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宁:后人口红利期的电商运营之道
(2013-08-01 21:21:12)
标签:
电商陈海广告要有战争财经 |
文/陳海寕
最近听到很多电商行业的朋友倒苦水,尤其是那些很早开始线上生意的朋友体会更加深刻,现在线上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流量成本越来越高丶管理费用不断增加丶销量却总是上不去。有的朋友几年前刚开淘宝的时候不花钱推广生意也很好,两三年前只要舍得前期投入开个天猫生意也很不错,现在你花多大力气跟精力去想好好玩,却总是没效果。最近我也在琢磨这个问题,线上的生意越来越难做是很显而易见的,但是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这是因为一方面,进入线上的商家越来越多,同业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大量的传统品牌纷纷进入电商,导致线上商品的供应大幅度增加,卖家之间的竞争处于过饱和状态,而另外一方面则是由于近年来网购人群的人口红利效应正在慢慢减退,说白了就是几年前网络购物人群是不断增长的,那个阶段是电商行业的人口红利期,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手由线下消费转向线上,这对商家来说是极为有利的。而现在,电商行业的人口红利期基本已经过去。这一点从淘宝上的买家等级就可以看出来,几年前大部分淘宝买家都只是心级,现在你看看,几颗钻丶上皇冠的骨灰级买家有多少?所以接下来电商行业的发展进入到后人口红利期,在新的阶段,卖家也应该针对行业现状对自己的线上运营策略进行调整。那么未来电商行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笔者做了一些思考,提出一些想法,当是抛砖引玉。
1丶供应链管理能力
对于国内的很多厂商来说,供应链管理是比较陌生的,也许你经常听到人家说这个词,也许你也知道这个东西很重要,但你就是不明白它到底是什么。用一句网络语言来说就是:供应链管理是个什么东西啊,看上去好像很牛逼的样子。这里我也不是业界专家,但我想如果把供应链管理这个能力给他拆分开来,或许会比较好理解一点。对于大部分线上卖家来说,其供应链主要由原料供应商(比如服装品牌的布料)丶产品生产商(工厂)丶线上销售渠道(线上店铺丶电商平台等)丶物流供应商(仓储丶快递)丶消费者几个部分构成,未来还应该包括资金融通提供商(贷款)。最近很多淘品牌的日子都不好过,在与传统品牌的竞争中,纯线上品牌由于本身的供应链不完善被传统品牌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竞争当中,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卖家们在线上的竞争比拼的不光光是线上的运营能力,还要更多的在对线下的生产丶仓储丶物流等方面展开较量。
2丶沉淀客户的能力
沉淀客户的能力说白了就是留住用户的能力,很多人把这一点归结为复购率,但实际上重复购买率只是沉淀客户能力的一个真子集。真正的沉淀客户的过程是老客户维护丶品牌重塑丶打造忠实的脑残粉的过程。可能一个C店通过送点小礼物或者优惠券也能换回一部分回头客,但这种回头购买显然是很脆弱的,因为你的竞争对手也会做同样的事情。很多人会说,我虽然重复购买率很低,老客户很少,但是我现在的生意照样不错啊。是的,这样的店不在少数。靠着直通车跟钻展还有其他的广告投入,确实能维持比较平稳的销量。但是未来,随着新增网购人群的减少(甚至是零增长),所有的商家拼的就是老客户购买。在人口红利期,70%的客户都是新客户,但是一旦红利期一过,70%的客户都应该是老客户。所以,要想玩好线上这门生意,一定要想方设法去留住现在的每一个客户。幸运的是社交网络的兴起给大家提供了这个渠道。如果你的客户都成了你的微博或者微信粉丝,并且你能对这些粉丝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那么在未来的电商竞争中,你一定具有极大的优势。
3丶品牌运作能力
这里我把品牌运作能力分成品牌打造能力跟社会化营销能力两个部分。几乎跟线下的发展脉络一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品的需求一定会超越功能性需求这个层次。举个例子,以前大部分人买手机只需要能打电话发短信就可以了,现在呢?不仅仅是需要触屏的丶大屏幕的丶XX操作系统的,在满足这些基本功能的同时,人们对手机的追求到了品牌这个阶段了,看看三星丶iphone的市场份额你就明白了。未来的网购消费人群一定是追求高品质的,没有品牌的产品将会没有市场。所以要赢得未来的电商市场,你要有自己的品牌,你要有自己的一批粉丝,比的就是品牌运作能力。而在现阶段来说,品牌运作能力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你的社会化营销能力。社交网络的发展正在一步一步的蚕食传统的品牌阵地(如电视广告丶报纸)的同时,也为一些后起之秀创造了空前的条件。一条微博就能让你火爆起来,同样,一条微博也会让你彻底失去网民信任(比如雷振富们)。所以,未来在社交网络上的品牌战争也会越来越频繁,而没有社会化营销能力的线上玩家会在未来的竞争中失分不少。
当然,未来电商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一定会超出我现在的想象力,对商家的各种能力都是考验,这里我只列出了三个我认为最重要的方面,写的不对您也别太当回事儿。
作者个人微信号GuLangis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