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巍巍始祖山,悠悠华夏情

(2012-05-29 21:39:06)
标签:

山水田园

分类: 山水田园

    中原位于中国之中,新郑始祖山又位于中原之中。始祖山是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建都之地。是炎黄文化的发源地,是华夏子孙的根脉。千里寻根在新郑,拜华夏祖先要上始祖山。郑北京先生曾撰文“拜过轩辕不拜帝,登过始祖不登山”。可见轩辕文化的博大精深,始祖山风光的旖旎迷人。

   始祖山(新郑与新密交界处)和具茨山(新郑与禹州交界处),位于新郑市西南20公里处,郑尧高速从山下穿过,距京珠高速公路25公里,京广铁路20公里,郑州新郑国际机场40公里,107国道12公里。主峰海拔1166米,自古便有“险如如华山,秀如黄山,神如泰山”之誉,享有“中天一柱”之美称。据历史文献记载,轩辕皇帝在此访贤问道、研究医经、封公拜将、屯兵训兽、出兵战蚩尤,统一了万氏部落,实现了中华首次大统一。至今山顶有炎黄二帝山体巨型头像,轩辕庙、嫘祖宫、中天阁、天心石、地心坑、黄帝大宗祠,有黄帝“拜华盖童子处”、“屯兵洞”、“碧暑宫”、“迎日测历峰”、“琴声台”、“五行八卦阵”等遗址。

    始祖山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朝圣拜祖、休闲度假之胜地。2001年8月,中国侨联命名始祖山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始祖山风光秀丽,四季景色迷人。

    始祖山的春天是从山脚开始的。自郭寨沟至驼窑村是一道长长的土岭,岭南区域背风朝阳,冬雪化得特别快,田间路边崖头的迎春花在春节前就开了。嫩黄色的小花点缀于墨绿的枝头,洋溢着春的喜悦。

   “五九六九,隔河看柳”。这岭南是一条曲折的小河。河两岸的柳枝早早地绿了、秀了。小河上游北岸是一个60多户的村庄。村里古老高大的青砖瓦屋,错落有致,钩檐斗拱,气宇轩昂,据说这些房屋已有千年历史。传说皇帝战蚩尤时,曾在此安营扎寨,至今该村东南方二里地有一十层楼高的土台,孤兀耸立,名叫阅兵台,皇帝曾在台上训练数千只老虎迎战蚩尤。这个村就叫千虎村,随着岁月流失,该村又叫千户寨村,千户寨乡又以此村命名,如今更名为具茨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后人为纪念皇帝,曾在训虎台上植一柏树,长到十数人合抱不住时遭雷击不存。解放初期,千户寨村人王书治又在台上植一柏树,如今已亭亭如盖矣。

    春天的始祖山是花的海洋,蜂蝶的世界。阳春三月杏花、桃花、梨花以及好多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粉红如霞,纯白如雪。“春晨杏花露,幽香沁人心”。春风荡漾,游人如织。嫩绿的柳枝轻拂春水,洁白的梨花飘零在身上,人面桃花枝头俏,路转溪头花如玉。花色多,花朵大,花叶甜。始祖山到处流淌着醉人的花香,成群的蜜蜂蝴蝶穿来飞去。山坡路旁,村头屋后都是开满花的果树,坐在石凳上喝茶,缤纷的花瓣飘零在茶杯中,泯上一口,醇厚的花香流入肺腑,大有“心随花魂去,沉醉不知归”之感。

   “三月三拜祖先”。农历三月初三是皇帝建都日,登山拜祖的人特别多。站在山顶放眼四望,登山的人密如蚂蚁,从四面八方蠕蠕地往上挪动。山顶的轩辕庙古朴庄严,庙宇全部由石块砌成,石梁、石檩、石门、石窗。庙里的中华文明始祖——轩辕黄帝,紫面黑髯,目光深逐,正襟危坐,神态端庄。远道而来的华夏子孙三叩九拜,高山仰止,钟呜鼎磬,古韵悠长,庙前香火大如焰,燃如烟,可见炎黄儿女绵延长秋之盛!

     “清明时节两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石门下公路旁,安息着革命烈士贾长定同志。每年清明节,山下群众来此祭奠。一位老农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抗日战争时期,新郑县国民党县长李曰商,丢弃县城,逃进始祖山,皮旅八路军将土在山下阻击日军。贾长定和一部分战士掩护群众边打边向山上撤退,等群众和部分受伤战士越过山顶,担任掩护任务的三十多名战士迅速躲进山下的黄帝屯兵洞,及至日军追至山腰,洞内战士冲出来和山顶战士共同射击日军,两面夹击,全歼日军。同志们含泪把贾长定和其他牺牲的战士掩埋在石门山下。至今驼窑村还有八路军抗日民主旧址。

     山顶轩辕庙(附近村民称祖始爷庙)全石结构,多少年来一直完好无损,庙内的轩辕黄帝塑像历代受人敬仰。谁曾料到,清朝末年,土匪头苏老久脱去黄帝莽袍自己穿上,在始祖山占山为王,招集了几百个土匪无恶不作。山下群众看在眼里,恨在心里。暗中以送米粽串亲戚为由,家家串连,以鞭炮为信号,攻打山上土匪。端午节这天,似有神明相助,家中鞭炮无人点火便自燃。一时间,各村鞭炮声不断,村民各拿锄头,钢叉从四面八方向山上冲。苏老久看到人山人海,自知末路已尽,独自跑到山东侧的鹰嘴石上纵身跳下悬崖。其它土匪死的死、伤的伤、四散逃命。人们重新为黄帝披上了莽袍,金塑轩辕庙。

     夏日始祖山是清凉的世界。走在山间林荫道上,白色的沙石洁净无泥,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凉爽的山风扑面吹来,还有各种鸟叫。偶尔树林尽头露出一角白屋,一头黄牛悠闲地甩着尾巴,几只柴鸡在草丛啄食,好一派田园风光!

     据专家测定,始祖山夏季日平均气温比信阳鸡公山低1—2℃,是郑州地区目前最近、最清凉的避暑胜地。

南面进山门是一个巨大的树根雕塑,盘根错节,绵延几百米。象征这里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亿万华夏儿女的根!

    山上的原始部落村,有石磨、石碾、古老的纺车、织布机,远古斗兽场、浑天甲子定局,八卦阵等。在部落村里可以吃到清香四溢的清炖柴鸡,黄灿灿,香酥可口的油煎柴鸡蛋,黑龙潭的泉水冒着丝凉气,清凉爽口,水未进口而心肺已畅快。

    山顶轩辕阁高29.6米,从西、南、东三面看分别是4层、5层、6层,取天地人数之中的意思。阁中陈列着许多珍贵的炎黄文物,四壁彩绘轩辕黄帝的丰功伟绩。登上阁顶,不觉心旷神怡,品轩辕文化,赏始祖风光。视野所及之处,楼房建筑,红白点点。柏油马路如黑色绸带,车辆如龟甲虫蠕动其中,山下的白龙潭水库,水坝如刀切,库水平如镜,垂钓划船者历历在目。

    阴雨连绵之日,白雾绕山,绿树生翠,山顶轩辕庙如仙山楼阁。此时,白龙潭水库涨满,库中肥鱼溯迎而上,沿河顶上水。满河道的人赤胸露背争相捉鱼又是一乐。滑溜溜的抓不住,鱼尾翅打在脸上又疼又爽,鱼腥气逼人,更有那小泥鳅拱着脚底钻心的痒……。

     叶黄秋至,漫山遍野的柿子、山楂、山枣、桑葚透出满枝红艳艳的果实,十分诱人。“七八月嘴不歇”的农谚意思是说在始祖山上,无论走到哪里,伸手就可摘个果子丢进嘴里咀嚼。山北坡有个行政村就叫“柿树行村”。传说,当年王莽追赶光武帝刘秀,刘秀跑到始祖山,见山北满坡的柿树粗大无比,黑鸦鸦,无边无际,密不透风。他随口说:柿树行(xing )。部下会意,分头藏于密林深处,及至王莽追到林边,看到如此茂密的柿子树林只好悻悻离去。后来村人见林边一柿树上用剑刻的“柿树行”三个字,如今,村民已把村子叫“柿树行(hang )”了。

   “七月螃,八月狼”。秋收时节,螃蟹个大肉肥,常在夜间出来透气。每每黑夜间看见点点火把移动,那就是照螃蟹的。举着火把照亮溪水,看见水边一个个张牙舞爪横行的螃蟹,快速伸手紧紧抓住放进盆即可。万不能用拇指和食指去捏,那样会被螃蟹钳住,疼得你甩也甩不掉的。有经验的村民一会儿就照满一大盆的。据说黑龙潭的螃蟹受了皇帝册封是十条腿,其它地方的只有八条腿,因而到黑龙潭摸螃蟹的人特别多。不过现在夜间照螃蟹已改用手电筒了。

    黑龙潭的名字是如何得来呢?

    传说天上有条黑龙管着下雨。一日这条龙化作一个黑小伙来到始祖山下,见村人用瓦罐装满水背着浇地,十分辛苦,不免喑自惆怅。此时正见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扛着一大瓦罐水走来,黑小伙顿生爱慕之心,赶忙接过水罐浇地,姑娘见那小伙勤快不觉打量起来,但看小伙子黑眉黑眼黑面孔,黑铁塔般健壮,遂生好感。此后,黑小伙多次到姑娘家提亲,姑娘父母就是不允,叹息说,天下大旱,人都快饿死了提什么亲,你要是有本事能让老天下场透雨,现在就可以把我女儿带走,谁知话音刚落,一股黑风裹着姑娘上了天,向西北而去。刹那间,乌云密布,雷雨交加,直下了三天三夜,沟满河平。

    第二年天大旱,姑娘托梦给父母:说那黑龙瞒着玉皇大帝擅自下雨,犯下天规,被贬始祖山西南十五里的深水潭中,如果想叫下雨可用自己在家的旧衣裤塞住深水潭泉眼,把潭水舀完,泼向空中,算是给玉皇大帝献上龙潭美酒,玉皇大帝就会恩准黑龙下雨的。村民照此做后,果然下了场大雨,以后,凡遇天早,村民总会对年轻人说,把您姑奶奶的衣裤找着,塞住泉眼,让您姑爷给下点雨。如今,黑龙潭提纯过滤的龙潭甘泉矿泉水,清冽爽口,远销省内外。

    九月九老人节,秋高气爽,登高远眺,心胸开阔。清早在始祖山顶黄帝迎日峰观日出又是一绝,有人说胜过泰山极顶看日出,这是有道理的:每年收秋种麦之际,新郑地区往往气候干燥少雨,十年倒有九年种不上麦子,早晨在始祖山观日出,很少受到雨云湿雾的干忧,直视无碍。但见那红彤彤的朝阳,硕大无比,从苍茫的天际负重似的冉冉升起,万道金光直射苍穹,观日者心胸为之开阔,顿生无穷大之感,仿佛要融入那清辉碧宇的世界!

秋阳似火,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你可以在山坡上信游。不用担心那带刺的蒺藜会扎着脚。据说黄帝经常在山上光脚采药。尝百草入药而救治天下百姓。山神便喝令蒺藜远走他山,从此山上便不长一根蒺藜。村民说的“赤脚大仙爷”指的就是轩辕黄帝。如今在山腰有黄帝的医圣宫遗址,宫中四壁刻有《黄帝内经》、《子午流注针炙》等,一些村民有病常到医圣宫寻方。

    冬天来临,水瘦山寒。奇石异峦,古寨悬崖更显出始祖山的巍然高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古朴凝重。漫山遍野的黄柏草如成熟的小麦,黄灿灿,红腾腾一大片、一大片,山风吹拂下汹涌起伏。可别小看这种草,过去家家户户盖草房用的就是这种草。冬暖夏凉,透气好,住着舒服,一所房用四千多斤草苫成。可住三十多年不漏雨,如今山区仍有不少人住这样的草房。

    山上阔叶林灌木丛全落光了叶子,枝丫突兀,似乎没什么景致,可是一下雪就两样了,湿气浓重、气温偏低的雪天,到处是一片银白的世界,冰凌霜挂,玉树琼枝,好一幅人间仙景。如情似梦,扑逆迷离,让人如醉如痴。

    始祖山嫘祖洞的传说

始祖山北侧悬崖半空有个石洞,这就是嫘祖洞,内供有嫘祖塑像。传说嫘祖是黄帝正宫妃子,她引导人们养蚕。

    这个石洞是从内向外凿的,从石壁上的凿痕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据山上的村民说,有一年冬季有个穿着宫服的女人人给村里饲养员托梦说:凿洞、凿洞,借牲口用用。第二晚,又托梦说:凿洞、凿洞,借牲口用用。这以后饲养员发现每晚牲口虽拴着,圈在屋里,却叫唤不停,牲口浑身流汗不止,白天则十分乏力,卧着歇息,村民们十分奇怪。几天后有人发现山北悬崖上有一个洞口,就是现今的嫘祖洞,洞下边也无半块凿落的石块!村民这才明白:原来是嫘祖娘娘,每晚借用牲口,把凿洞的石块驮运到远方了!    

    山顶东坡现有黄帝女儿梳妆台。这里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东海龙王派使者求黄帝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他三儿子。黄帝不答应,他便连年下雨,造成黄河地区泛滥成灾。黄帝女儿为救天下苍生,只身答应嫁给龙王的儿子。12月甲子日这天,一团祥去落在始祖山上,因龙王催得太急,黄帝女儿来不及梳妆,便被那蟹兵虾将拉上了云团,那云团载着黄帝女儿径向东南飞去。从此黄河中下游太平无事。人们为了纪念,特意在此建了黄帝女儿的梳妆台。如今一些女青年游到此处总要梳洗一番,特意享受一下皇帝女儿梳妆台的妙处。

    站在琴声台上,连连击掌便听到回声,屡试不爽。当年黄帝在此拂琴读书。吟诗论天下。黄帝和蚩尤久战不决时,一天夜晚,黄帝在琴声台前沉吟,当时满天繁星在黑色天幕上如同宝石般闪烁不定,黄帝仰面看到蚩尤部落上空星气不旺,又见一流星陨落,当应蚩尤,此时炎帝前来询问明天出战否?仗还打不打时,琴声台应声道“打”。黄帝灵机一动:“天助我也”。遂派大将风姤攻打蚩尤,大获全胜……

   几年来,新郑市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始祖山风景区进行绿化,山区退耕还林、禁伐禁牧,景区如今已是百草丰茂,绿树成荫。大宗祠、古禅寺庙宇、黄帝岗演武场等项目正在修复。尤其是东至岳口绕山脊至始祖山顶的中华第一巨龙,长约42里,建成后会发光吐雾,巍巍壮观。

   在中国之中,新郑始祖山建中华第一巨龙,其意义伟大而又深远,它将向世界宣布中华民族已经腾飞!

   在不久的将来,始祖山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名扬四海,引亿万华夏子孙前来寻根拜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