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中国自由医生探路——访中国首家专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

(2015-07-13 13:52:06)
标签:

访谈

人物

健康

医生

分类: 杂志精选
我为中国自由医生探路——访中国首家专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

  “一定会有个人站出来探路,试错,而我,也许是条件比较适合的一个,那我就来走一走,我的性格里,有浙江人血脉里的不安分。”

  张强,中国医生自由执业的代表性人物,中国首家专科医生集团(Dr.SmileMedicalGroup)创始人,优质医疗倡导者,著名血管外科专家。

  跳出体制自由执业

  打开张强的履历,不禁令人惊叹:1995年负责组建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血管外科、2002年负责组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管外科并任主任、2004年负责组建杭州市血管外科中心并任主任、2007年负责组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血管外科并任主任;他是中国最知名的静脉曲张微创手术专家,他创新的多项血管微创技术,填补了亚洲血管外科的空白;其自行设计的医疗器械,则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可以说,体制内的张强,早已功成名就。

  然而,在2012年底,他在微博上宣布:“在2013年离开体制执业,要为中国善良优秀的医生们寻找一条新路。”对于这一决定,医学界内外的半数人认为很“任性”,路是走不通的。可张强说,“一定会有个人站出来探路,试错,而我,也许是条件比较适合的一个。”走出体制,他加盟了上海沃德国际医疗中心,并担任其血管病首席专家。

我为中国自由医生探路——访中国首家专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


  《第五项修炼》的启蒙

  在沃德医疗中心行医一年半之后,2014年7月1日,“张强医生集团”成立。张强说,“刚开始自由执业不久,就想过要组建这样的医疗集团,目前这个集团的发展与我预期的一样。”

  张强能够成功地完成从“自由医生”到“创业者”身份的转变,除了有精湛的医术,离不开这三个因素:先进的医疗理念、不安分的性格和“创业”的经历。1989年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后,张强就职于杭州邵逸夫医院。与美国医生的接触,使他了解到医生的执业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也学习到很多在中国学不到的先进医疗理念。“在邵逸夫医院工作过的医生,视野被打开了,我所接触的医疗,中国现在还未达到。”

  美国医生的临床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对病人隐私的保护,给张强留下的烙印颇深。在张强看来,比起中国的医疗,美国的更细腻,更人性化,更尊重患者。“用美国医生的理念行医,病人就是欢迎。”张强是浙江人,“也许是浙江人血脉里的不安分,使我不喜欢安于现状。”他在公立医院的两次跳槽经历,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他说,每次跳槽的过程,即是创业——科室从无到有,病人由少到多。

  创业,就要懂得市场和管理,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成为了他认识市场经济的“启蒙读物”。“我把管理和市场运营用在了医疗上,在我创建的杭州血管外中心,推出医患沟通制,注重病人体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为医患关系的示范单位,两年内成为全国最大的科室。”

  我很喜欢现在的生活

  张强的英文名字叫DrSmile(微笑医生),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充满愉悦的笑容,离开体制的束缚,现在的他更是如此。

  与在公立医院做着高强度工作的医生相比,张强的工作和生活简直舒服得令人嫉妒。“我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看国内外的文献,一直到七点钟;早饭之后,去忙门诊和手术;下午回到公司,与同行或者其他行业的朋友开会,聊天,交换各自的看法和理念;晚上六、七点钟回家,陪孩子玩;之后会写一写科普文章,更新微博和其它公共账号。”

  “组建医生集团之后,我很忙,要考虑到集团未来的发展,如何扩大影响力。但我每天仍有足够的时间陪家人吃饭,陪孩子玩,打拳,我很喜欢这样的生活。”

我为中国自由医生探路——访中国首家专科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

  口述实录

  《问健康画报》:一路走来,您遇到过瓶颈吗?

  张强:最大的瓶颈是自己。集团发展起来之后,我觉得自身的知识体系有限。所以,我们要做两件事:一是改革机构,通过会计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帮助,把集团改成股份有限公司;二是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一定要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问健康画报》:为什么用“张强”的名字注册?

  张强:“张强医生”实际上代表了从医生身上所体现出的一些品质,这个名字代表了我自律、阳光、严谨、执着的品性,我希望通过我个人的行为和理念来影响一个团队,把这些品质带到团队中来。

  《问健康画报》:您是怎么定义自己的?

  张强:就是一个医生吧。我是一个专注的、有决断力的、童心很重的医生。我从医院辞职的时候,正好上映《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觉得这个很应景,它体现了一个哲学:有些时候,与恐惧伴行,会激发人很多潜能;靠岸时,看似是个机会,有时也可能是个陷阱。人生本身有很多变数,要学会跟恐惧、变数友好地相处,这样的人生,就没有什么恐惧了。

  《问健康画报》:集团以后的发展是怎样的?

  张强:集团将来会覆盖90%的科室。现在合作的医院主要是民营医院和国际医院,我们输出技术,客服以及流程。

  第一轮融资已接近完成,资金到位后,集团的规模将要扩大一倍。在大城市设立病房,在杭州设立一个独立的日间手术中心——这在欧美很普遍,在中国却没有。目前,医生集团已经启动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和高科技元素的诊所计划。患者在诊所就医,从预约,到问诊和检查,全部融入科技元素。这个诊所模式即将在北京、上海和杭州三地率先启动申请,有望在一年之内陆续向社会公开亮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