果我们曾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祝福、一句劝勉,如果我们曾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颗露珠、一泓清泉,如果我们曾感动于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落叶归根,那么,请你拿起笔,记录下自己的情感历程,用自己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
点评:
《课程标准》强调:要引领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而真实的情感体验来源于学生的真实生活经历和感受。教师在这节课中,选择“感恩”为话题,学生普遍有切身体会,有利于唤起生活记忆,勾起情感体验,有话课写,有情可表。
同时,通过系列情景创设,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内心的记忆与情感体验。
另外,借助《我给妈妈洗头发》故事,让学生在比对中 ,深化对“感恩”的准确理解和把握。
这些,是值得提倡的。
二点建议:
1.突出情感
“一贯性”。作为情景作文,关键就在于“情”,在于情感的激发并引领深入、细致的体验,进而加以表达。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虽有阶段性,但情感必须是“一贯性”。如,各环节是否可以这样设计:情景导入——理解感恩——自由交流感恩谁、为什么、怎样感恩——学生抓住重点部分练笔——当场展示、点评等等。
2.突出学习主体性。加强课堂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和评价,激发学生交流、表达的积极性、创造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