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国的更多谋士,都是以自己直接买入自己看好的牛股而爆发,诸葛亮买入刘备,司马懿买入曹丕,唯一不同的,就是鲁肃。鲁肃没有直接买入孙权,而是一开始,投资了一个私募基金,这个私募基金的老板,就是三国儒将周瑜。
每个人,在投资道路上,有失败的经历,周瑜也不列外,在一次操作中,周瑜大败,带领自己的手下四处逃窜,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天意,周瑜带着自己的残兵败将,来到了鲁肃的庄上,而鲁肃,这个时候是个财主,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地方首富,钱多,粮多。而且鲁肃这个人还非常喜欢慈善事业,经常把自己的钱粮无偿捐献出去,在当地的名声很好。更难得的是,鲁肃饱读诗书,通晓天下大势,也算一时豪杰。当鲁肃和周瑜相遇的时候,两个江东英豪,马上就有了共鸣,当时周瑜的队伍,已经饿的东倒西歪的,而鲁肃,刚好自己积存有两囤粮食,于是鲁肃随手一指,叫周瑜和他的士兵拿一囤去。现在我们也许很难感知当时这个粮食的分量,但在战乱时期,粮食就是最好的东西,只要手中有粮,就不怕没有士兵,有了士兵,才有战斗的力量,就像市道极端低迷的时候,有钱,就可以买更多的股票。
周瑜拿了鲁肃的粮食离开了,两人的友谊,也是这个时候开始了。而周瑜,是东吴孙权集团最大的股东,对于孙权集团的前途,抱有坚强的信心。在孙权集团,就有这样的祖训,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这不单是对于周瑜的信任,也是对周瑜能力的肯定。
而鲁肃在寂寞多年后,发现汉朝天下摇摇欲坠,认为也是自己该出山的时机了。袁术,也发现了鲁肃这个人才,邀请鲁肃加盟,鲁肃去见了袁术,当时的袁术,也算是个大气候的企业集团,但没多久,鲁肃发现袁术是个老牛股,开始要走下坡路,就离开了。再后来,鲁肃想去江北投个小盘股,这个时候,周瑜及时出现,阻止了鲁肃的买入,如果不及时,鲁肃可能就酿成大错了。周瑜建议鲁肃,跟自己一起干,还把鲁肃推荐给了东吴集团的董事长孙权,结果和孙权一席长谈,孙权发现鲁肃是个人才,鲁肃也给孙权制定了东吴集团未来的发展大计,这就是三国时期有名的榻上策,和隆中对一样,为世人传颂。
再后来,周瑜病故,周瑜力荐鲁肃,鲁肃就任了东吴大都督一职。而东吴集团,也在鲁肃的打理下,开始了一段最辉煌的时期。
结束语:
三国的三个超级大谋士,今天说完了,我们很有必要总结一下他们的投资思路。
1,不买老牛股。当时市场的牛股,都不是他们买入的选择。他们不是买入小盘新股,就是买入极端低迷的股票,诸葛亮的刘备,司马懿的曹丕,鲁肃开始投入的周瑜。他们认识到一点,当下的大牛股,和未来无关,他们投入的,是未来的期望。而吕布,每次都是追涨老牛股,结果处处被套。
2,在市场最低迷,最恐慌的时候买入,这是他们对于时机的选择。
曹丕没称帝前,司马懿介入了;刘备无立足之地时,诸葛亮介入了;周瑜在逃跑的路上,鲁肃介入了。
3,具备自身的深厚投资素养。他们都深谙投资之道,学识丰富,眼光深远。
4,买入,就持有,不再换股。没有合适的和看好的,宁可不买。
投资之道,一通百通,世间万事,必然类似,相似。所以上帝说:日光之下,没有新鲜事!
A股市场,现在也许就是最低迷,最恐慌的时候,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是今生最大的一次投资机遇,我们不企求出将入相,但在不远的未来赚个盘满钵满,就在于我们今天的眼光和素养!或许有人选择逃离,或许有人选择骂娘,这些都是市场宵小之辈的行径,自不足道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