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面镜》教学设计

(2014-12-28 20:27:14)
标签:

教学设计

分类: 榆次六中物理组课题研究

齐建纲

教材分析:

 《平面镜》是人教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也是光现象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在生活中经常见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也很感兴趣,但对成像规律和特点往往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缺乏较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探究。

学生分析: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师教育教学观念要更新,应认识到: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增强探究未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以及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价值的树立,是与科学知识的学习同等重要的。要从过去过分强调知识的学习中转变过来,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改变教学法手段,充分认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应从一堂灌中退出,课堂应是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像《平面镜》这样贴近生活、应用性强的课,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就应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学会科学辩证地看待问题。一堂课要培养学生什么,学法的指导应贯穿全程如何让某一种能力的培养突显,在课堂中对教材的处理应是有所舍弃、有所加强,若要面面俱到,必将面面不到。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虚像的概念.

2.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分析法

教具准备:每个实验小组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2支、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刻度尺、白纸、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开门见山引入课题——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知识再次强化——课后探究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同学们,你们面前多了一样什么东西?

:多了一面小镜子。

观察小镜子有什么特征?

:一面能反光,一面不能反光;表面是平的,玻璃做的;方形的、圆形的……引导同学们总结共性的特征“能反光,且表面是平的”。

日常生活中那些物体也可看作平面镜?

:水面、光滑的黑板面等.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面镜成像

教师引导

 

 

 

 

 

教师提问

 

板书课题     

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讨论并总结

 

 

 

 

 

 

 

 

 

 

 

 

 

 

 

 

 

 

 

 

 

 

 

 

 

 

 

 

 

 

 

 

 

 

 

 

 

 

 

 

 

 

 

 

 

 

 

 

 

 

 

 

 

 

 

 

 

 

 

 

 

 

 

 

 

 

 

 

 

 

 

 

 

 

 

 

 

 

 

 

一.  平面镜成虚像

让学生照镜子,:看到了什么?

:自己

:是你自己吗?如果是你自己,你有分身术吗?如果不是你,镜子里又是什么呢?

是自己的像

问:前面学过了小孔成像,此像与彼像有何不同?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
小结] 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小孔成像是实像,平面镜成虚像.如何辨别实像与虚像呢?观察二者最简单方法就是用眼睛直接观察白纸或光屏,如有像就是实像,如无像就是虚像.

:现在教室前面屏幕上的画面和,是实像还是虚像,如何判断?

是实像,因为能成在屏幕上

播放视频:小狗在镜前照镜子,发现同类后到镜后寻找的情景

二、平面镜成像特点

学生活动:用桌子上的小镜子照一照,作各种动作:移动、照手表上的指针或书上的字,看镜中的像怎样

猜一猜:像与物有什么关系?说出猜想的依据。

生:像物可能相等,因为我在家里照镜子,像和我一样高。

生: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我走近像也走近,我远离像也远离。

生:我举右手,像举左手,人和像是关于镜面对称的。

我觉得人远离平面镜时看到像变小,走近像变大。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下面通过探究来验证猜想。在设计实验时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怎样找到并确定像的位置?

每一小组器材中有平面镜和玻璃板,选择那一个作试验?实验时既要看到像,又要找到像.试一试

生:选择玻璃板,平面镜能看到像找到像。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虚像的大小能测出来吗?

:前几天有同学告诉我一件事:我们年级一班和三班的一队双胞胎为了考考老师的眼力,有一节课他们换了班级听课,居然两个 班的老师都没有发觉,他们都替代对方听课了.物理研究方法中有一种类似的方法斤秒叫等效替代.

:用两个一样大的蜡烛来做实验就能比较像和物的大小.让前面的一个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成像,后面再拿一个一样大的蜡烛来找它的像,如果能重合,就说明像物等大。

请这位学生上来演示。

思考:如何测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用刻度尺。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二)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只能用眼睛观察

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1

人眼能够看见物体,是因为有光线进入人眼睛.在烛焰上取一发光点S.从S点发出的光线中任取其中两条入射到平面镜上,并作出其反射光线.这两条反射光线进入眼睛,由于人是根据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来判断物体的位置的,所以感觉光线是从平面镜后面射过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有一个交点S’,因此人感觉光线是从S’发出的,S’就是烛焰上发光点S的像.实际上镜子后面并没有S’这个发光点,是一个“虚假”的“发光点”,因此我们把S’叫做S的虚像点.物体上的每个点在镜子里都有一个虚像点,所有的虚像点就组成整个物体的虚像.

补充: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从而形成虚像

(三)平面镜的应用

1.用平面镜成像如照镜子;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牙齿不易看到的部分;练功房中的平面镜.拓展:我国古代的铜镜.

 2.用平面镜既改变光路,又要看它成的像。如潜水艇里的潜水员借助平面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

3.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如摄影时经常用到反光板、反光伞和反光罩.  

:树在水中的倒影是什么?为什么是倒立的? 

阅读“STS:凸面镜和凹面镜

思考:1.凸面镜和凹面镜原理是什么?

2.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教师引导

 

 

 

 

 

 

 

 

 

教师讲解

 

 

 

 

 

 

 

教师提问

 

 

 

 

 

教师引导

 

 

教师提问 

 

 

 

 

 

 

 

 

 

 

 

 

 

 

 

 

教师类比

 

 

 

 

 

 

 

 

教师配合讲解.

 

教师巡视

 

 

教师板书

 

 

 

 

 

 

 

 

 

 

 

 

教师用课件显示并讲解

 

 

 

 

 

 

 

教师板书

 

 

 

 

 

教师讲解(对潜望镜进行简单说明,提出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意识)

 

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实验

 

 

学生讨论并猜想

 

 

 

 

 

 

 

 

 

 

 

 

学生尝试

 

 

 

 

 

 

 

学生回答

 

 

 

学生演示

 

学生回答

学生探究并交流

 

 

 

 

 

 

 

 

 

 

 

 

 

 

 

 

 

 

 

 

 

 

 

 

 

 

 

学生讨论解决

 

 

 

学生画图

 

 

学生讨论、分析形成的原因。

学生看书并解决

 

 

 

 

 

 

 

 

 

 

 

 

 

 

 

 

 

 

 

 

 

1、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CC.先变大后变小 D.不变    

2、身高1.7m的人站在高1m的竖直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是______m,像和他相距_________m,若他向平面镜移1m,则他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_m

3. 检查视力时,可以通过平面镜间接看视力表,若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镜中的像与视力表本身的大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在下图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5  汽车、摩托车上有许多地方要利用到镜子,例如观后镜,车头灯内的反射镜,其中观后镜应为__________,车头灯内的反射镜应为_________(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

五、布置作业

 

 

 

 

 

 

 

巡视指导

 

 

 

 

 

 

 

学生练习

 

板书设计:

一、特点:能反光、表面是平的。

二、成像特点:

①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形成的虚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只能用眼睛观察。

②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③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④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三、平面镜的应用

 

教学反思:

1.探究活动是新课程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快乐学习,学会探究是我设计本节内容时重点考虑的。我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视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掀起学习的高潮。

2.采用直接引入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前知识教学,避免事时间前松后紧的问题,不仅学生感兴趣,而且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非常有利,在动态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过程中强化了平面镜概念的教学,是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