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2012-03-11 19:18:56)
标签:

新人教版

小学

数学

三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教案

教育

分类: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http://file.chanet.com.cn/image.cgi?a=418766&d=106914&u=&e=

   

万以内进位加法

主备人:

使用人:

个性修改

课时安排

1

第(  1 )课时

总第(6 )课时

 

 

 

 

 

 

 

 

 

 

 

 

 

 

 

应该说明学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

 

 

 

 

 

 

 

 

 

 

 

 

 

 

 

 

 

 

 

 

 

 

 

 

 

 

 

竖式的计算应该注意引导:根据你学过的经验,这道竖式应该怎样写?

 

目标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重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复习准备,导出新知

基础训练

口算:9+6= 5+5=    6+8=

8+6+1=  8+2+1=  6+5+1=

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

 

 

 

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

师:刚才的复习,是前面刚刚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

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教学例1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

提问:

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 (82313)

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

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

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做一做

1、直接在书本上计算,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2、求出每一个胡萝卜上的算式的得数。

3、练习四,第一题,连一连

4、地球仪85元,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堂总结: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指名口算

 

学生自己写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小组内交流

 

集体交流

 

 

 

 

 

 

 

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进入学习情境

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

小组合作讨论方法,

 

在教师引导下最优化方法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

 

 

独立完成计算

(两个学生板演,其余同学在书上完成。)

同桌口述并检查

 

 

完成做一做

 

练习四

 

 

集体交流学习收获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万以内进位加法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作业设计

做一做、练习四

教后反思

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很顺利,学生反应比较灵活。,算理的归纳显得有点简单

检查反馈

 

 

   

3位数加3位数连续进位加

主备人:

使用人:

个性修改

课时安排

1

第( 2  )课时

总第(7 )课时

 

 

 

 

 

 

 

 

 

 

 

 

 

 

 

 

 

 

 

 

 

 

 

 

 

 

提示学生解决提出的问题

 

 

 

 

 

 

 

 

 

 

 

 

 

 

 

 

 

 

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在掌握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3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重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列竖式计算

59+77            85+68             59+89

问:谁还记得两位数连续进位加法列竖式时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吗?

2、口算

600+800900+1001000+100

3、估算

599+800900+101989+112

问:不用笔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吗?你是怎么想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估算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把数字转化成整百整千的数字进行计算,很快估计出了上面的3道算式的大概得数,这也是一种估算的方法。下面让我们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数。

爬行类376

两栖类284

师:你能估计出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吗?

四人小组讨论,要求每人都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方法。

师:376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400)

师:284最靠近哪个整百的数字?(300)

问: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大约一共有多少种?(700)

问:如果精确计算,你认为会比700多还是比700少呢?为什么?

(376不到400,284不到3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

笔算

师:请同学们列竖式做精确计算,看看中国已知的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指明学生板演,集体讲评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计算到前一位的时候不能忘记加进位1。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师: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连续进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国爬行类和鸟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数,其实我国还有许多珍惜野生的动物,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5页,说一说呢在表中发现了什么数量关系?

学生自由找出表中的数量关系,形成问题,并列竖式解决问题。

做一做

课本1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四、回顾整理: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进入情境

 

估算

 

交流

 

 

 

 

 

 

 

 

 

 

试算

两名同学板演

 

集体讲评

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方法

 

 

 

 

练习巩固

 

 

 

 

集体交流收获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万以内进位加法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作业设计

做一做、练习四

教后反思

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很顺利,学生反应比较灵活。,算理的归纳显得有点简单

检查反馈

 

   

练习课

主备人:

使用人:

个性修改

课时安排

1

第( 3  )课时

总第(8 )课时

 

 

 

 

 

 

 

 

 

 

 

 

 

 

 

注意小组讨论的组织形式及控制

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

2.通过教学,学会用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理知识的学习方法,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重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探究、大胆想象、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设置情境、揭示内容

师:海上有许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装有两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装有多少物品应该怎么办呢?

(把两箱物品加起来)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在没有准确计算船上的物品数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说出哪艘船转的东西最多?哪艘船装的东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能不能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师:请你动手列竖式算一算,这六艘船的排列顺序是不是和你估计的一样?

.课本第19页,直接在表格中写出上下两个加数的和。

师:有什么办法即不用在稿纸上列竖式有能够将上下两个加数的和算得准确呢?

.京广中心大厦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楼,楼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

.问:在这道题目中哪座建筑高?我们应该怎么考虑问题?

四、算出玉米上算是的得数

五、开锁游戏

锁头上有得数,钥匙上有算式,请将算式和相应的得数连起来。

六、判断,课本20页第7题,判断各题有无错误,说说错在哪里。

七、536、915、351、85、464、208、649、873、792、127

上面哪两个数加起来得1000?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八、共同分析21页第9题。

九、课堂总结: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讨论交流

 

 

 

小组内讨论交流

集体汇报交流

 

列竖式计算验证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讨论交流

 

 

小组内交流后集体汇报交流

讨论交流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组内交流后集体交流

 

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课

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复习

作业设计

练习五、1-9

教后反思

练习的形式要注意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检查反馈

 

   

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

主备人:

使用人:

个性修改

课时安排

1

第( 4 )课时

总第(9 )课时

 

 

 

 

 

 

 

 

 

 

 

 

 

 

 

 

回忆的问题可以省略,直接进入主情景

在解决情境的问题时简单回忆学过的问题,然后引出新知的解决

目标

能正确地笔算多位数减法会解答有关的应用题。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

减法的计算法则。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口算。(用口算卡片出示)

807=  358=   634=   267= 

425=  436=   329=   659

竖式计算。(学生板演)

5421=  7937=  6524

计算后提问:笔算减法要注意什么?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例题1

师:放假同学们都喜欢去旅游,在我国云南有三个美丽的地方,分别是丽江、大理和昆明。请同学们看课本,这就是我们的行车路线,我们做飞机到昆明,然后从昆明出发。

问:我们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们走了多少千米?我们距离下一站丽江还有多远?地图上表有吗?

问:书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理到丽江的距离,应该怎么办呢?你从书上观察到了什么线索?

师:我们可以用总的路程减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丽江的距离了。

师:请你们观察22页的图与23页的图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师:通常我们可以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路程或者工程等问题,图中昆明到丽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条直线,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更加明了了。

师:请你估算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你觉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吗?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填空,指明学生到黑板演示

 

 

集体讨论,依照法则进行评讲

问:连续退位减法中你觉得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

2、教学例题2

师:现在我们把517改成507,想一想,计算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计算出了正确的结果,但是计算的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你们看这样好不好,同学们前后桌为一组,互相说一说你的计算方法,然后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把你们认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说给大家听,好不好?

哪一想说说你们的方法?指学生到黑板前来,边讲边板书。把讲解权交给学生,并握手祝他成功。(若一名学生没讲清楚,可再找两名学生说明计算方法,或有共它意见的学生发言)

问:改了数字之后我们所用的三条法则还用遵守吗?

师:任何减法的笔算都要按照法则来计算。中间有零也可以借。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独立完成25页第14

2、判断对错:

 321    628     7324      1582

93 ( )- 473 ( ) - 2538 ( ) 847 ( )

238      145     4786      675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集体交流

 

三人板演

集体交流

 

 

 

进入情境

 

 

 

集体讨论交流

 

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

 

 

 

 

 

讨论交流

 

独立完成竖式

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

交流法则

集体交流

 

 

在教师引导下讨论交流

 

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集体汇报交流

 

 

 

 

 

 

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集体回忆交流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万以内数连续退位减法

笔算减法要注意:

作业设计

练习五1.4

教后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学生喜爱的话题到北京旅游引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表,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它是在不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连续退位的减法并没有很多新的知识,一部分孩子已经在课前接受并掌握了笔算万以内数的退位减法;一部分学生正处于跟着老师走,思维正逐步发展的阶段;而个别孩子对万以内的不连续退位减法掌握得还不够熟练。面对差异如此之大的学生群体,应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孩子估算,再尝试笔算,并思考跟以前学的减法笔算有什么不一样。再交流算法。

检查反馈

 

   

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练习课

主备人:

使用人:

个性修改

课时安排

1

第(5)课时

总第(10)课时

备注:内容,宋体五号字, 标题加黑

 

 

 

 

 

 

 

 

 

 

 

 

 

 

 

 

 

 

 

 

 

 

 

 

 

 

 

 

注意计算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要让学生小组内先说一说

   

1、使学生能熟练地、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和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2、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正确地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应用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1、创设情境

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想不想当计算小能手?

2、提出目标

A、能较熟练地、正确地求出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算式的结果。

B、应用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1、先让学生对学过的连续退位加法的算理进行整理,然后请个别学生在班上交流。

2、基本练习

用竖式计算。(先让学生估一估,再计算。)

914876=       602189=         900678=

填表。(P254题)

解决问题。

小明的妈妈要买一件478元的衣服,付给售货员500元中,应该找回多少元?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1、算理展示。

1)让学生结合题目说说计算方法及要注意的问题。

2)啄木鸟捉害虫。(苹果树上有许多虫子,请同学们来当啄木鸟为苹果树捉害虫。)

                                                  

                          

                                     1

2、解决问题展示。(举例说明)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1、找朋友。(P265题)

2、同学们去爬山,这座山高987米,小明爬了398米,还有多少米就爬到了山顶?

3、停车场原来停车206辆,开走了128辆,还剩多少辆?又开来47辆,这时停车场有车多少辆?

   4、知识延伸。(P266题)

学生做完后,在全班集体交流,并作小结。

   5、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做P26思考题。

 

 

 

 

掌握学习目标

 

 

 

 

 

 

 

先估算,再计算,集体交流

 

独立完成P254

集体交流

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后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计算方法及注意的问题

 

集体交流

 

 

 

展示交流

 

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后集体订正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小组内讨论交流后集体交流并完成计算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课

计算方法:

注意的问题:

作业设计

 

教后反思

小组活动的控制

检查反馈

 

http://file.chanet.com.cn/image.cgi?a=418766&d=71309&u=&e=

http://file.chanet.com.cn/image.cgi?a=418766&d=249507&u=&e=

http://file.chanet.com.cn/image.cgi?a=418766&d=9582&u=&e=

http://file.chanet.com.cn/image.cgi?a=418766&d=119501&u=&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