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培优补差文言文翻译
(2016-12-30 20:50:32)
标签:
教育 |
分类: 高考培优 |
期末培优补差文言文翻译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蒙晓之曰:“君辈皆侯伯,无庸以狱吏辱君,第以实对。”(5分)
(2)又尝有凡事蒙独受旨,京不知也;京侦得之,白于帝,帝曰:“侯蒙亦如是邪?”(5分)
参考译文:
(1)侯蒙向他们说明:“你们都是一方的侯伯,无须让狱吏侮辱你们,只管按实情回答。”
(2)曾经又有几件事侯蒙单独接受皇上的诏命,蔡京不知道;蔡京侦察得知(侯蒙斥责主管官吏)这种情况,(便)告诉了皇上,皇上说:“侯蒙也这样吗?”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无水田处,亦望选兵戍之,简其精锐,去其冗缪。”太宗嘉纳之。(5分)
(2)时议防秋北鄙,承矩犹屡表请行,上以其老闵之,不许。(5分)
参考译文:
(1)那些没有水田的地方,也希望挑选士兵戍守,选拔精锐,去除老弱。”太宗赞许并采纳。(大意正确2分,“其”、“简”“嘉纳”,各1分)
(2)当时朝廷议论在北方边境防止秋天(敌人抢掠),何承矩多次上奏章请求前往,皇上因为他年老,怜惜他,没有答应。(大意正确2分,“鄙”“闵”“时议防秋北鄙”句式各1分)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玮将勇敢士出战,夺舟千余艘,似道遁去。(5分)
(2)古者一相,专任贤也,今宰执员多,政出多门,转相疑忌,请损之。(5分)
参考译文:
(1)何玮率领勇猛敢死之士出战,夺得一千多艘战船,贾似道逃走。(“将、遁、舟千余艘”各1分,整句通顺2分)
(2)古时只设一个丞相专门任用贤明的人,现在宰相的人数过多,政令出自多个宰相的门下,转变成互相怀疑猜忌的局面,请减少宰相的人数。(一句1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5分)
(2)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战死与戮死何如?”(5分)
参考译文:
(1)恰逢夜幕降临,敌贼稍微有些退却,赵师旦告诉他的妻子说,把我的州印拿来你佩戴在身上,让妻子背着儿子藏匿起来。
(“会”、“却”、“语”、“匿”各1分,句意1分)
(2)天刚刚亮,敌贼攻打城墙越来越急,身边的人请求他稍微躲避一下,赵师旦说:“作战而死与被敌贼杀戮而死有什么区别呢?”
(“迟明”、“左右”、“少”、“何如”各1分,句意1分)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古者用师则赢粮以养兵,无事则移兵以就食,诚能移兵于华,则前费可免。
(2)又因进对及取燕事,曰:“祖宗盟血未干,渝之必速乱。”
参考译文:
(1)古代打仗时就背着粮食去供养军队,没有战争时就移动军队以便得到粮食,如果能够把军队调到华州,那么前面所说的费用就能够免掉。(计分点:“赢粮”,背着粮食;“诚”,如果、果真;“前费”,前面所说的费用。每处1分,译出大意给2分)
(2)又因为上朝入对时论及夺取燕州之事,吴时说:“祖宗盟誓的血迹还没有干,改变必定会招致祸乱。”(计分点:“进对”,上朝入对;“渝”,改变;“速”,招致、导致。每处1分,译出大意给2分)
6.把下列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策凤氏终乱,奏降其秩,设官制之,寝不行,后卒叛。(5分)
(2)应期条上方略七事,言广兵疲弱不可用,麒等恚。(5分)
参考译文:
(1)(盛应期)料想凤氏最终要叛乱,上奏(请求)降低她的品级,(专门)设置官职辖制她,(但)奏章被搁置没有处理,后来(凤氏)终于叛乱了。
(2)盛应期备文上陈七条策略,说两广的士兵疲惫衰弱不能征用,朱麒等人很怨恨。
7.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 (5分)
(2)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
参考译文:
(1)大的事情,(陛下)应当(向太后)咨询后再去做,表示自己不敢专权擅断。(5分。事之大者,定后;咨访:咨询,征求意见;专:专权擅断;宜咨访然后行:省略句式;句意一分)
(2)这是心腹大患,要解救都唯恐不及,怎么还能够拖延呢?(5分。乃,是;腹心之疾:腹中之病,指心腹大患;逮:及,达到;顾……耶:怎么……呢,难道……吗;句意一分)
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身辱国破,皆由不能为君所致。人君贵能为君,它非所尚也。
(2)巙巙雅爱儒士,以故四方士大夫宗之,萃于其门。
参考译文:
(1)自身受到侮辱,国家被灭亡,都是因他不会当国君导致的。国君最可贵的是会当国君,其它的事情不必去追求。(关键词“身”“贵”各1分,句子大意3分)
(2)巎巎非常喜欢读书人,因此天下的士大夫以他为领袖(宗师),聚集在他的门下。(关键词“以故”“宗”“萃”各1分,句子大意2分)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5分)
(2)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5分)
参考译文:
(1)戍边的主将大多忌妒杨业,有人悄悄地呈上诽谤的奏书指责他的短处,皇帝看后都不过问,而是把奏书封好交给扬业。(译出大意给2分;“主将戍边者”“潜”“斥言”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请各位将军在这里埋伏下步兵和弓箭手,分成左右两翼来支援,等到我转战到这里时,你们就用步兵从左右两边夹击敌军救援我。(译出大意给2分;“张”“强弩”“俟”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孙沔向守环庆,养练士卒,招抚蕃夷,恩信最著。
(2)沔居官以才力闻,强直少所惮,然喜宴游女色,故中间坐废。
参考译文:
(1)孙沔曾经驻守环庆,供养训练士兵,招安异族,恩德信义最突出。(得分点在“蕃夷”“著”)
(2)孙沔做官凭借才能闻名,刚强正直,很少有忌惮的,可是喜欢宴饮游乐和美女,所以任职中因为(这些喜好)被免官。(5分。“强直”“坐废”各1分,大意3分。)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涿郡卢辩见而异之,令入太学,专精不倦,同辈皆共推伏。(5 分)
(2)尚希性弘厚,兼以学业自通,甚有雅望,为朝廷所重。(5 分)
参考译文:
涿郡人卢辩见了对他感到惊异(觉得他与众不同),让他进入太学就读(学习),杨尚希专心精研学 业(聚精会神、用心专一),不知疲倦,同辈的人(同学)都推崇敬服他。(重点词:异 1 分;专精 1 分;推伏 1 分;大意 2 分)
(2)杨尚希心性(天性)宽宏敦厚(宽大忠厚),加之(加上)自己精通学业,有很好的名望(声望), 被朝廷重视(尊重)。(重点词:弘厚 1 分;兼 1 分;雅望 1 分;大意:2 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帝北征,每陈说《资治通鉴》,虽在军中,未尝废书。
(2)闻诸将不睦,迁徙之民盈城,复皆疾疫,刍薪乏阙,杜门不敢樵采。
参考译文:
(1)他随从世祖北征,常常为世祖讲说《资治通鉴》,即使在军中,也未曾停止读书。(“每”“虽”“废”各1分,句意2分)
(2)听说众将不和,迁徙的百姓满城,又都得了传染病,柴草缺乏,却关闭城门不敢出去砍伐。(“盈”“乏阙”“杜”各1分,句意2分)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永奇密戒之曰:“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5分)
(2)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天未欲平中原耶?何沮挠若此!(5分)
参考译文:
(1)李永奇私下告诫李显忠说:“你如果寻得可利用的机会,那么南归宋朝,不要因我在敌手的原因而改变志向。”
(2)李显忠知道宏渊没有远大志向,叹息道:“上天没有打算平定中原吗?为什么如此阻挠!”。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甘旨融怡,昏嫁以时。妻子衣食常不给,而处之晏如。
(2)吾释汝,使汝营生,奉衣食之余,悉以偿官,期以岁月而足,可乎?
参考译文:
(2)我放了你们,让你们自己谋生,除了供给吃穿以外,剩余的都用来偿还欠款,以一年为期限还足欠款,可以吗?(译出大意给2分。“营生”“奉”“期以岁月”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