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镜》教学设计
(2014-12-28 20:27:14)
标签:
教学设计 |
分类: 榆次六中物理组课题研究 |
齐建纲
教材分析:
学生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平面镜成像特点。
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成功的喜悦。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
1.经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过程
2.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虚像的概念.
2.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分析法
教具准备:每个实验小组同样大小(长短、粗细)的蜡烛2支、平面镜一面、平板玻璃一块、火柴、支架、刻度尺、白纸、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流程:开门见山引入课题——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巩固知识再次强化——课后探究激发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激 情 导 入 |
同学们,你们面前多了一样什么东西? 答:多了一面小镜子。 观察小镜子有什么特征? 答:一面能反光,一面不能反光;表面是平的,玻璃做的;方形的、圆形的……引导同学们总结共性的特征“能反光,且表面是平的”。 日常生活中那些物体也可看作平面镜? 答:水面、光滑的黑板面等. 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面镜成像 |
教师引导 教师提问 板书课题 |
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讨论并总结 |
|
民 主 导 学 民 主 导 学 民 主 导 学 |
一. 让学生照镜子,问:看到了什么? 答:自己 问:是你自己吗?如果是你自己,你有分身术吗?如果不是你,镜子里又是什么呢? “是自己的像” 问:前面学过了小孔成像,此像与彼像有何不同?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孔成像是实像,平面镜成虚像.如何辨别实像与虚像呢?观察二者最简单方法就是用眼睛直接观察白纸或光屏,如有像就是实像,如无像就是虚像. 问:现在教室前面屏幕上的画面和,是实像还是虚像,如何判断? 是实像,因为能成在屏幕上 播放视频:小狗在镜前照镜子,发现同类后到镜后寻找的情景 二、平面镜成像特点 学生活动:用桌子上的小镜子照一照,作各种动作:移动、照手表上的指针或书上的字,看镜中的像怎样 猜一猜:像与物有什么关系?说出猜想的依据。 生:像物可能相等,因为我在家里照镜子,像和我一样高。 生: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我走近像也走近,我远离像也远离。 生:我举右手,像举左手,人和像是关于镜面对称的。 我觉得人远离平面镜时看到像变小,走近像变大。师: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下面通过探究来验证猜想。在设计实验时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怎样找到并确定像的位置? 每一小组器材中有平面镜和玻璃板,选择那一个作试验?实验时既要看到像,又要找到像.试一试 生:选择玻璃板,平面镜能看到像找到像。 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虚像的大小能测出来吗? 师:前几天有同学告诉我一件事:我们年级一班和三班的一队双胞胎为了考考老师的眼力,有一节课他们换了班级听课,居然两个 班的老师都没有发觉,他们都替代对方听课了.物理研究方法中有一种类似的方法斤秒叫等效替代. 生:用两个一样大的蜡烛来做实验就能比较像和物的大小.让前面的一个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成像,后面再拿一个一样大的蜡烛来找它的像,如果能重合,就说明像物等大。 请这位学生上来演示。 思考:如何测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生:用刻度尺。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总结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一)1.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三、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补充: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从而形成虚像 (三)平面镜的应用 1.用平面镜成像如照镜子;牙科医生用小平面镜来观察患者牙齿不易看到的部分;练功房中的平面镜.拓展:我国古代的铜镜. 3.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如摄影时经常用到反光板、反光伞和反光罩. 问:树在水中的倒影是什么?为什么是倒立的? 阅读“STS:凸面镜和凹面镜” 思考:1.凸面镜和凹面镜原理是什么? 2.凸面镜和凹面镜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
教师引导 教师讲解 教师提问 教师引导 教师提问 教师类比 教师配合讲解. 教师巡视 教师板书 教师用课件显示并讲解 教师板书 教师讲解(对潜望镜进行简单说明,提出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意识) |
学生观察并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 学生实验 学生讨论并猜想 学生尝试 学生回答 学生演示 学生回答 学生探究并交流 学生讨论解决 学生画图 学生讨论、分析形成的原因。 学生看书并解决 |
|
检 测 导 结 |
1、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挂在墙上的平面镜,他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将:( 2、身高1.7m的人站在高1m的竖直平面镜前3m处,他在镜中的像是______m,像和他相距_________m,若他向平面镜移1m,则他和像的距离是_________m。 3. 检查视力时,可以通过平面镜间接看视力表,若视力表与平面镜相距3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镜中的像与视力表本身的大小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4.在下图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5 五、布置作业 |
巡视指导 |
学生练习 |
板书设计:
一、特点:能反光、表面是平的。
二、成像特点:
①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形成的虚像,在光屏上不能呈现,只能用眼睛观察。
②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③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④像和物体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三、平面镜的应用
教学反思:
1.探究活动是新课程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快乐学习,学会探究是我设计本节内容时重点考虑的。我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视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手段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掀起学习的高潮。
2.采用直接引入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前知识教学,避免事时间前松后紧的问题,不仅学生感兴趣,而且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非常有利,在动态中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过程中强化了平面镜概念的教学,是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