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三顾茅庐》教案

(2018-03-14 14:06:53)

8.三顾茅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朗读体会比喻的作用。

3.感受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1.感受课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刘备尊重人才,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

2.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写刘备第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2.《三顾茅庐》主要讲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在深入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人物的身份。

3.在课文中,刘备三顾茅庐,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意到底有多真?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刘备,听其言,观其行,感其心,这也就是说听听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感受刘备的心意。

二、悟语言,感受拜访前初印象

1.谁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

2.朗读指导张飞的话

读书应该读出人物的特点,看看提示语,张飞是怎么说这句话的?(理解:大声叫)那应该怎么读?(指读)

就这一句话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张飞?(鲁莽、急躁、粗鲁)

张飞说的这句话里面哪个动作最能表现他的鲁莽、粗鲁?(),再读一读,读出莽张飞的感觉。(指读)

一句话,一个字就刻画了一个鲜活的人物,这就是名著的魅力!(齐读)

3.指导朗读刘备的话

从刘备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指读)(生气、尊重人才、求贤若渴)

刘备和关羽、张飞是什么关系?当年桃园三结义,这么多年南征北战,同生共死,手足情深,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责怪自己生死兄弟,这足以说明刘备对人才的——

一句斥责之言,我们听出的是刘备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啊!(齐读2小节)

二、品动作,感受等候时的深印象

1.过渡:刘备拜访贤才的诚心不仅表现在他对张飞的斥责之言中,还表现在他许多细微的动作中,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刘备对贤才的敬重与诚心?用笔画出来。

2.交流

下马步行

一里500米,半里就是多少米?(250米)半里多路就是三百米左右。补充介绍:古代人看到特别有地位或自己特别敬仰的人,文官就会落轿,武官就会下马,以表示极大的尊敬。这么远的路,他为什么不一直骑马到跟前呢?现在,刘备远远地就下马步行,说明什么?(他怕马蹄惊扰了诸葛亮,骑在马上有高高在上之感。)

这一切,诸葛亮看得见吗?万一诸葛亮不肯出山,这段路不是白走了吗?(越是看不见,越能体现刘备访求贤才的诚心诚意)让我们读好这句话。(指读、齐读)

两个轻轻地

轻轻敲门:使敲门声不要太大,体现了对贤者的礼貌、尊重。

轻轻地走进去:尽量放轻脚步,防止惊醒先生。

恭敬等候(这段话还有一个词也能表现出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是什么词)

(出示恭恭敬敬)一起读这四个字。就是(尊敬)字下面是什么?()发自内心的尊敬,读好这个词。

想想刘备是怎样站的?谁来表演一下(身体直立、微微低头,双手抱拳,很有礼貌)这就是恭恭敬敬

让我们自己在下面读一读这段话,感受一下刘备的诚心诚意以及对人才的尊重。(练读、指读、齐读)

刘备就这样恭恭敬敬地站了多久? 半晌就是好长一会,起码也得一个小时,“又等了一个时辰”如果让你站这么长时间,你会觉得怎样?《三国演义》原著中用了四个字浑身倦困

这是怎样一幕动人的情景啊!

一个在草堂上躺着,一个在台阶下——

一个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一个是赫赫有名的——

一个是27岁的毛头小伙,一个是——

从这些鲜明的对比中,我们都感受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诚心诚意、求贤若渴。有没有同学能从朗读中让我们感受到刘备十分尊重诸葛亮。

3.师小结:尊重人才用好人才,方能成就大业。所以三顾茅庐这个成语到今天也成为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专用成语了。刘备下马步行走出了诚心,恭恭敬敬等出了诚意,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心感动了。让我们一起读一下屏幕上的片段,感受一下刘备的诚心诚意和尊重人才。(板书)

三、想形象,感受相见后的欢愉

1. 过渡:见面后,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

2.引读第4自然段,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值得刘备这样去请?(板书)

3.出示: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三顾茅庐前,刘备对天下形势看得清吗?就像浓浓云雾遮住了青天,层层茅草堵塞了心口,而现在,听了诸葛亮的一番话,刘备一下子就明白了,就像——堵在心口的茅草立刻(消失了)这就叫——茅塞顿开。难怪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

4.出示: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概括成一个成语就是——(如鱼得水)

鱼和水是什么关系?谁是鱼?谁是水?刘备把自己比作鱼,把诸葛亮比作水,想说明什么?

这两句话,既是写刘备,又是写谁?其实文中还有一个地方也写了诸葛亮。

5.出示: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引读)那里的山冈——,几片松林——,潺潺的溪水——、茂密的竹林——,景色——

明明写的是隆中的美景,哪里写了诸葛亮?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诸葛亮)人们恰好称诸葛亮为——(卧龙先生)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

诸葛亮为人刚毅如山,正直如松,心明如水,谦逊如竹,与山冈、松柏、溪水、翠竹是何等相似;尤其是将蜿蜒起伏的山冈比作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又和卧龙先生扣合,暗示了诸葛亮的非凡才略。这在写作上叫:环境烘托。让我们美美地再读这一段文字。(齐读)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你们看,作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把一个诚心诚意、尊重人才的刘备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通过对环境描写、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看来,要把握人物形象,大家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可适当进行环境描写,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五、背诵环境描写片段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     ),好像(       )。冈前几片松林(    ),(   )的溪流(   ),(    )竹林(     ),景色(    )。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2.重温《三国演义》

板书:            8三顾茅庐

   (语言、动作)    刘备       诚心诚意、尊重人才

   (环境、比喻)    诸葛亮       雄才大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