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的端点是不是独立有效分型的最高点和最低点问题

标签:
杂谈 |
关于笔的端点是不是独立有效分型的最高点和最低点的问题之我见(含笔中间所谓独立K线的方向问题):
(三)对其它相关问题的理解---即关于笔的端点不是该笔中所有K线的最高和最低点的问题--笔的端点不在该笔中所有K线的最高最低位置是被允许的吗?即笔的端点是不是所有K线的最高和最低点?
【关于上升,下降K线的问题】:原文是有明确定义的。(原文字体用红色)
【有人可能要问,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其实,这根本没什么可说的,任何看过图的都知道什么是向上,什么是向下。当然,作为严格的几何理论,对向上向下,也可以严格地进行几何定义,只不过,这样对于不习惯数学符号的人,头又要大一次了。
[上次的理解想法--至少要的K线必须是标准K线的想法似乎值得再商榷了,应该是只要至少有一根普通K线就可以了,但前提是笔两端的分型必须是独立有效的分型]
(2)在上升K线中,把有包含关系的K线按上升的情况处理,即新K线[maxdi,maxgi]。向上笔的中间K线问题,和上面的向下笔反之。
“除了62课,在其它所有的关于笔中分型的讲述中,都不再提到顶底分型间的独立K线的方向问题。所以,我认为这点是不用再考虑的。”
【关于上面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我觉得并不是因为原文不再提到独立K线的方向问题就“不用再考虑”了,而是因为结合律,向上笔中间必须是上升K线,向下笔中间必须是下降K线,如果中间的k有包含关系的话,那就分别按向上、向下的关系处理成标准的上升、下降K线。从实际操作的简洁且有效上来说,只有笔两端的分型是独立有效分型,那么只要中间至少有一根普通K线就可以满足笔的定义要求了,如果中间有1根以上,就更满足定义要求了,所以实际操作时不需要严格处理中间K线的包含关系,直接把笔两端的分型高低点相连就是一笔了。
有人可能要问:如果中间的K线出现反方向的独立K线呢?第一种情况,中间K线出现反方向的,但不符合笔的定义,即没构成笔,那么,中间的小波动忽略掉。第二种情况,中间K线出现反方向的独立K线较多且形成了笔,这种情况和我们讨论笔中间的K线问题的前提是矛盾的---我们是在一确定的笔中讨论中间K线的问题,如果中间的K线又构成了新的笔,那讨论的前提,即确定的一笔岂不是不成立了。所以,这第二种情况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类,即对于已经确定的一笔是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的---也就是说,笔的形成,中间至少要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普通K线才能构成笔,当然前提条件是笔两端的分型是独立有效分型。
--------------------------------------------------------------------------------------------
2、关于笔的端点是不是该笔中所有K线的最高和最低点的问题
(1)笔内分型的顶底超出笔的端点的情况。
(2)笔中非分型顶底的K线超出笔的端点的情况。
【我的理解】:
(1)在缠回复的插图中---第一问的回答我理解且认同,即“顶和底,当然一定是那一笔的最高最低,如果不是,那里面一定不只一笔。”
(2)对于第二问的回答,我的理解和看法是:
【首先】AB、BC不是一笔,因为不是独立有效K线,即中间没有至少一根K线,转折弱波动小忽略掉;
【其二】如果单独看CD,是一笔,因为独立有效顶分型C和独立有效底分型D中间有至少一根K线了,符合笔的定义。【其三】那么AD是不是一笔呢?我们按“缠原文划分笔的步骤”来分析---
【其三】那么AD是不是一笔呢?我们按“缠原文划分笔的步骤”来分析:
第一步[确定所有符合标准的分型],那么图中符合标准的分型,即我理解的独立有效分型有底分型D,而独立有效顶分型有两个,都是相对底分型D而言的--对D而言,两个顶分型和底分型D中间都至少有一根非共K线。
本来,按笔的定义,构成笔的分型应该是相邻的,所以独立有效顶分型C和独立有效底分型D中间有至少一根非共K线就已经是符合定义的一笔了,也就是说,不存在顶分型A和底分型D构成AD一笔的问题。
不过没关系,在这个图中按步骤分析下去的结论也是一样的。
第二步[前后两分型是同一性质的,对于顶,前面的低于后面的,只保留后面的],那么在图中,顶分型C笔顶分型A要高,所以保留C,即顶分型C才是图中和底分型D构成一笔的顶分型(顶点)。而顶分型A和顶分型C之间的底分型B因为波动小,构不成符合定义的AB和BC两笔,忽略掉,也即从A到C是没有笔的。
第三步[经过步骤二的处理后,余下的分型,如果相邻的是顶和底,那么这就可以划为一笔],那么在图中,经过前面两个步骤后,余下的分型就只有C和D了,且是相邻的顶和底,还至少有一根非共K线,所以,CD构成向下一笔。
综上,图中只有CD向下一笔,而AB、BC和AD都不是一笔。
至于缠答复中的“关键看D后面的分型是顶还是底的问题”,我认为应该是针对CD向下这一笔来说的,而不是对AD而言的,因为AD不是一笔。
这里就是一个当下的问题,边走边看的问题:目前CD暂时是构成了一个符合笔定义的向下笔,但却还没有完全结束确定--完全结束完成与否取决与D后面的独立有效分型。即如果D后面走出的分型吧是独立有效顶分型的话,那么意味着CD这向下的一笔是还没有完成的,因为假如D后面走出一个顶分型E,它和底分型D中间没有非共K线或者甚至和D有共用K线的话,那就不是一个独立有效的顶分型E,也就是说DE构不成符合定义的向上一笔,波动小忽略掉,等出现新的一个有效底分型F时(顶分型E后面必然有一个新的底分型,不然的话,就是一直向上的上升K线,顶和底都是交互出现的,也就是说两个顶分型之间必然有一个底分型,两个底分型之间必然有一个顶分型),CD向下的一笔又延伸到了F,成为新的向下一笔CF。这样会不段的“动态当下”下去,那从C开始的向下一笔要到什么才完全结束完成呢?等到新出现的底和其后新的顶构成向上的一笔时才完全结束完成从C开始向下的一笔。比如,如果新的底分型F后面又走出了一个新的顶分型G,且G是独立有效的顶分型(即F和G之间至少有一根非共K线),那么FG就构成了新的向上一笔FG,到此时,从C开始的向下一笔才完全结束完成。
这就是说,向上一笔的结束完成由向下的一笔形成与否决定,即笔是的结束是被相反的一笔完成的(这让我想起了线段的破坏和结束---线段是被线段破坏结束的)
这也就是说,在实际操作中,先要找独立有效的分型,然后中间至少要有一根非共K线,那就构成了一笔。
而这个暂时形成的笔,是会继续向同一个方向走呢,还是会形成反方向的一笔,这完全取决于后面的走出的有效分型的情况(动态的当下),例如图中假如出现顶E、底F和顶G的情况分析。
总结:
(1)笔的划分是唯一的,走势也是用唯一划分出来的向上笔和向下笔交替连接起来的。
(2)笔的笔的端点就是该笔中相邻分型(顶分型和底分型)K线的最高和最低点。如果是向上笔,那就底分型的低点连接到顶分型的高点;如果是向下一笔,那就是顶分型的高点连接到底分型的低点。
--------------------------
关于插图2(“笔中非分型顶底的K线超出笔的端点的情况”)之探讨:
【我的理解是】:
(一)先确定标准的独立有效分型(即经过包含关系处理后能形成笔的分型)
(1)3a和3b有包含关系,按23是向上的关系处理,形成新K线[取3a的低点,取3b的高点],这样1、2、K线[取3a的低点,取3b的高点]就构成一个经过包含关系处理的标准底分型。
(2)6a和6b有包含关系,按56是向下的关系处理,形成新K线[取6a的高点,取6b的低点],这样4、5、新K线[取6a的高点,取6b的低点]就构成一个经过包含关系处理的标准顶分型。
(3)7、8、9很明显的一个没有包含关系的标准底分型。
(二)找出标准的独立有效分型后,再确定笔
(1)因为底分型2、顶分型5和底分型8三个分型中间彼此都要至少一根非共K线,所以都是标准独立有效分型,彼此相邻分别构成向上笔25和向下笔58。
(2)如图,3a和3b有包含关系,按23是向上的关系处理,形成新K线[取3a的低点,取3b的高点],这样1、2、K线[取3a的低点,取3b的高点]就构成了底分型2--不按标准K线的说法,那么底分型2就是由从1到3b的四根普通K线构成--按这种角度的说法,就会出现由底分型2开始的向上一笔的低点端点比3b的低点要高,即2到顶分型6b的底端点,不在该笔中普通K线的最低点的问题。但如果按标准K线的说法,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
58向下一笔的顶不在该笔中普通K线的最高位的现象和问题是一样的。如果用标准K线的角度和看法就不存在了。
只不过实际的图形中走的都是普通的K线,所以存在这个现象和问题。
所以个人理解(1),即通过合并,形成标准K线,把它忽略掉。这样在时间操作中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是有这种情况的事实出现,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把它包含忽略掉,按标准K线的角度理解操作。
【综上总结】:
(1)笔的端点,必须也必定是分型的最高K线和最低K线的端点。
(2)对于“笔中非分型顶底的K线超出笔的端点的情况”是实际中存在的,但按标准K的角度理解和处理,即包含忽略掉。
插图顺序:
插图1
插图2
上图内容摘自缠师原博程式化补缺口震荡如期上演回复的第6页当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6e105c01000ci8.html#comment1
缠中说禅2007-09-05 17:13:18
[匿名]
2007-09-05
C
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B
请问上图中的笔,是AD一笔呢还是AB,BC,CD三笔呢?
==
AB肯定不是一笔,BC也不是,至于AD是不是,这要看D后面的走势。
找笔,首先要找分型。A、D都满足分型的条件,但关键看D后面的分型是顶还是底,如果是顶,那么AD就是一笔。如果是底,那D肯定不是和A构成一笔的那个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