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贴秋膘养生饮食应季 |
分类: 杂志精选 |
每到炎热的夏日,胃肠运动减弱,唾液等消化液分泌减少,胃液酸度降低,消化功能减退,容易食欲不振。而一到秋天,胃口好了之后,很多人的体重都开始增加。
为什么秋季是养膘的季节?
立秋之后,白天的气温仍然较高,但天气逐渐凉爽。昼夜的温差变化较大,阳盛逐渐变为阴盛,自然万物的规律变成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刚入秋的时候,人体处于一个比较虚的状态。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经过一个夏天,人体的消耗很大,这种虚表现为一种常见又普遍的现象——秋乏。
正所谓春困秋乏夏打盹,初秋之际,秋乏表现明显,而且往往在早上就会出现。一般来说,在春夏时节,白天的时间比较长且天亮得早,因而很早起床,但会在午后出现疲惫的感觉,然而一到秋季,昼日变短夜晚变长,天亮的时间逐渐推迟,人在早上就不太想起床了,醒了以后还想睡觉,并且感觉不是很有力气。
秋乏的原因有两点:其一,秋季作息时间变了,夜长昼短,所以睡觉时间较夏季短,若到了秋天,还像夏天那样习惯晚睡,早上起床就可能会觉得困乏。其二,夏天是体表热,到秋天,冷风一吹毛孔收缩,体内血液回流,此时是体内热。体内热的时候血在脏腑,所以相对会缺血,就会有四肢疲乏的感觉。特别是夏天有些人出汗太多,没有好好调养,导致体虚,感觉更加体乏,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体征。如果体乏比较明显,就属于亚健康了。秋乏也是要贴秋膘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贴秋膘的膘,不是多余的肥肉,而是人体的“好肉”。秋季是一个补虚的恰当时机。贴秋膘,其实就是补充油和蛋白质,把精气补回来,适当地贴秋膘有益于恢复体力,而且膘应该贴在四肢的肌肉上而不是腹部,为抵抗冬天的寒冷做准备。
如何正确贴秋膘?
1.控制体内脂肪含量
体内脂肪含量又称为脂肪率或体脂百分数,是指身体成分中,脂肪组织所占的比率。测量脂肪率反映了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比单纯的只测量体重更能反映我们身体的脂肪水平(肥胖程度)。
同样数值的体脂率还要看脂肪在哪里,有的在皮下,有的在内脏,腰臀比可以比较准确地推测出是否为内脏肥胖。
年龄性别腰臀比标准
30岁左右男<9%
30岁左右女<8%
如何判断脂肪率过高?
你是否发胖,关键看身体脂肪率。下面的测试题能帮你推算出脂肪率大概是多少。
1、现在比18岁时的体重重了5公斤以上;
2、吃饭快,一下扫光餐盘中所有的东西;
3、体重没变,但肌肉却越来越松弛了;
4、嘴总是吃个不停,包里总能找到零食;
5、爱吃油炸食物;
6、腰围除以臀围的比例大于0.77;
7、即使是从一楼到二楼也得搭乘电梯;
8、你总是不断地减肥,又不断地反弹。
BMI计算法
①BMI=体重(公斤)÷(身高×身高)(米)
②体脂率: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为1,女为0)
以上测试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专家告诉我们,现在网上提供的多数脂肪率测试并不科学,比如BMI计算公式,测试出来的结果数值仅仅是一个平均值,无法个体化,所以并不能科学地测出个体脂肪率。多数为是主观标准的测试,其中只有一条比较科学,就是第六条:腰臀比。
2.营养均衡的食补
祖国医学认为脾主肉,统血,为主水谷运化之脏。“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专家解释,养膘就是养脾,想要补气一定要健脾,脾养好了才能养膘。秋季饮食还要养阴。
(1)烹饪方法:炒
推荐用油:动物油
秋天适合吃炒菜,增加一点油。
对于秋燥,喝大量的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想要保住水分避免秋燥就是要补油,油具有补气、补血、锁水等功效。就像皮肤干燥,光靠涂水来补水保湿是不够的,一定要靠护肤油。
人体中的水,不是单纯的H2O,而是津液。津液不单是水构成的,其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需要在油的帮助下才能进行转化。
关于炒菜用的油,动物类的补水效果最好,而植物油一年四季都很适合。
(2)水果
推荐:葡萄、桔子、柚子、苹果、梨等
秋季是最适合多吃水果的季节。在初秋至中秋这段时间最注重润燥养肺。多食用水果,尤其是酸甜味的水果,酸味与甜味的结合有利于滋阴。
(3)蔬菜
推荐:莲藕、芋头等
在秋季最注重补脾的季节,多吃些莲藕和芋头可以健脾补气。
(4)肉
推荐:鸡肉、鱼肉
鸡肉可以养脾胃,而鱼肉在养脾胃的同时还能滋阴。
双莲墨鱼汤
原料:莲藕1斤、莲子1两、墨鱼1~2只、肥猪肉1两、陈皮半个、枸杞20粒、生姜3片
做法:
1、提前几小时用冷水泡发墨鱼和莲子。
2、墨鱼不要拆骨,连骨一起炖。
3、莲藕切段,和其它原料一起放锅内加冷水炖熟。
4、起锅后将墨鱼骨取出。
功效:养肝血、补心脾、滋阴润燥。莲子止泻,莲藕通便,两者搭配起来就比较平和,适合全家人食用。
禁忌:皮肤过敏、湿疹及痛风病人不要多吃墨鱼。
TIP:
(1)食补要把握一个度,任何东西吃多了都是不好的。
(2)饮食要根据节气进行调整。秋天吃凉的食物就是秋行夏令,吃了可能会拉肚子,到冬天可能会导致咳嗽。
(3)在进行食补期间,要随时根据自身的体质进行调整,如果生病时应停止食补。
陈允斌
出身中医世家,高级公共营养师,为国内三十多家电视台及其他媒体节目担任专家嘉宾,为国学类及生活类期刊担任专栏作者,为企业集团、市委党校等企事业单位特邀健康讲座讲师。
十全大补酒糟鸡
原料:柴鸡、猪油、醪糟(酒酿)、盐
做法:
1、柴鸡切块,加少许盐腌半小时入味。
2、锅内放猪油烧熟,入柴鸡小火炸酥。
3、将柴鸡捞出,沥干油分。
4、另用一锅放入鸡块,加入醪糟(连米带水),以没过鸡块为度。
5、锅内不要加水,不盖锅盖,将醪糟和鸡块煮开后起锅。
功效:温养气血、健脾养胃、温肺益肾。
适合人群:体虚瘦弱、病后出愈气血虚弱、虚劳泄泻、哺乳期。不适合人群:肥胖、痰多、急性期病人。
红酒煮梨
原料:普通红酒、梨
做法:
1、将梨连皮带核切成小块,放锅内,加红酒,量不用多,梨在煮时还会出汁。
2、不盖锅盖,小火炖煮到梨肉变红,酒汁将干时关火。
功效:润肺祛燥、美肤悦颜。
注意:不盖锅盖,以便酒气挥发,小孩也可以食用。
禁忌:风寒感冒或痰多时勿食。
(更多精彩内容,请订阅《问健康画报》9月刊)
前一篇:秋季千万别把感冒当小事
后一篇:女性痛经该如何调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