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楼子长城——追忆为国捐躯的国民党七勇士

标签:
八大楼子长城 |
分类: 行走长城 |
站到长城之上,回望上山路线,沿山脊上上下下的行走了2小时,由于有愉悦的好心情,并不觉得累。
1933年3月,国民党中央军第十七军先头第二十五师开抵古北口前线时,长城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军占领承德后,以重兵南下喜峰口,另以一个半师团兵力进攻古北口。原退守喜峰口的东北军万福麟部,一经与敌接触即直溃口内,日军于3月9日占领喜峰口。这时调往该方面增防的第二十九军主力刚刚到达遵化,只有先头第三十七师冯治安部于当日黄昏时到达喜峰口。冯部趁敌不备,利用大刀队对敌实施夜袭,斩杀大批日军,重新夺回了这一重要关口。第二十九军大刀队由此威名远扬。此后,日军一再进攻喜峰口,均遭第二十九军各师坚决抗击,一时形成对峙状态。古北口方面,东北军王以哲部抵挡不住日军的攻击,节节败退,企图固守古北口,等待中央军增援。第十七军第二十五师于3月9日夜到达古北口,但防守古北口第一线阵地的东北军第一一二师张廷枢部已被日军击败,无意再战。第二十五师师长关麟征为保存自己实力,坚持让张廷枢部继续坚守第一线阵地,自己率部占领古北口南城东西两侧高地,并向两侧高地延伸,布置第二道防线。谁知张廷枢竟擅自率师主力撤走,致使古北口天险轻陷敌手。日军占领古北口后,居高临下地向第二十五师阵地发起猛烈进攻。该师在既无坚固阵地可以依托,友军又不肯协力作战的情况下,以四个步兵团独立抗击日军第八师团及骑兵第三旅团的轮番攻击,与敌血战三昼夜,毙伤日军两千余人,自己亦伤亡四千余人,师长关麟征也在与日军的混战中身负重伤。
12日,他们又连续击退了日军3次大规模进攻。战至中午,由于伤亡过大,古北口城又被日军装甲车突入,只得且战且退,撤出古北口,南移至南天门阵地。当时,一四五团派出的一个军士哨因没接到撤退命令,7名士兵携带一挺轻机枪依然据守在一座小山头上,封锁着日军前进的必经之路。日军以数百人的兵力反复强攻,每一次都被7名勇士击退。日军前后伤亡百余名,而7勇士巍然屹立,小小的山头几乎被削平,阵地成为一片火海,日军恼羞成怒,出动飞机大炮对这座小山头反复轰炸,七名壮士英勇殉国。日军为表示对这七名中国士兵的尊敬,事后特将这七名士兵的遗骸埋葬在一起,并题“支那七勇士之墓”。日军这时方知战斗力很强的中央军已开抵古北口前线,不敢再轻敌冒进。
紧挨着八大楼子东侧是2012年12月30日在零下22度的气温条件下,我们攀登的“卧虎山西段长城”。
同行博友丑娃相关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d3eca70101b8rc.html
同行博友翻山娃相关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1f74c501017a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