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针对淘宝的白皮书,已经拖累中国互联网行业

(2015-01-29 15:37:21)
标签:

it

电商

工商总局网监司与淘宝之间的争吵事件仍然在发酵。在淘宝官方微博转发名为“一个80后淘宝网运营小二心声”文章,质疑网监司此次定向监测抽取样本太少、类比逻辑混乱、行政程序违规等问题后,工商总局发布了一份针对阿里巴巴的白皮书随后阿里巴巴表示要提出上诉。谁都没有想到,双方会走到这一步。

针对网监司的一些行为,仍然会有一些疑问:

1、今天有媒体发现,工商总局发布的这一份白皮书已被撤掉,原先的链接已经失效(链接:http://www.saic.gov.cn/ywdt/gsyw/zjyw/xxb/201501/t20150128_151688.html?gs_ws=tsina_635580442980605028&nsukey=UAoiIeKXKfFCXJRZfQE+F6osEAJzUWM125aFaWacu9cGB7+JJaguTiYl/qC8uonbeZuy8k7EZ62LQfCWwGWLug== )。为什么这样一份白皮书又被悄无声息的撤掉?

 

2、网上流传,刘洪亮司长曾在会议上对阿里提出更加明确的“行政指导”,警告阿里一年要罚“千八百次甚至几千次”,而工商总局在发布白皮书时并没有披露这一部分会议纪要。根据网上流传的刘洪亮司长言论,消费者是不是有理由质疑有关部门存在淘宝所说的“情绪性执法”问题?

 

3、通常情况下,白皮书作为一种官方文件,代表政府立场,讲究事实清楚、立场明确、行文规范、文字简练,没有文学色彩。此外,有些具有官方性质的年度报告、资料或情况汇总,原来不作为白皮书发表,后为显示其权威性,扩大影响,也改称白皮书。但白皮书通常都会说明整个行业的情况,而网监司发的这一份白皮书则是明显渲染对阿里巴巴的一些描述。以监管部门的名义发布一份重点描述某一家公司的白皮书,是否合适?

即使这份白皮书的合规性存在问题,也尽管工商总局已经将白皮书从官网撤掉,但在国外媒体的大肆渲染下,由这份白皮书造成的对于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的负面影响却仍在发酵。

我们来看看新浪财经整理的部分外媒的报道:

美联社《China criticizes Alibaba in report withheld until after IPO》,标题把新闻点放在“中方扣留了涉及阿里巴巴的假货报告(即白皮书),直到它在美国IPO成功后才公开”。

文章说,国家工商总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这次发布的报告,措辞严厉(sternly worded report)。这份报告是去年7月监管方和阿里巴巴管理层商讨的结果。中方直至周三(2015128)才发布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微博]等允许假货销售sales of fake goods)、损害消费者的报告,是为了避免对阿里巴巴去年9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带来干扰。

英国天空电视台官网的报道《Alibaba Sells Shoddy Goods Says China Watchdog》,大意为中国监管部门认为阿里巴巴售卖假货。文章也说,这份报告早在去年就已写好,为了给阿里巴巴在美上市让路而推迟到现在才发布。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报道《中国对阿里巴巴发布措辞严厉的报告》,开头特别有意思:“No business is safe from scrutiny in China -- not even its star tech firm。”这句话翻译一下,大意为:在中国的严格审查下,没有任何一项生意是安全的,即使是中国的明星公司也会有这种困扰。

美国《福布斯》网络版则聚焦“官方告诫阿里巴巴不得傲慢”,而美国福克斯电视台官网跟其他几家外媒一样,聚焦中国国家工商总局为了给阿里巴巴上市让路、事先“隐藏”了这份报告。

路透社的报道,用了一个词“blast”来形容有关部门对待阿里巴巴的态度,blast这个词在这里大致可以理解为“狂批、怒批、猛批”。亚洲新闻网络则是转载了《中国日报》的报道:《中国每两件网售商品就有一件是假货》。

梳理一下外媒对本次事件的报道,我们会发现,他们对此次事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

1、中国监管部门没有在阿里上市前公开这份报告

2、中国电商平台售假行为很严重

3、在中国经商是否安全?

 

从外媒的这些关注点上,我们可以推测,网监司的这份合理性和合规性都被淘宝质疑的报告,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整体形象。监管部门没有在阿里巴巴IPO之前披露相关报告,会让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整体合法性提出质疑,中国概念股的信任因此受到严重动摇从雪球财经编制的中概股指数走势上看,本已有缓慢回升态势的中概股指数27日开始下跌,而随着事态发酵和国外媒体的揣度,这次事件对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整体形象带来的负面影响还会继续。

 

四年前,美国贸易代表处因为知识产权问题将百度和淘宝列入市场黑名单,致使中国公司的国际形象受到严重打击。今天,中国网监司则是用一份被质疑的报告再次让本土公司陷入全面被动,令人唏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