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缠论背驰精研4

(2012-03-15 23:19:56)
标签:

杂谈

受传销蛊惑的,绞肉机最好的货!

(2007-05-17 15:27:16)

 

ID反复强调,关于1/2线最终的震荡级别与形式,都是形成中的,而现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这就是种子,不断延伸、扩展下去,而大盘,永远都只是本ID理论的注释。实际的操作,特别对于散户的操作,你只要知道这个大概的框架,根据短线的背弛进出,这个就能创造出比单边更厉害的利润。当然,这需要技术,技术是靠磨练的。

 

教你炒股票52:炒股票就是真正的学佛

(2007-05-18 08:49:05)

那么,市场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最基础的,就是反复说的以中枢、级别为基础的趋势与盘整。而背驰的级别一定不小于转折的级别,是市场预测的最基础手段。例如,你是一个30分钟级别的操作者,那么,任何30分钟级别下跌及30分钟级别以上的盘整,你都没必要参与。因此,当一个30分钟的顶背驰出现后,你当然就要绝对退出,为什么?因为这个退出是在一个绝对的预测基础上的,就是后面必然是一个30分钟级别下跌或扩展成30分钟级别以上的盘整,这就是最有用、最绝对的预测,这才是真正的预测,这是被本ID的理论绝对保证的,或者说这是被市场参与者的贪嗔痴疑慢所绝对保证的。

教你炒股票53:三类买卖点的再分辨

(2007-05-23 08:47:18)

注意,这里和区间套定理是没有冲突的,当30分钟进入背驰段,为了更精细的定位,用倍数更大的显微镜去看这段走势,这是极为自然的。只要知道该在什么时候用什么倍数的去看就可以。再例如,在看30分钟的第三买卖点时,由于要涉及次级别5分钟的判断问题,所以那时候就不能光用30分钟级别的显微镜,同样要转换成5分钟的。但无论这些显微镜如何转换,一个原则是不变的,就是当你用一个级别的显微镜时,就等于先把次级别的当成线段了,也就是说次级别不在该级别的观察中。

当然,有这最精细最严格的方法,就是从最低级别的分笔中逐步组合分析上来,这样就不存在上面的问题,但这样太累,而且毫无必要。理论是用来用的,只要不违反理论的基础与绝对性,当然要选择更简单的用法。对这个问题,必须要了解,否则一下30分钟、一下1分钟、一下又年线,非把自己换晕了。

其次,对于背驰与盘整背驰,前者是有着最基础意义的,而后者,只是利用前者相应的力度分析方法进行的一个推广用法,主要用在与中枢震荡相关的力度比较中。注意,a+B+c中,ac的盘整背驰,其实都可以看成是B的中枢震荡,虽然a存在时,B还没出现,但也不妨这样看。

第一类买卖点,就是该级别的背驰点,这足以应付最大多数的情况,但有一种情况是不可以的,就是前面反复强调的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为什么?因为当小级别背驰时,并触及该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所以就无须操作。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第二类买卖点来补充。该买卖点,不是专门针对这小转大情况的,一般说,高点一次级别向下后一次级别向上,如果不创新高或盘整背驰,都构成第二类卖点,而买点的情况反过来就是了。所以,在有第一类买卖点的情况下,第一类买卖点是最佳的,第二类只是一个补充;但在小级别转大级别的情况下,第二类买卖点就是最佳的,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该级别的第一类买卖点。

教你炒股票54:一个具体走势的分析

(2007-05-24 01:37:31)

显然,以MACD辅助判断,力度上,g1d2>g2d3>g3d4,相对来说,后者都是前者的盘整背驰。当然,在1分钟图上,这种背驰都没有什么操作意义,但如果是日线、甚至年线图上,就有了。

d4g4是盘整背驰后的正常反弹,针对上面第一种分解,这只是第三类卖点后向一个新的同级中枢移动或形成更高级别中枢的一个中间状态,g4d5这段也是;针对第二种分解,由于g4=d2,所以d4g4是(d2g2+g2d3+d3g3)的中枢震荡,d5g5这段也是。

还有一种极端的例子,就是大幅度的中枢震荡,例如5分钟的中枢在10000元,最极端的,甚至可以次级别以下震荡到0.01元,又拉回来,即使连续跌停到0.01元,然后连续涨停到100000000元,再跌回来10000元,这也是5分钟的中枢震荡。当然,这么有病的例子也只能是理论中的,但由此可见本ID理论的涵盖面之广。所以中枢震荡的操作,一定是向上时力度盘整背驰抛,向下力度盘整背驰回补,而不是杀跌追涨,否则真出现这么有病的情况,那就真有病了。

附录:

 

虽然今天本ID见到什么股票都想当AC给揍扁,但如果你学了上面的课程连今天的图都看不明白,那自己也要揍扁自己了。10点的第一卖点与1115的第二卖点,就和上面图上的g0\g1是一回事情,只是上面是1分钟以下级别的,而这是1分钟级别的。从11151412,就是第三段,从而构成一个大的5分钟中枢,第三段是一个典型的趋势,二个中枢,最后一段在1分钟图上标准的1分钟以下级别背驰(看其中MACD的绿柱子面积),后面的拉回,就是对这5分钟中枢的震荡。就这么简单,看不明白的,对着今天的分时图,和上面的图,请好好研究。

教你炒股票55:买之前戏,卖之高潮

 (2007-05-28 08:12:41)

而一个出色的卖,就是在那大级别高潮的后继乏力、背驰中退出,一个好的庄家或大资金操作者,最好的状态就是在那大级别的最后疯狂中被疯狂的雄蜂把货给抢光了,那种所谓筑平台出货的傻瓜,死去吧。 

从容面对突发事件是投资的基本素质

(2007-05-30 06:53:34)

由于以后的交易成本大幅度提高,因此相应的操作级别必须大幅度提高,最低的操作级别至少是5分钟甚至30分钟以上,至于按买点买、卖点卖的原则永远不变。有了相应级别的买点,就要重新介入,这一点是没什么可说的。短线技术上,30分钟上本来就形成的顶背驰段的区间套确认极可能因为这突发事件而被粗暴地确认,以此为起点,参照其后相应的当下走势,去逐步确认今后的买卖点进行相应的操作。

 

附录:

从今天的走势,就知道为什么本ID的理论里要分第一、二、三买卖点。例如像今天这种突然的事情,可能让第一卖点给错过了,但第二卖点是不会错过的。因此早上本ID专门提醒第二、三卖点走,实际图形上,如果你认不出05300947这个第二类卖点,或者知道没操作,那么学习就比较失败了,还要努力。本ID的理论是实战的,在第二类卖点走,即使不知道什么消息,和高位比也差不了多少,有些股票今天还新高,可以对照不同股票的图形感受一下第二类卖点在这种突发事件中的实用之处。

对一个操作者来说,不要这么多抱怨,第二类卖点不走,那就是节奏错误,那后面就没有资金等待买点,不过,市场的机会多了,经历一次这样的,也会得点经验。这30分钟的顶背驰压力,怎么都需要一个至少1分钟的底背驰才能有比较有力度的反弹,而且还要参考5分钟、30分钟等的走势。真正的底部构筑,必须让这些级别的图形重新走出买点来。

长线看,本ID说那1/2线,还是对大盘有着极大的吸引,深圳对应的线在13700点,没有突破,因此,上海对该线的走势就更有指导性。5月份这180月时间之窗的压力,同样构成了今后行情发展的最主要技术压力。目前的调整是针对262541点上来1800点上涨的,这是必须明确的。

从中枢的角度,一个30分钟顶背驰,按理论的要求,重新拉回58日到521日构成的30分钟中枢,因此,可以继续参照该中枢来考察今后的中枢,可以中枢震荡的观点进行。

教你炒股票56530印花税当日行情图解

(2007-05-30 22:49:10)

很多人大概到现在都不明白为什么本ID的理论中要有三类卖点,其实,第二类卖点除了在小级别转大级别上比第一类卖点优越,在一些特殊的突发情况下,就是最佳的卖点。例如这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529那天,虽然30分钟明显进入背驰段,但由于当天尾盘是高收的,所以用区间套定理并不能确认当时就是背驰了,毕竟还有第二天的走势。而晚上的突发消息,使得这个背驰被立刻确认,这时候,第一类卖点已经不可能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那么,唯一可以进行操作的,只能是第二或第三类卖点。这,在开盘前就可以有一个确定,也就是说,一旦大幅度低开,现实的、能被理论完全保证的卖点就是第二类或第三类卖点。

显然,这第一段的1分钟以下级别走势类型是以向下缺口的形成构成的,根据第二类卖点的定义,就知道,一旦一个1分钟以下级别的向上过程不能创新高或背驰,都将构成第二类卖点。因此,当图中A段走势出现时,一个构成第二类卖点的走势就当下地形成中。

有人可能有疑问,那怎么知道这A段一定构成第二类卖点而不是直接创新高强烈上升,这很简单,具体的方法和区间套定理是一样的,就是看A段的内部结构,一旦内部出现背驰而当时位置没创新高或与前面走势产生盘整顶背驰,那么就一定是第二类卖点。在昨天的具体走势中,A段在内部出现上下上的内部结构时,其中的第二段向上明显出现背驰走势,这可以成交量,或从第一个红箭头所指的MACD绿柱子与后面红柱子绝对值大小比较辅助判断。因此,这个第二类卖点,可以用理论完全明确地确认,一点含糊的地方都不会有。如果当时当下不能明白,那就要抓紧学习了,因为这个问题确实太简单了。

第二类卖点后,从第二绿箭头开始的B段走势,其力度就要和缺口那一段来对比,比较MACD上两个红箭头指的绿柱子面积,注意,第二个要把前面的三个小绿柱子面积也加上,可以看出,即使这个,后者的力度也不大过前者,由此就知道,B段构成了盘整背驰,也就是后面的反弹一定回到第一个绿箭头位置之上。(注意,这里是1分钟以下级别的力度对比,只需要比较柱子面积,如果是1分钟级别的,就要同时考虑黄白线回抽0轴的情况。)而后面C段的走势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C段的高点,用C段下方对应的MACD柱子高度对比不难用背驰的方法判断。由此,ABC三段就有了重叠,因此就构成了一个1分钟的中枢,区间在40874122点。这就成了直到后面、包括明天走势的最关键地方,究竟是中枢震荡,还是形成第三类买卖点,进而构成更大中枢或趋势,都以此为基准。而这是被理论所当下严格保证,毫无可以含糊的地方。

 

有些更细致的地方,其实还可以说的。例如,C段的高点,没有重回B段内部最后一个反弹的启始位置,这并不违反理论,因为在B段内部,最后一段向下并没有背驰,他的转折,完全是小级别转大级别造成的(由于级别太小,可以从柱子的缩短参考看出),这自然就不一定能回到最后一个反弹的启始位置。而在B段内部,从绿柱子一个比一个面积大,就知道前面的向下都不会形成背驰而使B段结束,因此就可以当下地等待最后跌破A段低点,形成B段与缺口段的盘整背驰。这个例子说明,一个大的盘整背驰段的内部结构,完全可以不必有该级别的背驰,完全可以小级别转大级别,昨天的图上就有这样一个标准的例子。 

实际操作中,第二类卖点后,B段盘整背驰造成的买点是否要参与回补,这和你的操作级别有关,如果是股指期货,这对应的是100点的空间,当然是可以参与的,但由于T+0,而且现在交易成本提高了,对于股票是否参与,这就与你实际操作的股票有关了,这必须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处理。但只要你明白了小级别的情况,大级别的操作是一样的,而且大级别的安全性、可操作性更高,操作的频率也更低而已。本ID说这里的例子,只是让大家对理论能更清楚地了解。

附录:

明白了上面的文章,今天的走势如果都不能把握,那就要继续加班学习了。昨天4087-4122的中枢,今天一大早的上冲没有触及4087点,所以就构成了该中枢的第三类卖点。后面三波的下跌,与昨天的B段比,明显背驰,其内部,最后一波,在1分钟图上,绿柱子明显缩短,所以内部也背驰,根据区间套就可以当下定位1002分低点。这是本ID理论中最简单的技术的,如果今天没能这样的分析的,请好好研究补习。

教你打坐1:科学是什么玩意

(2007-05-10 08:47:01)
(待续)

附录:

ID昨天说,今天要继续震荡。但估计到1445分前,所有人都以为本ID说错了,以为那些忽悠今天要冲多少多少点的股评对。结果怎么样,就不用本ID说了。震荡,不一定是绿盘狂跌才是震荡,就像一个中枢,在下面震也是震,。上面震难道就不是震了?今天尾盘的下来,在技术上严格保证,小级别的背弛当然是原因,还有一条就是中枢的走势必完美原则,不明白的,要

加倍学习。

o-fon�hriP�B؇;��弛的时候砸盘,本ID一定欢迎。而对于本ID来说,如果有些话能当百万兵,本ID凭什么不说?本ID也没兴趣知道,联通昨天936945推出5.52元是谁中风了,竟然勇敢地顶出一个顶背弛来,那时候,本ID只看到了卖点,如此而已。就算不知道本ID的理论,最简单的,难道连14日和130日的连线在哪里都看不清楚?

教你炒股票33:走势的多义性

 (2007-03-02 15:20:37)

现在先别管什么力不力的,可以从纯粹中枢的角度对背驰给出另外的释义。对a+A+b+B+c背驰的大概意思就是c段的力度比b的小了。那么,站在B这个中枢的角度,不妨先假设b+B+c是一个向上的过程,那么b可以看成是向下离开中枢B,而c可以看成是向上离开中枢B。所谓顶背驰,就是最后这个中枢,向上离开比向下离开要弱,而中枢有这样的特性,就是对无论向上或向下离开的,都有相同的回拉作用,既然向上离开比向下离开要弱,而向下离开都能拉回中枢,那向上的离开当然也能拉回中枢里,对于b+B+c向上的走势,这就构成顶背驰,而对于b+B+c向下的走势,就构成底背驰。对于盘整背驰,这种分析也一样有效。其实,站在中枢的角度,盘整背驰背驰,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力度、级别以及发生的中枢位置不同而已。

同样,站在纯中枢的角度,a+A+b+B,其中B级别大于A的这种情况就很简单了,这时候,并不必然地B后面就接着原方向继续,而是可以进行反方向的运行。例如,a+A+b+B是向下的,而a+A+b其实可以看成是对B一个向上离开的回拉,而对中枢来说,并没要求所有的离开都必须按照上下上下的次序,一次向上的离开后再一次向上的离开,完全是被允许的,那站在这个角度,从B直接反转向上,就是很自然的。那么,这个反转是否成功,不妨把这个后续的反转写成c,那么也只要比较一下a+A+bc这两段的力度就可以,因为中枢B对这两段的回拉力度是一样的,如果ca+A+b弱,那当然反转不成功,也就意味着一定要重新回到中枢里,在最强的情况下也至少有一次回拉去确认能否构成一个第三类买点。而a+A+bc的力度比较,与背驰的情况没什么分别,只是两者的方向不同而已。如果用MACD来辅助判别,背驰比较的黄白线和柱子面积都在0轴的一个方向上,例如都在上面或下面,而a+A+bc就分别在不同的方向上,由于这,也不存在黄白线回拉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黄白线至少要穿越一次0轴。这几天大盘的走势,就对这种情况有一个最标准的演示。简略分析一下。

由于相应的a+A+b是一个1分钟的走势,那天故意提早开盘前发帖子,等于是现场直播B的形成,但1分钟的走势,估计能看到或保留的不多,那就用15分钟图来代替。0227094502280945,刚好4小时,构成a+A+b,其中的A,在15分钟图上看不清楚,在1分钟图上是0227130602271337,中枢的区间是28772894点,中枢波动的高点也就是b的起跌点是2915点。c段大致从02281100算起,这个c要反转成功,在相同级别内至少要表现出比b的力度不能小,这可以从MACD来辅助分析,也可以从一个最直观的位置来分析,就是必须能重新回来b的起跌点,这就如同向天上抛球,力度大的如果还抛不高,那怎么能算力度大?至于c能不能回到b的起跌点,那可以分析c内部的小级别,如果c出现顶背驰时还达不到该位置,那自然达不到了,所以这种分析都是当下的,不需要预测什么。有人问为什么要看2915点,道理就是这个。至于还让大家看5日线,只是怕大家看不懂的一个辅助办法,有了这么精确分析,所有的均线其实都没什么意义了。而c的力度不够,那就自然要回到B里,所以后面的走势就是极为自然的。站在这个角度,2888点的第一卖点没走,那么030111002859点也该走了,那也可以看成是对B的再次离开,这力度显然更小,当然要走了等回跌以后看情况再回补,而后面又出现了100点的回跌,然后出现底背驰,当然就是一个完美的回补点了。

总体围绕中枢的操作原则很简单,每次向下离开中枢只要出现底背驰,那就可以介入了,然后看相应回拉出现顶背驰的位置是否能超越前面一个向上离开的顶背驰高点,不行一定要走,行也可以走,但次级别回抽一旦不重新回到中枢里,就意味着第三类买点出现了,就一定要买回来。而如果从底背驰开始的次级别回拉不能重新回到中枢里,那就意味着第三类卖点出现,必须走,然后等待下面去形成新的中枢来重复类似过程。围绕中枢的操作,其实就这么简单。当然,没有本ID的理论,是不可能有如此精确的分析的,就像没有牛顿的理论,人们只能用神话去讲述一切关于星星的故事。

不过,这些分析都是针对指数的,而个股的情况必须具体分析,很多个股,只要指数不单边下跌,就会活跃,不爱搭理指数,所以不能完全按指数来弄。其实。对于指数,最大的利益在期货里。不过,期货的情况有很大的特殊性,因为期货是可以随时开仓的,和股票交易凭证数量的基本稳定不同,所以在力度分析等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地方,这在以后再说了。

教你炒股票35:给基础差的同学补补课

(2007-03-09 11:51:34)

下午,那媒体要开组建筹划会,本ID必须参加,先把帖子放上来。大盘走势昨天已提示“现在依然存在重新跌回这5分钟中枢,从而扩展成新的30分钟中枢的可能,所以2915是不能有效跌破的,否则将扩展出新的30分钟中枢”。早上一典型的5分钟顶背驰让这情况变得天经地义。昨天第三类买点后,理论上两种可能之一就是演化成大级别中枢,今天就是一经典演示。该中枢从713点多的2911算起,形成后,和前几天下面那30分钟中枢操作一样,市场又给一次相同类型的操作机会。不多说,最近很忙,对大家照顾不周,抱歉了。

例如,5分钟级别上下上三段,意味着在5分钟级别上有2个底背驰2个顶背驰,按买点买、卖点卖的原则,就有2次的完整操作;而按30分钟级别看,这里就没有买卖点,所以就无须操作。

这也是为什么有时候,有时候一个1分钟的背驰就会引发大级别下跌的原因。在最规范的走势中,该大级别的买卖点刚好是下面所有级别的买卖点。当然,这还是一个很粗糙的定理,在以后的课程里,还有更精细的,这以后再说了。

教你炒股票36:走势类型连接结合性的简单运用

(2007-03-13 09:00:49) 

注意,这种重新组合,不涉及任何预测性,有人可能要问,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把030810005分钟回抽组合到03051330开始的这段5分钟走势中?因为这种组合不利于操作,站在这种组合下,030810005分钟回抽的第三类买点意义并没有被揭示,是仅仅被局限在一个小的5分钟走势范围内,按照这种组合,就会很恐慌地等待背驰,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对走势的理解不够深刻,看不到不同组合反映的意义。

 

关于大盘个股说几句闲话

(2007-03-14 08:58:13)

忙,昨天收盘没发帖,今早补几句。目前大盘中线就是一个日、周中枢的问题,刀没两头利,如果这里是日中枢,现在就直接上去,那么就进入背驰段;如果在这里继续震荡弄周中枢出来,其后可预期的上涨幅度就更可观一点。不过无论是什么中枢,大盘牛市第一波远没结束。

 

袖珍中小板的,值得中线关注。无非两种走势,一种是在开盘附近震荡出一个中枢后向上,一个是向下,向下的其实更有潜力,向下无非就两波,一旦出现日线背驰,就是中线大牛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