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市民健康的守望者——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邓瑛

(2014-10-28 16:34:59)
标签:

健康

人物

分类: 杂志精选
市民健康的守望者——记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邓瑛

  “公卫医师不同于临床医师,前者重预防,后者重治疗,前者对的是群体,后者对的是个体。对于我们疾控人员而言,让人民群众少得病、晚得病、不得病就是最大的成功。”从事疾病防控工作近40年的邓瑛如是说。

  从1975年在部队从事卫生防疫工作,到2006年进入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邓瑛的大半生都在与疾病防控打交道。现在,他带领着首都2000多名疾控人员,奋战在防病第一线,为市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0年6月30日成立,距今经历了14年的风雨。疾控中心的工作职责是对传染性疾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和控制,其中传染性疾病包括39种国家法定传染病和新发、突发的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则包括大众熟知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没病防着,有病处理。”邓瑛对疾控工作的内容做了一个简单概括。他说,疾控工作讲究主动出击,将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有效的消除,将卫生隐患消弭于无形。

  站在抗击传染病最前沿

  步入新世纪的这十几年来,邓瑛总是像个镇定的将军一样,站在北京市疾控工作的最前线,传染病大军一波又一波地来袭,也无法撼动他半分。他深知,北京作为首都,人口众多、流动性强,疾控工作不能有丝毫忽。“2003年抗击非典,2005年H5N1禽流感病毒肆虐,2008年负责北京奥运会的防控工作,2009年抗击‘甲流’,2011年又有了H7N9病毒⋯⋯”这些年的种种冲击,也给邓瑛带来了宝贵经验。“首先消除传染源,将患有传染病的人进行隔离;然后切断传播途径,提醒市民开窗通风,减少集会。最后要保护易感人群,为没有患病的人群接种疫苗。”他总结道。

  主动向健康隐患亮红灯

  要把疾控工作做好,离不开健全的监测体系。据邓瑛介绍,通过70个监测网和几乎覆盖所有医疗机构的网络直报系统,北京市疾控中心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疾病防控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给适龄人群接种肝炎、麻疹、水痘等疫苗外,对于没有疫苗的传染病,比如痢疾,我们会以健康教育为主,让市民注意便前便后洗手,食品充分加热等。”邓瑛说,“对于生活习惯和工作条件引发的慢性病,疾控中心会长期进行人群检测,提出预防的方法。”

  公众健康托起“中国梦”

  谈到疾病防控工作的意义时,邓瑛生动地引用了“健康数论”的说法:“健康是1,其他是0。”这句话的意思是,健康是1,其他的所有东西,譬如事业、财富、爱情等都是0,如果前面的1没有了,后面的东西再多也是0。“调查显示,当前北京市居民的平均期望寿命在80岁以上,但是18岁组人群健康期望寿命却只是40.17剩余年,算一算,在80年中有多少年是在伤残或疾病的情况下度过的?这不仅对于个人而言是种痛苦,还会加重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邓瑛说,疾控工作的意义就在于让人民更加健康、愉快地生活,它同样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