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品质艺术前行龙泉铁壶是文化更是传承——记淄博市龙泉镇韩庄村齐缘堂铁壶博物馆馆长戚平川

秀丽山村放眼量,楼街处处沐韶光。
民俗馆内拾乡趣,铸铁壶中飘异芳。
千折万磨,推陈出新,龙泉铁壶走出国门走向国际
铁壶,源自我国唐宋的煮水器皿,盛于乾隆年间,后流传并盛行于日本,具有悠久的历史。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一良好的煮茶器皿逐步有其他金属材料和陶瓷茶具所代替。但是制作铁壶的技艺却一代一代的流传继承下来。它是用传统的铸造方法,以及手工打造的生铁器具。用铁壶煮水,一方面,铁壶回吸附水中的氯离子,另一方面,还可以释放出铁离子,以补充人体每日所需的体质。铁壶煮水泡茶,还能提高水的沸点,软化水质,激发和提升老茶的香气。
本文中铁壶的主人,名叫戚平川,每一把自己制作设计的铁壶,都融入了他的心思和审美。从收藏老铁壶,到自己设计、铸造铁壶,4年时间,戚平川在挖掘传统制壶工艺的基础上,将龙泉铁壶注入创新元素,注册了自己的品牌齐缘堂,成立了齐缘堂铁壶博物馆。齐缘堂铁壶博物馆现已展出各类铁壶近万把,并设有现场制作区,免费向社会开放。
龙泉铁壶源远流长。作为土生土长的龙泉镇圈子村人,戚平川对龙泉铁壶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后来,他养蘑菇、建企业,种种的生活体验,但铁壶制作的念头却时时萦绕心间。1992年,一次机缘巧合,让他开始学习制作铁壶。他从广东东莞购买模具,但由于技术原因,一年多都未成功,当他打算放弃时,经过一个专业人士的指点,终于攻克了技术难关,制作出了成型的铁壶。他制作的铁壶大到容量3升,小到0.1升应有尽有。
一只铸铁壶,掂在手里,沉甸甸的。在柔和的灯光下,青黑的生铁透着沉静的质感。似朴拙古远的回归,又精妙有致,灵气内蕴。每一只铁壶,还有着与它气质相符的名字:独具匠心、龙凤呈祥、百财聚来……
从1992年开始,戚平川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融合,设计制作了600多种款式的铁壶,铁壶不仅在国内受到消费者青睐,而且远销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铁壶10000多把,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
沉迷创新,赋予生机,让古朴的铁壶灵动时尚起来
无论是儿时的耳濡目染还是后来的收藏经历,铁壶在戚平川的人生历程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收藏老铁壶到自己设计、铸造铁壶,戚平川赋予了龙泉铁壶新的生命。
回望来路,戚平川颇为感慨。16年时间,戚平川在挖掘传统制壶工艺的基础上,将龙泉铁壶注入创新元素。戚平川借鉴国内外铁壶制作的先进技术,大胆创新,将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融合。为充分体现地域文化元素,戚平川就在壶体、壶盖、壶提梁等细节上大作文章,反复斟酌:戚平川在壶体上,设计了贴近当地实际的简洁浮雕图案;铜盖上,添加了铸造的聊斋元素以及各种图案,铁壶一下更多了“龙泉味儿”。壶摘尝试使用当地琉璃,铁壶档次大为提升。一把把小小的铁壶,在戚平川的创意包装下大放异彩,铁壶上有栩栩如生的梅花、展翅欲飞的喜鹊、活灵活现的龙凤、鬼狐聊斋等各种图案,南瓜、苦瓜、葫芦、白菜,菱形、方形、圆形各种造型应有尽有,红色、黄色、铁色、蓝色……五颜六色炫彩夺目,琳琅满目的铁壶作品,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多彩的世界。他先后设计制作了《人生如意》《比翼双飞》《喜上眉梢》等300多种款式新颖、寓意深刻、造型独特的铁壶,既有传统的实用功能,又将锡、银、金等通过浇铸、裁剪、粗磨、雕刻、镶嵌、精磨6道工序,制作成各种图案,装饰在壶上,成为独具特色的精美艺术品。戚平川把原本一把普通铁壶,在流淌的时光里,变成颇具韵味的模样。
崇尚健康,回归本心,只为做好一把煮水壶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水是生命之源,水质对人体至关重要,是人体健康的最基本保障。通常来说,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好的铁壶煮出一壶好水,可以给茶增色。戚平川说:用铁壶来烹调、煮茶的水,会产生一种“山泉水效应”,味道别具特色。铁壶在煮水过程中能有效释放铁离子(二价铁),二价铁会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有预防及降血压的作用,对高血压人群大有益处,并可预防和治疗贫血,缓解生活及工作压力与疲劳。用铁壶煮水对孩子教育也大有益处,因为铁是人体血红素的主要成份,人体铁元素的缺乏会造成人体贫血,从而影响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铁壶煮水能提高水的温度,能有效吸附水中氯离子,具有软化水质,使水变的甘甜、顺滑、口感厚实,对品茶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铁壶保温性能好,越养越温润,具有收藏价值。所以,铁壶能从传统的陶壶、玻璃壶、不锈钢壶脱颖而出。
戚平川说:“1946年,爷爷创下了‘齐缘堂’品牌,我从小受家里熏陶,对铁壶制作非常感兴趣。期间曾有二三十年,家里生活条件差,铁壶销路也不好,为了生计虽干过不少杂活,但一直没有放弃打铁壶,因为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断。”“现在已经陆续有人向我请教铁壶制作技术了,不仅有年轻人,还有70多岁的老先生,我很高兴他们喜欢这门技艺。”戚平川说,他现在已经着手开设镶嵌金银、刻瓷技术等的铁壶制作免费培训班。“想通过培训,发现好苗子,把铁壶制作技艺推广出去。”
戚平川……愿这位热衷于肖像绘画、刻瓷“全才”艺人和他的铸铁壶艺术之花绽放夺目,永放光芒。