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将1~9填入九宫格,使其横竖斜都等于15?

(2016-01-10 22:08:06)
标签:

杂谈

教育

数学

九宫格

分类: 资源分享
      昨天一起拧螺丝的工友说,我读书多,让我帮他看一下他侄女三年级的数学题,如何将1~9填入九宫格使其横竖斜都等于15,倒是很快就填出来了,可是为什么要这么填呢?将问题分别发到了微博和企鹅的某某圈里面,果然得到了很多的回答,学霸还是多。。

http://ww1/large/9e737dc3gw1ezuo6bon2yj20by0hhgo3.jpg

 
        我已然感觉三四年级是混不下去了,准备回二年级混去了,有木有表哥在读初一的求罩啊。。。 

http://ww1/large/9e737dc3gw1ezupxwde83j2064064mxd.jpg


4      9      2
3      5      7
8      1      6

        有人说,在射雕英雄传里面这个题目困扰了瑛姑20多年,后来被黄蓉分分钟就解决了。《射雕英雄传》中,英姑对黄蓉说:“你算法自然精我百倍,可是我问你:将一至九这九个数字排成三列,不论纵横斜角,每三个字相加都是十五,如何排列?”黄蓉当下低声诵道:“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右三左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其实,北宋刘牧著的《易数钩隐图》中和这个口诀匹配的还有一首诗:四季九花二重开,三杨五柳七处栽,八哥一唱六鸟应,九宫奇境仙人来。"
         灵龟是又是什么?原来灵龟是背负洛书的神龟。

http://ww3/large/9e737dc3gw1ezuo51sk9bj20b8064jrg.jpg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来源。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流传下来收入《尚书》中,名《洪范》。《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蕴藏着无穷的奥秘;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奇妙。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第一个里程碑。     
【声明:@巴蜀落红  原创内容,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求出来九宫格里面的值?

        数学里面对于不知道数的最简单的处理方法就是设置未知数,比如X、Y、Z等,当然这个跟三年级的人能够说的明白不呢?已经不记得小学的时候有木有学未知数了,如果后面出现三年级没有学过的数学方法,还请大家见谅,毕竟以三年级的智商,我就很难向你解释清楚了。

http://ww4/large/9e737dc3gw1ezuotfv6cxj20hy0acdhl.jpg

       
        咱们先设置九宫格分别填入的数是:A、B、C、D、E、F、G、H、I 九个数取值范围[1,9],如图:
A       B     C
D       E      F
G       H       I
那么,横竖斜等于15,转化成数学表达式就是:
A+B+C=15、D+E+F=15、G+H+I=15、A+D+G=15、B+E+H=15、C+F+I=15、A+E+I=15、C+E+G=15      ………………………............................(算式组①) 
将算式组①中的等式左右分别相加,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之后:
3(A+C+G+I)+2(B+D+H+F)+4E=120
设:A+C+G+I=X 、 B+D+H+F=Y
其中:X=A+C+G+I=(A+I)+(C+G)=15-E+15-E=30-2E
 同理:Y=B+D+H+F=30-2E
即:3(30-2E)+2(30-2E)+4E=120
所以:E=5
将E=5代入算式组①:A+B+C=15、D+F=10、G+H+I=15、A+D+G=15、B+H=10、C+F+I=15、A+I=10、C+G=10 
设:M=N=P=Q=10
其中:M=D+F=10 、N=B+H=10 、 P=A+I=10 、 Q=C+G=10
而从1~9中加起来等于10一共有四组数分别是:1+9、2+8、3+7、4+6
设:J=K=R=S=10
J1=1、J2=9、K1=2、K2=8、R1=3、R2=7、S1=4、S2=6
则:J=J1+J2=1+9 、K=K1+K2=2+8 、R=R1+R2=3+7、S=S1+S2=4+6
         前面的这几步设置,无非就是找到四组相加等于10并设置了字母替代相关等式;

http://ww3/large/9e737dc3gw1ezuomhg5sej2085064q38.jpg


        这里需要安利两个数学概念:偶数:能够被2整除的整数;奇数:不能够被2整除的整数  
所以: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  
而且,我们可以发现刚才的J、K、R、S正好分别是两组偶数、两组奇数。

http://ww2/large/9e737dc3gw1ezuovztwjfj20ar064gm6.jpg


E=5代入如图:
A      B    C
D      5     F
G      H     I
         观察九宫格我们可以发现:如果确定十字形的B、D、H、F的值,并不能够写出A、C、G、I的值,但是只要确定了位于两个对角线上的A、C、G、I的值,就可以完全确定B、D、F、H的值了。
        所以我们先确定A、C、G、I的值,这四个值一共有三种:四个数都是奇数、两个奇数两个偶数、四个数都是偶数
【声明:@巴蜀落红  原创内容,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下面我们两验证这三种可能:
假设一:对角线上两组数都是奇数,那么中心十字形必然为偶数,以A、B、C为例,则是:A(奇数)+B(偶数)+C(奇数)=偶数  而不会是奇数15。所以,假设一不成立。
假设二:对角线上两组数为一奇一偶的组合,那么以第一行为例,A+B+C=(A+C)+B=奇数+B,如果要等于15,那么B必然为偶然,同理F 也必须为偶然,所以中心十字上两组数都必须为偶数,与前面得出的四组数只有两组奇数两组偶数不符,所以假设二不成立。
假设三:对角线上两组数都为偶数,按前面的方法,以第一行为例,A+B+C=偶数+B,如果要等于15,那么B必然是奇数,同理D、F、H也为奇数。符合前面的J、K、R、S四组数两组奇数两组偶数的规律。

http://ww1/large/9e737dc3gw1ezup20hnkoj2064064aa9.jpg

那么,K、S两组数必然是放在对角线上面,J、R两组数放在十字形上面。而:J=J1+J2=1+9 、K=K1+K2=2+8 、R=R1+R2=3+7、S=S1+S2=4+6
1、当K在A—I位置、S在C—G位置时:
①K1在A位置、S1在C位置时,I=K2=8,G=S2=6:

http://ww3/large/9e737dc3gw1ezuq3dv973j20gd07u74w.jpg

②K1在A位置、S2在C位置时,I=K2=8,G=S1=4:

http://ww1/large/9e737dc3gw1ezur1elxhxj20g5077dgh.jpg

③K2在A位置、S1在C位置时,I=K1=2,G=S2=6:

http://ww1/large/9e737dc3gw1ezuq6ixtq3j20gh07mmxs.jpg


④K2在A位置、S2在C位置时,I=K1=2,G=S1=4:

http://ww2/large/9e737dc3gw1ezuq7u4565j20gh07imxr.jpg

2、当S在A—I位置、K在C—G位置时:

①S1在A位置、K1在C位置时,I=S2=6,G=K2=2:

http://ww3/large/9e737dc3gw1ezur0fevotj20g7075js1.jpg

②S1在A位置、K2在C位置时,I=S2=6,G=K1=8:

http://ww2/large/9e737dc3gw1ezuqb4f8ydj20gs080dgg.jpg


③S2在A位置、K1在C位置时,I=S1=4,G=K1=8:

http://ww4/large/9e737dc3gw1ezuqxcdj9ej20ga07daan.jpg

④S2在A位置、K2在C位置时,I=S1=4,G=K1=8:

http://ww1/large/9e737dc3gw1ezuqzdvpo1j20gt07pq3l.jpg

经过上面的讨论,一共得到八个解。。。。。

http://ww2/large/9e737dc3gw1ezuqs3vo5tj20g90903zk.jpg

http://ww4/large/9e737dc3gw1ezuoclphmnj20qo0f0mzc.jpg       这样算是用数学方法解出来的不呢?但是好像这样也是无法给三年级的小朋友说不明白啊。。。。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EN00SIGG.gif

http://ww4/large/9e737dc3gw1ezuof9bwb4j20c307tta6.jpg

【声明:@巴蜀落红  原创内容,欢迎分享;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这里,我又产生了一连串的疑问,为什么九宫格横竖斜的和等于15呢?而不可以是其它的数?3X3的九宫格有这个规律,4X4宫格、5X5的宫格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规律呢?

 

—— —— —— —— —— —— —— —— —— —— —— —— —— —— —— —— ——

       此篇文章发于2016年1月10日发表于@巴蜀落红  的个人微博,因2016年2月10日偶登博客,发现文章自动同步到博客时候,造成某些数学标点符号遗漏,特于2月10日重新编辑发布。

微博原文地址:http://weibo.com/p/1001603929859100422066?from=page_100505_profile&wvr=6&mod=wenzhangmod 

       关注@巴蜀落红 的个人微博,了解更多有趣的东西。

 

       其实,这类N*N的宫格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幻方,刚才做的3*3的幻方是最简单的幻方。人们经过研究,得出计算任意阶数幻方的各行、各列、各条对角线上所有数的和的公式为:S=n(n^2 1) /2    其中n为幻方的阶数,所求的数为S。
      关于幻方的规律,在此就不搬运度娘了,大家可以自行前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