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运动员羽生结弦
(2018-11-17 16:05:51)
标签:
作文素材 |
分类: 作文素材 |
把人生活成一部热血动漫
作文素材运动员羽生结弦
冬奥会解说词引发热议
昨天,一篇公众号文章说:“中国冬奥军团在韩国折戟,得靠老谋子的8分钟来挣面子。”这位作者如果知道陈滢,就不会这么说了。陈滢是解说平昌冬奥会花滑的央视主持人,她在现场解说日本选手羽生结弦的比赛时,充满诗意的语言打动了众多观众,甚至令很多日本观众倾倒,很为国人挣了面子。
羽生结弦获自由滑夺冠时,央视的资深解说陈滢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赞美道:“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索契冬奥会冠军在平昌周期面对四周小将们的挑战,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他取得今天的成就,值得全场观众全体起立鼓掌的回馈。”他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部热血动漫。”
这段解说词被日本网民翻译成了日语,获得了六千多的转发和1.4万次的点赞。一位日本网友留言说:“以高洁的教养,不分国籍地对拥有努力、实力和美的对象加以称赞,表示敬意,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对陈滢的赞美,包含了对汉语的赞美,对人格的赞美……陈滢用语言用她的才华与专业水准,铸就了一块金牌。
刚读到相关报道时,有一点担心:这样忘情赞美一个日本选手,陈滢不怕被一些人骂为“媚日”“卖国”之类?这些年来,中日网民互喷的机会多,互赞的时候少,甚至没有。可留意了一下,认为陈滢不该这样赞美一个日本选手的,只有一两条跟贴。这表明,至少这些关注冬奥会、关注陈滢的网友都是明白人。他们没有愚蠢到硬要在赞美一个日本选手与“卖国”之间划等号;同样,在没有什么可喷的地方硬要喷一下,也并不是爱国。“爱国”是一件正义而崇高的事情,如果凡是跟“日本”两个字沾上边的事情一律开喷,不喷就是不爱国,这是将“爱国”粗鄙化、庸俗化了。
爱国,就是要为自己的国家赢得尊重与敬佩,这一点,陈滢做到了。她是以她的才华,以她的专业精神做到的。据报道,陈滢本科读的是英语专业,变身成为评论员,难度很高,要付出许多努力。除了掌握大量专业知识,每次赛事前,陈滢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做功课,每个选手的背景、历次参赛得分,甚至每个场次做过什么动作,出现过什么失误,都了然于胸,解说起来才左右逢源,从容不迫。
加拿大华裔老将陈伟群完成比赛之后,陈滢感叹道:“名将如美人,自古怕白头,曾经惊鸿的容颜,又怎敌岁月的侵蚀?”对西班牙选手,陈滢说:“浪漫骑士,堂吉诃德。”申雪与赵宏博、庞清与佟健等中国选手,陈滢更是为他们献上深情而美妙的赞词。
“爱国”二字重千钧,不要轻易、随意地说出来。像陈滢们这样,沉潜于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在平凡的努力中绽放自己——以这种态度工作的人越多,国家就越能赢得尊重。要爱国,请深爱。
羽生结弦:曾经有许多艰辛之事,但没有不拂晓的夜晚
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索契冬奥会冠军在平昌周期面对四周小将们的挑战,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羽生结弦,一位不待扬鞭自奋蹄的选手。
北京时间,2月17日午时,韩国平昌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项目,冠军角逐而出,是上一届索契冬奥该项的金牌得主,没错,羽生结弦,成功卫冕!
这一刻,现场震耳欲聋的欢呼通过现场直播,传到了每位通过媒体观看比赛的人们耳中,全世界瞩目。故事的主人公,那个倔强的小孩儿,哭得让人心疼。是了,大家都是喜悦的泪水,为梦想终于实现的雀跃,为一直以来拼搏的不易,这拼上一切换来的金牌,足够被历史铭记。
2009年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青少年组冠军
2010年 世界青少年锦标赛冠军
2011年 花样滑冰大奖赛俄罗斯站冠军
2012年 花样滑冰大奖赛日本站冠军
2013年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2014年 索契冬奥会冠军
2014年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
2015年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2016年 花样滑冰大奖赛日本站冠军
2016年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冠军
2017年 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冠军
2018年 平昌冬奥会冠军
奥运会2连冠,世锦赛2冠,总决赛4冠,前无古人,历史第一人”
我永远不会忘记,17号那天冠了之后咨询台发出的这条信息。少年就这样一路披荆斩棘的成长起来了,一点一点回看他的成绩,不知觉泪流满面。
知道这位少年时间并不长,16年底,看他走过的这一年,有幸亲眼见证了两个世界纪录,何其有幸,能和他活在同一时代,知道他,并被他的拼搏精神激励着,三生有幸。
因为受伤,他错过了总决赛,全日,团体,他三个月没比赛了,两个月没上冰,比赛三星期前才恢复三周跳,两周半前才恢复四周跳,他说我要带着战胜自己的心情,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水平。无论谁要去拿首金,我也要拿下这块金牌。他做到了。赛前十天,接受了使用强效药物止痛,哪怕这样会让脚的感觉迟钝进而影响跳跃,哪怕会失去滑冰的感觉,哪怕会缩短现役的时间,他放弃了所有的幸福,把一切都赌上,一生悬命的去做了,所幸想要的得到了,愿望实现了,梦想终得以成真。
瘦削的身躯下,如何以埋藏巨大能量,达成不可能达成之成就。了解他过往的你,想必知道,这并非偶然。回首往昔,他的故事像极了热血动漫里的剧情,只不过有多得难以想象的坎坷显得过于编排,不过,这就是现实。热血漫都不敢这样写的故事,起起落落,攀上巅峰又跌入低谷,外人眼中一次次不可思议的触底反弹,其间又有多少不能与人道出的苦,各方面为了热爱的项目牺牲与付出成为常态,一腔赤诚拼搏,从17岁缔造SP最高分之后,18岁、19岁、20岁、21岁、22岁,持续更新自我记录12次,前人未到的理想前方,有幸看到他展现给我们的广阔景色,在他身上,存在着无尽可能。
从挑战者,一开始重新起步,凭自己力量哪怕用指尖抠着也要爬上去到在壁垒上开扇门。比起用尽全力一丝丝攀爬到找到突破方法予后面人开辟更容易的道路,他做到了,短节目破100,长节目破200,总分300+,把花样滑冰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他,作为开拓者,不拘于仅此,而是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着,不断在追求的道路上究极进化。
过去的荣光,并不是一定会成为踏脚台,但能将其变为踏脚台的只有自己。不管周围谁说什么,那都是自己所追求的梦想。梦想的延续,要自己来思考。付出行动去追求的人也只有自己。总之,我会一直追求自己的极限以及超越极限。
心中的赤诚
脚下的远方
每一步都是为了抵达胜利的彼岸
前行吧 怀揣梦想的少年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慕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做不到的话,就努力做到能做到为止;能做到了,就努力做到能完美做到为止;能完美做到了,就努力到能无数次完美做到为止。
在花滑的世界里,每一位奥运冠军都会成为历史,那么重要的是他为这个项目留下了什么。羽生结弦为花样滑冰这项综合的冰上艺术留下的是,他为我们证明了花样滑冰的力量不在于在冰上描述一个客观的世界,他是为了描述这个世界在人内心的感受。这个项目的魅力和张力,就凸现在这种感染力上。我们会因为这个项目的力量而热血沸腾,被他拨动心弦,甚至会感到灵魂在升华。——陈滢
“蓝玫瑰是不存在的,羽生选手也是,他给人一种并不真实存在于人世的感觉。”日本摄影师这样评价。
无数次,无数次,跌倒爬起,重复着同样的动作,那仿佛将杂质一点点去除,雕刻出这世界上最纯净的事物,奇迹就是如此被创造。日复一日调试动作与感觉,是了,他的执著让跳跃也能通过公式计算窥得规律与玄机,惊人的掌控力,是在无数次艰苦卓绝的训练里,不厌其烦地重复中,练就的能够让身体记住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也能精准实现的能力。
羽生结弦为了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无数次用堪称自杀式的训练方式来锻炼自己。他的父亲为他取名结弦,就是希望他能够在任何困难面前用一种凛然的态度面对生活。
“你脸上云淡风轻,谁也不知道你的牙咬得有多紧,你走路带着风,谁也不知道你膝盖上仍有摔伤的淤青。你笑得没心没肺,没人知道你哭起来只能无声落泪。要让人觉得毫不费力,只能背后极其努力”。
对于从小体弱哮喘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花滑,可能只会是个柔弱的凡人。正是因为有了花滑,就仿佛给他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装上坚实的铠甲。花滑成就了他,也同样感谢他,让花滑如此完美,被世人铭记。孤高的星啊,忍受一切凛冽的寒风,刺骨的痛楚,与自己对话,一次次在国际赛场上绽放奇迹,追梦的少年步履不停,他的魂早与花滑合二为一,强大的生命力,令人神晕目眩的美,到底是花滑成就了他,还是他成就了花滑,结果上,早已别无二致。
眉宇眼间藏着锐利锋芒,野心敛于内的胸有成竹,劲瘦脊背上崎岖着的肩胛骨像极了盘曲着的蝶翼,温润容颜与自内而外散发着的从容,举手投足间都是贵气,更是神诋般神圣且强大。少年终成王,不负年华,不负一腔赤诚。
也谢谢他,不过度坚硬伤人伤己,不过度柔软保护不了自己,一边棱角分明一边柔情四溢。一切都掌控得恰到好处。命由自己不由天,谢谢你义无反顾的进取与开拓,坚定勇敢且刚毅,你是年少的欢喜,倒过来也是啊。
羽生结弦: 人生哪有奇迹?而他就是奇迹。
2018年平昌冬奥会上,有这样一位花滑男选手,他凭借一曲美轮美奂的乐曲,展现出娴熟的技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66年来第一位蝉联冬奥会男单冠军的花滑选手。
有人评价说:这已经不是滑冰,这是在冰上写诗。
央视解说员陈滢这样盛赞他:
“容颜如玉,身姿如松,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幸得识卿桃花面,从此阡陌多暖春。”
“命运对勇士低语:你无法抵御风暴。勇士低声回应:我就是风暴。”
他,就是羽生结弦,日本的花样滑冰选手。
他是第一个获得花滑男单奥运金牌的亚洲人,19岁实现了奥运会、世锦赛、大奖赛总决赛的大满贯,史上第一位连续四年大奖赛总决赛冠军。更厉害的是,他12次打破世界纪录,是花滑男单所有项目世界纪录保持者。
羽生结弦以超强的跳跃能力、极佳的柔韧性和风格多变的表演闻名,再加上温柔的眉眼和清澈的眼神成为燃爆世界的“冰上王子”。
没错,这简直就是热血动漫中走出来的男主。
看到我国选手金博洋手中国旗的方向不对,热心的走过去帮忙调整;
为了不影响队友采访,这位“王者”从镜头下的挡板后偷偷跪地爬走;
平日里走哪都会礼貌的90度大鞠躬;
羽生结弦刮起了一股强烈的旋风,人们为他欢呼尖叫,追捧他的一切。而我更喜欢解读他成功背后的因素,比如性格、比如信念。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和纪录片,可以发现万事皆是有因才有果,他今天所获的一切赞美和荣誉,都可以从他超乎常人的顽强和坚韧中寻找到根源。
这是个适合讲给孩子的榜样故事。作为父母,同样可以从羽生的成长历程中获得感悟。有的人生而拥有天赋凛然,这是可遇不可求,然而很多天才背后的品格,我们却可以学着去养成。
1
努力是他真正天才的地方
羽生结弦1994年12月出生在日本仙台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中学的教导主任,母亲是全职家庭主妇。
名字结弦,是爸爸起的,一是呼应他的星座射手座,另外就是希望他的人生想弓弦一样张弛有度。
羽生从小患有哮喘,4岁的时候家人抱着强身健体的心态让他去和姐姐一起学习滑冰。妈妈觉得,溜冰场是最不容易吸入灰尘的运动场地。
羽生和姐姐
本来是抱着锻炼的心态去的,教练却很快发现羽生身体素质和柔韧性都非常好。最重要的是,无论摔倒多少次这个坚强的小孩都会重新站起来。“姐姐能做到的,我也可以”,从那时起,内心的强大以及不服输的精神,就展露出来了。
9岁那年,小学四年级,羽生参加全国比赛,一举获得了冠军。
11岁时,他留着和偶像俄罗斯的传奇选手普鲁申科一样的蘑菇发型,他羞涩而笃定的说:“我的目标是拿到奥运会金牌”。
15岁,他成为了青年组的世界王者,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日本最年少的世界青年锦标赛的男单冠军。
然而,羽生接下来要迎接更严峻的挑战,进入成人组。虽然身怀其他男选手很难完成、强调高柔韧性的“绝招”,但大人们也有自己的“杀手锏”——强调综合性的四周跳。这是花式滑冰里最难的一个动作,也是参加奥运会的技术门槛。
这是网上找到的一段专业解释,四周跳1440度后,落冰时脚要承受5-7倍的自身质量!
在四周跳时,人类需要违抗生存本能。在空中身体的转速达到每分钟400转,并始终要控制好身体,而一辆开到100公里/小时的车轮转速,也不过每分钟800转……
为了早日练成四周跳,15岁的小伙开始了严格的训练。一般选手每天练20到30次四周跳已是极限,但羽生一天会跳60次!每分钟一次的练习,五十次,才只能成功一次。
对我们来讲,多练30次或许只是一个数字的概念,对实际训练者,却承受着无比的压力与痛苦。
有网友做了这样的计算:
一次四周跳就意味着选手要在0.7秒的滞空时间内,让身体旋转四周。
由于身体高速旋转,人在落地时候受到的冲击力至少是体重的5倍。
靠着这样日复一日的摔打与伤痛的不懈努力,3个月后,他做到了。
这个时期的教练阿部奈奈美,见证了羽生四周跳的起步与成功,她是这样评价羽生的:
“是的,我认为羽生结弦是天才。
但他的天才和别人所说的天才有点不一样。
他可以比别人付出多一倍的努力,他可以为了将本身天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而努力。
这种努力的方式,正式我觉得他真正天才的地方。”
羽生结弦语录:“努力会说谎,但努力不会白费。”
2
只要还能爬,就不会放弃
在赛前6分钟练习时,羽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剧烈相撞,他头部、下颚、腹部、腿都受了伤,昏倒在地长达两分钟。高速的强烈撞击令他痛得躺在冰上喘息。
教练叮嘱他:“你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但羽生咬咬牙,他眼神坚定破釜沉舟:“跳!”
重返冰场的过程中,他冷静地修改动作构成,把由于受伤而可能完不成的动作重新组合,他默默计算着分数。预料之中,节目中八个跳跃他摔倒了五次!
倒下站起倒下站起倒下站起!
胜利必然属于这样强悍的战士,羽生的拼死坚持,最终拿了银牌。
对他来说,在赛场上,只要能爬起来,就绝对不会说放弃。
他描述自己的花滑生涯,三个形容词之一是:一生悬命,应该是最好的诠释了吧。
媒体问羽生类似这样的问题:
“怎样看待受伤的那段时间,自己是怎么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调整过来的?”
羽生回答:“如果没有发生受伤的事情,或许我就拿不到奥运冠军了,因为受伤,才有机会思考,有机会学习其它内容,这次的经历让自己以后面对其它困难时再也不会这么艰难,多亏了这次受伤,三个月不能上冰切实成为了我的力量。”
面对逆境,有人选择抱怨,有人选择萎靡,而羽生选择了奋起,选择了感激,他用“多亏了”来形容那场受伤。
羽生结弦:曾经有许多艰辛之事,但没有不拂晓的夜晚。
3
我要变得更强
羽生结弦说过,他觉得运动员是没有极限的。
“如果不逼自己,不挑战自己,就丢了作为运动员的初心。”
他不停刷新世界纪录,书写着羽生如何挑战自己极限的传奇,拔高了世界花滑界的水平,一次又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于花样滑冰难度的认知。
他是一个已经站在世界之巅还不断挑战自己的王者。别人是把奥运冠军当做终点,而他把奥运冠军当做起点。毕竟在这个世界上,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
羽生从小学开始记滑冰笔记,每场比赛,每次练习,他都会记下来,记了一本又一本。
笔记本扉页上写着四个大字——“绝对要赢”,本子上全是他对自己的深度剖析,详细的比赛心得,记载着羽生努力拼搏的每一个足迹。
如果你认为他只是个滑冰运动员,那么你就错了。羽生结弦还是个十足的学霸,他一边潜心训练,一边苦心读书,以正规考生的身份货真价实地考上了日本名校早稻田大学。
花滑是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美丽运动。为了增强艺术感染力,羽生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编曲。重新编排比赛的曲子,仔细思考每一个节奏安排哪个动作最和谐,把跳跃、步法都融到音乐里,让人感觉到浑然天成;他还在音乐开头放进自己的呼吸声,让自己开始前调整呼吸,放松之余还能够让自己的实力最大化。
每当音乐响起,羽生便带着他所有对于花滑的梦想优雅滑行,将观众带入绝美的观赏境地,达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平衡。
羽生结弦语录:奥运冠军什么的、世界冠军什么的,都没有关系。我丝毫没有失去动力,我还想要变的更强大。新的敌人就是我自己。
“现在希望把自己家的孩子培养成像羽生选手一样出色的妈妈很多,怎样才能培养成像羽生选手一样呢?”
“我就是我。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个人类,人各有不同。我也有很多的缺点。但是我觉得应该不仅仅关注缺点,要是能够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也会开心快乐的成长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