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陆游《焚香赋》

(2016-12-01 10:40:39)
标签:

杂谈

http://ww1/large/9e8b5e33jw1fab3ajea3xj20ds09m405.jpg

​        焚香品香并不是李清照等婉约词人的专享,豪放如陆放翁也把焚香融入生活和诗词之中,闲坐赋诗,少不得馨香一缕。

《移花遇小雨喜甚为赋二十字》

独坐闲无事,烧香赋小诗。

可怜清夜雨,及此种花时。

《春雨四首》其三

胸怀阮步兵,诗句谢宣城。

今夕俱参透,焚香听雨声。

http://ww2/large/9e8b5e33jw1fab3ax8ninj20fi0b7761.jpg

​         此外,他还写有《焚香赋》,让我们得以一窥宋代文人的熏香生活,既写了焚香品香的的经过,也写了制作香饼的香料和制作过程:

         陆子起玉局,牧新定。至郡弥年,困于簿领。意不自得,又适病眚。厌喧哗,事幽屏。却文移,谢造请。闭阁垂帷,自放于宴寂之境。时

        则有二趾之几,两耳之鼎。爇明窗之宝炷,消昼漏之方永。其始也,灰厚火深,烟虽未形,而香已发闻矣。其少进也,绵绵如皋端之息;其上达也,蔼蔼如山穴之云。新鼻观之异境,散天葩之奇芬。既卷舒而缥缈,复聚散而轮囷。傍琴书而变灭,留巾袂之氤氲。参佛龛之夜供,异朝衣之晨熏。

        余方将上疏挂冠,诛茅筑室。从山林之故友,娱髦耋之余日。暴丹荔之衣,庄芳兰之茁。徙秋菊之英,拾古柏之实。纳之玉兔之臼,和以桧华之蜜。掩纸帐而高枕,杜荆扉而简出。方与香而为友,彼世俗其奚恤。洁我壶觞,散我签帙。非独洗京洛之风尘,亦以慰江汉之衰疾也。

http://ww3/large/9e8b5e33jw1fab3b6kosnj20fi0asdhi.jpg

【注释】:
   玉局,指淳熙九年陆游的提举成都玉局观。
  新定,指严州,唐代此为新定郡。
  十三年,乃有知严州之命。
  “闭阁垂帷”以下数句,言焚香。
  两耳之鼎,正是宋代流行的一种仿古样式的小香炉。炉中预置特为焚香而精制的香灰,香炭一饼,烧透入炉,轻拨香灰,浅埋香炭——约及其半。香炭上面置隔火,隔火可以是玉片,也可以是  银片,宋人多喜欢用银,习称银叶。之后,方在隔火上面置香。总之是求香之发散舒缓,少烟,多气,香味持久,香韵悠长。
  “绵绵如皋端之息”,“蔼蔼如山穴之云”,“既卷舒而缥缈,复聚散而轮囷”,皆是也。丹荔之衣,指荔枝壳,以下数句言制作香饼,不过用辞藻装点得秀逸。
  手自调香正是当日的雅趣之一,香饼或香方的互赠以及关于香的品评,也便成为两宋诗文中常见的话题。“方与香而为友,彼世俗其奚恤”,“非独洗京洛之风尘,亦以慰江汉之衰疾也”,追求日常生活中的禅意,乃是宋代士人焚香的一种境界,即便不如意到了极端,它也还是一个疗救的方式。
    陆游的这一篇《焚香赋》,道出了两宋香事之要领,可知有香烟处,不必皆是般若,香与香具实已结构为两宋时代充满细节的生活故事。关注宋人的诗与思,便不能不关注宋人的香诗和香事。诗的悟道,或也在绵绵蔼蔼的香韵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