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中的解剖学——什么才是正确的“引拍”

标签:
网球网球锻炼肌肉正手引拍正手转肩拉拍体育 |
分类: 网球技术 |
有很多人说如何提高正反手的威力,锻炼肌肉?那又如何锻炼肌肉,锻炼哪几块肌肉呢?让我们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看吧。
首先得让我们了解下影响肌肉力量发挥的解剖学因素:
1、肌肉生理横断面
横切一块肌肉所有肌纤维的断面的总和叫生理横断面。据美国科学家研究,人体肌肉每一平方厘米的生理横断面的最大力量,男子为9.2公斤,女子为7.1公斤。肌肉身体横断面越大,肌肉的绝对力量就越大。
但是,我们这是在说网球,相信很少人会拿举重做业余爱好的。所以网球要的不是肌肉的绝对力量。而是柔韧性和爆发力。
http://s3/mw690/002U48j3gy6GI8WS3zYb2&690
腰腹部的肌肉主要是发球以及转腰胯部位的力量,三角肌在和肱二头肌在网球正手的运用中尤为重要。
2、肌肉的初长度
肌肉在收缩之前的长度叫初长度。实践证明,肌肉预先少许拉长或拉长到最大限度时,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力量都不大,只有肌肉处于适宜(感到便于用力时)的初长度,肌肉收缩才能产生最大的力量。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是像羽毛球那样正对着球网打球的原因了。这也是转肩引拍的最重要的目的所在,让我们整个人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
http://s3/mw690/002U48j3gy6GI8XdSkG22&690
就简单的正反手来说,我们侧对球网的过程是我们拉长腰部、肩部、背部和手臂这几个主要部分的肌肉。
3、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
我们知道肌肉都是连接在骨头上从而作用于关节的,然而有些肌肉则是跨越了多个关节的,这有些还是在我们网球运动中尤为重要的几个关节。
主动不足
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时,其肌力充分作用于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其实质是肌力不足)。就像充分屈指后再弯腕,则会感到屈指无力。
被动不足
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出现时,已在一个关节处被拉长后,在其他的关节处不能被拉长的现象。就像腿伸直了前摆和屈膝,两个高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今天我们就先从正手的第一步“引拍”开始。
实际上,引拍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更是有人把这个说成拉拍。
就让我们先来看看哪些肌肉在此参与了活动。
我们的手臂能向后“拉”,是因为我们的肱三头肌以及三角肌后部等。那我们挥拍时又用到哪些肌肉呢:肱二头肌、三角肌前部、胸大肌等等。(具体的一些我们以后会做详细的赘述)
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在解剖学中还有几个术语叫原动肌、对抗肌。
原动肌
直接完成某个动作的肌肉就是原动肌。
对抗肌
与原动肌功能相反。
问题就在这里,当我们“拉”拍的时候,肱三头肌在发力,随后当我们挥拍时的肱二头肌,这两块肌肉就是一组对抗肌,他们限制了肘关节的活动,也限制了整条臂向前挥动的力量。
三角肌更是如此:
http://s10/mw690/002U48j3gy6GI8XsG3n49&690
http://s1/mw690/002U48j3gy6GI8XFX5690&690
还有一点要说明,因为人体的肌肉六百多块,有多少对抗肌,本人愚钝数不清楚,所以我们只要让这块肌肉该发力时发力,不该发力的肌肉就彻底放松,减少对抗!
http://s9/mw690/002U48j3gy6GI8XVNKU0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