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也有美好、向上的童年。如今,我们也是为人父母,作为家长我清楚地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也是孩子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而我们自身的素质、人格形象和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的孩子张志翰今年九岁,是安师大附小三九班的学生,在他的成长中我很关注他的学习、身体及心理方面,更注重自己以身作则。
我的做法是:
一:教子做人,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学习、勤俭生活习惯。在我童年时我的父母就教育我们先成人后成才,我深知其意,所以和学习相比,我更注重孩子的做人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孩子一出生,我送给孩子的第一支毛笔上就刻着“堂堂正正,立身之本”,我经常提醒他:你是男子汉,要做有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为孩子讲些文明小细节。从问好、走路、坐姿等开始。我也从不打骂孩子,经常和他交流一些在学校、班级、生活中的情况。对他做的对的给予赞扬,不对的地方我会指出来让他认识到错在哪,应该怎样去做。
为了让孩子有荣辱感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我经常通过电视、报纸给孩子讲一些实实在在的人物事迹和社会公德,宣扬中华美德。同时也通过对比,让他知道一些丑恶的人和事,帮助他理解做人的原则,也会增强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习生活上,我告诉他“学而则优”,通过学习将来你可以为这个社会更好的服务。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独立完成作业和对学习的兴趣,养成如何学习的良好习惯。在学习生活中,让他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一年级到三年级用了书包1个,铅笔盒2个。平常在班上别人丢弃和没人认领的铅笔、橡皮擦,我都会让他捡起来用或交公。积极参加班级劳动,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高自身素质,营造美好家庭环境。
作为父母,孩子在身边长大,我们要为他营造一个温馨、快乐和关爱的家庭氛围。我从来不对他大喊大叫,压迫式的管教,更多的是以平等的方式沟通。鼓励他多说自己的意见和处事方式,并经常采纳他正确的意见,做到相互尊重和体谅。
我从不强迫他参加各种兴趣班。在每个星期六,我会和他一起去书店,看看书,挑选一些他喜欢的书买回家看,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三:与学校、社会保持密切关系,掌握教育子女的知识和方法。
班级的家长会是我非常关注的活动,总会积极参加。这也是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同样尊重孩子,让他感到我对他很重视。我通过与老师、家长的沟通以便更好的了解孩子,及时知道孩子最近的学习和心理状况并及时解决。每次家长会开完,我都会和孩子交流,以朋友的语气指出他的一些情况并提出一些建议。
我深知,在学校:老师是最辛苦的。不仅要考虑到孩子在校的安全,更主要的还要教授给孩子们知识和做人的理念。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显而易见的这与老师的辛劳是密不可分的。从一年级以来,我们欣喜的看到,孩子越来越开朗、活泼,懂事听话。有集体荣辱观,这是我们家长在家是做不到的。
作为家长,应加强学习,科学教子,努力做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同成长!成为孩子人生路上的优秀引路人,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更广阔的蓝天!
309班张志翰家长何玉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